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家庭生活 >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第八章(3)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第八章(3)

妈妈那时候没学什么英语,所以听不懂英语,你来当妈妈的老师,行吗?”

    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说:“不行,我懂的又不多!”

    陈颖接着说:“在学校,老师教你什么,你回家就教妈妈什么,妈妈保证能学会。”

    儿子没办法,只好答应了:“行,那我每天学了什么就教你什么,每天教你一小段。”

    陈颖高兴地说:“真是好儿子,妈妈也会做个好学生,不会让老师你失望的。”

    就这样,每天陈颖就跟儿子读半个小时的英语,虽然她学得很吃力,但看到儿子教得那么认真,而且每篇课文都能熟读成诵,成功的喜悦不由得涌上了她的心头。

    为了教好妈妈,儿子现在上课的时候,比原来认真多了;而且,为了让妈妈能够听明白,他还自创了一些简单方法。一学期下来,儿子终于养成了一回家就读书的好习惯,而且每门功课成绩都很优秀。

    如果说到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没有什么比让你的孩子做个小老师更好的了,知与不知立刻见分晓。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觉得自己懂了,可是真的讲给别人听时才发现还有不少欠缺。因为教会他人,不仅需要接受信息,对其进行加工,还要以新的模式重新反映出来。从感知到记忆、言语到思维,全都调用了。只有真正掌握了,才有可能表达出来。而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考虑到他人的需要,才能教会他人。这是其中的关键。这就要求孩子不仅要自己掌握知识,还要能够“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根据他人的情况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

    除了知识的掌握以外,做一个小老师还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钻研的动机。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自己也不懂的地方,孩子会更加主动地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增进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培养耐性。所以,这是一项培养综合能力的任务。

    有一个读三年级的学生,平时考试成绩语文、数学都不错,就是英语成绩不行,总徘徊在70分左右。看到儿子成绩不理想,孩子的父亲非常着急,先是批评教育,然后是好言相劝,使尽了浑身解数,可孩子的成绩还是上不去,老师的批语仍旧是“头脑灵活,但学习不认真,学习积极性不高”。

    针对孩子的特点,父亲想:不妨让孩子学习从被动变主动,让他教我学英语。没想到孩子当起“老师”来还蛮像模像样的,每天把老师讲过的单词读给爸爸听,读完一遍后还要求爸爸跟着读,而且还布置家庭作业,爸爸也时常给孩子提一些问题。孩子为了当好“老师”,提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有时还得向老师请教。半年后,孩子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