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传统国学 > 贴吧精华欣赏 > 天之损,水之娇

天之损,水之娇

他对宋江也存仰慕之心,为他上梁山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在之后又立大功活捉了黄文柄,自然而然与他的几位兄弟上了梁山。在梁山上,张顺与宋江的交情甚好,且不说宋江总喜欢让张顺胜任水上的任务,就连张顺死后,他也哭得晕倒几次。宋江道:“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悼,不由我连心透骨苦痛!”可见张顺和宋江的感情深厚。之所以这样有几个原因,一是张顺为人甚好,他死之后许多兄弟都很悲伤,这在书中也有提到;二是张顺平时对宋江比对他大哥张横还要好,在宋江眼力,张顺不仅是个听话的孩子,还是忠贞不二的好兄弟;第三就是张顺屡次立功,对宋江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说张顺能屡立战功,和他的性格也是分不开关系的。张顺是个非常机智且谨慎的人。像张顺请安道全那集,张旺拿出板刀欲将他砍死时,张顺灵机一动说:“你且叫我囫囵四,冤魂边不来缠你!”那人不知道张顺善水,于是张顺利用人们心中那点侥幸心理,救了自己一命。到李巧家中后,他又想起武松自诉之事,活学活用,在墙上写到“杀人者,安道全也。”一样的事例,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安道全也便老实跟着他走了。再说张顺夜伏金山寺那集,张顺看到一只来往的船只,顿时觉得“这只船来的蹊跷,必有奸细!”于是把船一拦,一问,果不其然,套出消息,帮了宋江大忙。

    就连张顺死之前,施耐庵也不忘展示这位英雄的谨慎和无畏的精神。张顺去前早料到会死,但却一句“便与这命报与先锋哥哥(李俊)许多年的好情分,也不多了。”这话让人心理听得暖洋洋的,也却显示了这位英雄无比的气阔。张顺伏到城底时,先探好了那里的情况,舒只手入去,扯那水时,牵得索子上铃响,先做一试探。后欲爬上,又摸些土块,掷上城去。有不曾睡的军士,叫将起来,再下来看水门时,又没动静。过会儿又把些土石抛掷上城去,又没动静。张顺寻思道:“已是四更,将及天亮,不上城去,更待几时?”危机下,张顺不得不爬上城墙,然而因为方腊的人太阴险,才爬到半城,只听得上面一声梆子响,众军一齐起。张顺从半城上跳下水池里去,待要趁水没时,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鹅卵石,一齐都射打下来。可怜张顺英雄,就涌金门外水池中身死。可见他死前也是经过谨慎的试探的。

    张顺人好,也是众将中死后最舒坦的一个,他死后,正当宋江等人危机时刻还仍旧请人为他祭祀。

    “点起灯烛荧煌,焚起香来。宋江在当中证盟,朝着涌金门下哭奠,戴宗立在侧边。先是僧人摇铃诵咒,摄招呼名,祝赞张魂魄,降坠神。次后戴宗宣读祭文,宋江亲自把酒浇奠,仰天望东而哭。”

    死后,张顺也不忘报答哥哥,借着自己亲哥哥张横的身体为梁山好汉们立下自己最后一份功劳,活捉了方天定。也许因为他的人好,善有善报,在西湖水里,他做了金华太保,后来又被朝廷亲点为金华将军,在西湖建了座庙宇。

    就是这样,这位英雄牺牲了,书中的场面不像电视剧中的一样惨烈,但当每次看到这里时,我的眼泪便不经意地流下来,这位水中的战将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像一颗滚大的泪珠,流入大海,溶入大海,也许他本来就属于大海,不是吗?

    作者: 捏婗 2005-11-17 21:29   回复此发言3 回复:【天损星】-----天之损,水之娇说的有理作者: 61.29.161.* 2005-11-18 00:46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天损星】-----天之损,水之娇

    “便与这命报与先锋哥哥许多年的好情分,也不多了。” “大哥,我们兄弟俩从小在浔阳江打渔,风里来浪里去,没少吃苦。只是得遇哥哥。上了梁山,才活出了个人样子。别说此行未必就死,就是死了,我浪里白条用这条命报答哥哥,报答咱梁山兄弟们的情义,也值。”

    无论是小说里,还是电视里,张顺的话都显现出无畏的英雄气概,让人听来热血沸腾。

    作者: 飘移_ 2005-11-19 18:54   回复此发言5 回复:【天损星】-----天之损,水之娇ding作者: 兰海澜 2005-11-28 13:23   回复此发言------------------------------

    6 回复:【天损星】-----天之损,水之娇

    红袖添香夜灌水

    我顶!!!

    作者: 倚栏追风 2005-11-30 20:41   回复此发言7 回复:【天损星】-----天之损,水之娇水战还是李俊最厉害作者: 220.198.74.* 2005-12-13 13:42   回复此发言8 回复:【天损星】-----天之损,水之娇顺子老婆好久没来了,她看了一定会灰常高兴。

    作者: 61.173.160.* 2005-12-14 16:50   回复此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