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传统国学 > 战国策译析 > 江乙说于安陵君

江乙说于安陵君

?”江乙说:“希望您一定向楚王请求随他而死,亲自为他殉葬,这样,您在楚国必能长期受到尊重。”安陵君说:“敬遵您的教导。”

    3年以后,安陵君仍然没有说什么。江乙又拜见,说:“我给您说的,到现在您也没有实行,您既然不采纳我的意见,我要求从此不再会见您了。”安陵君说:“我实在不敢忘记先生给我的教导,只因没有遇到好机会啊!”

    在这时,楚王要到云、楚地区去游猎,车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五色旌旗遮蔽天日,野火烧起来,好像彩虹,老虎咆哮之声,好像雷霆。忽然一头犀牛像发了狂似的朝车轮横冲直撞过来,楚王拉弓搭箭,一箭便射死了犀牛。楚王随手拔起一根旗杆,接住犀牛的头,仰天大笑,说:“今天的游览,实在太高兴了!我要是百年之后,又和谁能一道享受这种快乐呢?”安陵君泪流满面,上前对楚王说:“我在宫内和大王挨席而坐,出外和大王同车而乘,大王百年之后,我愿随从而死,在黄泉之下也做大王的席垫,以免蝼蚁来侵扰您,又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楚王听了大为高兴,就正式封他为安陵君。

    君子听到了,就说:“江乙真算是善于出谋划策,安陵君真算是善于利用时机啊。”

    【评析】

    江乙的善谋,关键在于他对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有着清醒的洞察和把握,一个人得势时,千万不能冲昏头脑,一定要为自己未来的危机和后事筹划着想,得势之时要想失势之时。江乙又为安陵君献上一计,此计由于可以取得国君的绝对信任,也可使民众信服,所以是应对未来危机的完全之策。安陵君其实也是一个很有城府的睿智之人,他知道语言的效用取决于它所运用的语言环境,环境不一样,效用自然也就不一样。“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选择有利的最佳时机,让人看不出任何做作、谋划的痕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才算将话说到点子上。值得钦佩的是安陵君能够为寻找时机而等待了足足三年,等待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时机找不到,他就不出手,这种严格把握、选择说话时机的方法值得我们钦佩万分和仿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