有度小说 > 经济管理 >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 第六章 张维迎:风口浪尖上的学者(2)

第六章 张维迎:风口浪尖上的学者(2)

啊?”

    面对病中的处长,张维迎违心道歉,生生咽下了那份巨大的委屈。

    身在北京的茅于轼听说了此事,写了篇题为《张维迎何错之有》的文章,四处投稿却无法发表。于是他写信给张维迎,鼓励这个年轻人不要放弃,告诉他任何微小的观念进步都要受到巨大的阻力,改革中的新观念总会被旧观念视为大逆不道。张维迎回信说,他会等到对方给他的道歉的。茅于轼回复他说,旧观念是不会给新观念道歉的,只要保守派和改革派产生交锋,新观念、改革派总是会受到批判的。

    张维迎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在心里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观点,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此事导致他差点毕不了业,就连身在老家的父母都知晓了此事,伤心至极。张维迎一直都说,他受的委屈没有比这次更大的了。然而这次遭遇也使张维迎下定决心,寻找更为广阔的空间承载日益开阔的眼界。

    3.双轨制带来的荣耀与争议

    1984年,张维迎离开西安,来到北京。

    年轻的张维迎兴趣广泛,涉猎价格改革、企业家成长、宏观调控、所有制改革、外汇外贸体制改革、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等领域,任何一种社会现实,对他都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乐于思考一切重大问题,而且让他自豪的是,跟同时期的经济学家相比,他的行文逻辑20年未变,这是非常难得的。

    在价格改革方面,张维迎最突出的成就就是提出了“双轨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其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放权让利”开始的。但是在价格体系还没有开始进行改革的情况下,放权让利导致了一些以利益为中心的不负责任的市场性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调和供求失衡,政府对价格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计划指标也越来越难以得到执行。到了1983年,许多经济学家和政府主管经济的官员已经意识到,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已成为经济改革的障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进程。

    当时的情况是,市场上的产品有的价格太高,但是有些产品的价格又太低。企业发现这其中的不合理,只好在有限的范围内根据需求自主定价,所以就出现了有些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有些企业的产品大量积压的情况。而且,对企业来说,产品价格是国家所定,大家都愿意去生产那些产值高的,却忽略了那些产值低的产品,导致市场的混乱。

    这种情势下讨论价格改革问题的文章越来越多,但多数观点都受当时意识的局限,认为市场价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格必须由国家而不能由市场供求决定。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讨论的价格改革范围比较狭窄,都是要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来调整价格体系,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价格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