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家庭生活 > 城市表情 > 24来自边缘的都市表情(1)

24来自边缘的都市表情(1)

约存在着一个后来被称为“纽约派”的松散的摄影群体。但阿巴丝与他们似乎并无联系,她只是关心自己的拍摄。但是,她的拍摄在本质上却又与“纽约派”追寻都市文明中人的生存意义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阿巴丝的这些抓拍照片大多是在微弱光线下甚至是夜晚拍摄的。她似乎有意回避了明快的光线照明。于是在这些照片中,一种无边的感伤、哀愁与由之而来的绝望将她的镜头中人深深地包裹起来。或者说,他们仿佛要被自己内心无边的黑暗与绝望所吸收吞没。在大光圈的帮助下,失去了景深的画面中的都市中人似乎成为了一种幽灵般的存在,陷入了一种无助的、孤立的境地。他们失去了现实的各种联系,成为“浮现”的现实中的表面物质似的事物,他们与现实的关系是游离的,不为现代都市人的各种无法摆脱的各种现实关系所纠缠。因此,他们的存在就有了一种无根的感觉。而这也许正是阿巴丝所要从他们身上寻找的一种人生的况味。

    这些照片尽管拍摄的是一些边缘人的生存状态,但实际上也成了她自己在这无边黑暗中的一种轻柔的浅唱低吟。她的拍摄手法看似有一种抓拍的随意性,但画面结构却显得相当严谨。这不但显示出她非常熟悉35毫米小型相机,也表明她对所要捕捉的事物有一种准确的把握能力。她曾经说:“我的工作的原点是我并不灵巧。也就是说,我不喜欢安排事物。当我与什么事物相遇时,我总是以安排自己来代替安排它们。”这表明,她主张迁就对方使对方得以展现自己。这不仅仅是对对象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摄影的哲学观念。她使自己适应对方以获得其认同。

    阿巴丝的这些阴郁的街头影像其实早已透露出她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怀疑、绝望以至否定。她在这些照片中寻找、发现的都是可以在她以后的照片中得到验证的一种对怪异与颓废的本能的情不自禁的靠近。她的对象们的感伤、孤独、疑虑、满不在乎与自我封闭似乎都在她的照相机镜头中得到了一种合理存在的理由。不管她后来的照片如何地出名,但实际上只是她的这些照片的风格上的成熟与主题上的延伸而已。她实际上已经在这些从纽约街道上拍摄到的照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像与主题的归宿,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呼喊。

    但是,阿巴丝在小型相机的实验方面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促使她停止的原因也许不止一个。但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她无法忍受这种偶然的邂逅所带来的结果。虽然这种在街头的邂逅有其令人怦然心动的刺激。但阿巴丝更需要的也许是一种可以明确地贯彻自己的观念的影像,它不是一种随机的影像所能证明的东西,应该是一种以自己的人格与技术可以准确掌握的影像、是可以完全体现自己的审美观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