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传统国学 > 梁山兴宋传 > 第38章(下)方离旬日即有传书

第38章(下)方离旬日即有传书

然后箍起来,小弟和大坚几个都在想法子,洪哥你见多识广,有什么办法可得教小弟一手。另外,按洪哥画的图样建造的新式茅房也已经开始使用了,没想到一个弯两弯就可以把臭味道挡住,现在兄弟们再也不要上老式的茅房了,都说在梁山落草,比皇帝过的都好。最后就是你叫我炼的焦用来炼钢真是管用,钢口好极了,我们开始在想办法扩大产量,多产上等钢材,才对的起洪哥。

    汤隆上”

    洪秀一口气读完,按捺不住高兴道:“杜大哥,你也看看,山寨那边干的挺欢啊。”

    李逵气呼呼地道:“这下,铁牛可亏了,早知道山寨里那么热闹,我就不出来了。那自来水,新式茅房都是啥弯弯饶啊?”

    洪秀笑道:“你要想知道,现在就回去,不就得了。”

    李逵道“我才不上你当,一会你可得陪我上街呢。”

    洪秀道:“还没忘哪?”说着又拿起一封,却是大名的李应写的,“子秀兄台鉴,

    自大名一别,已月有余,州府公事繁忙,未尝有空书信,今借吕郭两头领捎信于兄。今大名初定,军民人心不稳,官吏不安,弟开仓济民,各处官差一应保留,现一切平稳。梁世杰关门谢客,对弟及史进、孙新两位弟兄言听计从,闻达之流亦在史进掌握之下,然我观梁世杰处世老辣,不可轻视,其府中上下已换成我心腹,若有异动,我等必能察觉,请子秀兄宽心。前有裴宣、萧让来大名,备述公选之事,若真能如洪哥所言,大名必能大治。洪哥所设定之步骤亦甚为周详,经实施后,百姓参与踊跃,地方儒林士绅亦以为美事,纷纷撰文颂之,大获成功。我拟元宵之后,便按计实施,只一点,大浪淘沙,若有人员富余,当如何处置,若有不甚,只恐当地儒林不满,请兄以妙策授我。”

    李应的信文邹邹的和汤隆完全是两个风格,洪秀看完,叹口气,道:“这个李员外,那公选之事究竟如何,却不说清楚。”

    杜兴笑道:“没事没事,我已经听一起来的伙计说了,真是热闹极了。”

    一听有热闹,李逵又兴奋起来,“杜老官儿,快说,快说,怎个热闹法?”

    “那裴宣、萧让两位头领在山寨拟了章程,那时你等没到京师来,我已经过来了。”杜兴慢条斯理道,“他们到了大名和李员外商议之后,就以梁中书的名义,安抚战后民生,决定推出公选,我那伙计说,本来还以为什么公选闻所未闻,后来读了榜文才知道,是选花魁娘子。本来没到年关,儒林里那好风流的就每年都会评选花魁娘子,各院里的姑娘不论是做书寓的,还是陪酒卖笑的,一但选了花魁,成了行首,自然乌鸦变凤凰,身价百倍,因此都必定来与会的。不过按往常惯例,这选花魁娘子是风流才子的事,多半在诗会之时,曲水流觞,写些艳词,品评一番。今年却是中书大人起头,全城上下弱冠以上的男子都可以参与。老百姓不识字,便有秀才按候选佳人的样子画了图形,按甲乙丙丁贴在城门,衙门,菜市。每人可在里正处领票一张,按自己喜欢,在甲乙丙丁上画个圈既可,凭户籍每人限领一张。因官府说凡投票者皆可领误工误农费十文,全城老少基本都参与了。结果选出花魁苏好好,榜眼刘小玉,探花韦春花,并十甲行首娘子。可说是大获成功,儒林写了无数文章称颂,都说是今年一大雅事啊。”

    李逵泄气道,“我当什么热闹,却是些娘们闲事,莫非洪哥你选娘子,杜老官儿你也思量丈人、女婿不成?”

    洪秀不理李逵胡闹,正色道:“如此顺利就好,接下来让百姓选父母官,人人都说老百姓愚蠢不可当家,但若只当作选花魁娘子,却又有什么难的了?”

    杜兴点头道:“民智一开,等儒林明白最后是要选官员再想反对也晚了。不过,象这样的主意也非是常人能想的出来。”杜兴心道,怕是只有无赖才想的这样不上台面的损招。

    洪秀又揭起第三封信,是蒋敬写的,展开一看是货单。

    “洪哥,你要的山东货物价格单子有了,如下所列新大米五百钱共一石

    陈年大米三千钱共十石

    干柴一贯又二百三十钱共四十一担

    湿柴二贯钱共一百担

    菜油五十文共一壶

    豆油五十五文共一壶

    等等

    ……

    洪秀眼睛一亮,“等的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