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红楼是本政治书 > 二、道是无情人有情——副册女子们的典型生涯(5)

二、道是无情人有情——副册女子们的典型生涯(5)

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

    “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无韵之离骚”,李卓吾评《水浒传》是“发愤之所作”。实际上,《红楼梦》也是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等一批“落魄文人”的忧愤之作,他们将自己“时运不济”的遭遇融入到了小说的人物创作中。我们可以理解,当脂砚斋看到这刻骨铭心的八个大字时,内心的波澜必然是此起彼伏,怎么能不拍案而起!

    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并不是脂砚斋一个人的理解,其实曹雪芹也是这样的写作思路。

    第七回,周瑞媳妇与金钏说起香菱时,感叹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通过周瑞媳妇的评价,让我们将香菱与秦可卿联系了起来。

    第十六回,王熙凤跟贾琏谈论起香菱时,评价道:“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儿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脂砚斋再一次冒出来评道:“何曾不是主子姑娘?盖卿不知来历也。作者必用阿凤一赞,方知莲卿尊重不虚。”

    曹雪芹对香菱这个人物的定位,脂砚斋应该是比较清楚的。因此,在第四十八回香菱入园时,脂砚斋对香菱有一段恰似总结的批语:

    “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至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

    正因为香菱有“主子姑娘”的根基,却没有“主子姑娘”的命运,“命运乖蹇,至为侧室”,最终还惨死于夏金桂的毒手。香菱的悲惨遭遇,令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情,深刻体会“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薄命司”悲剧。正如脂砚斋所说,多少英雄、多少忠臣孝子、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词客骚人,不也是这样的命运吗?

    在第四回,小沙弥向贾雨村“汇报了”薛蟠行凶的整个案情,其中就包括英莲的下落。原来,时年五岁的英莲在元宵夜被人贩子拐走,“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如今已有十二三岁,人贩子“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尽管小沙弥“哄之再四”,英莲只是说“我原不记得小时之事”。在第七回,周瑞媳妇问起香菱的父母和她的年龄,而香菱均摇头说:“不记得了。”那么,英莲是真的不记得了吗?还是回到第四回,有一个细节露出了端倪。从小沙弥的口中得知,英莲知道自己将被卖给冯公子时,冷不丁冒出了一句:“我今日罪孽可满了!”从这一句感叹来看,英莲极有可能是模糊记得自己曾经的遭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