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传统国学 > 重读水浒 > 英雄不是无情汉——说武松(重读《水浒》之六)

英雄不是无情汉——说武松(重读《水浒》之六)

血溅鸳鸯楼杀死二十多人的事实为证,但如果因此而断言其嗜血,则显然有些不够准确。在梁山好汉中,确实不乏有嗜血倾向的人,比如那位号称黑旋风的李逵就是如此,在江州劫法场的战斗中,他一味地莽撞,滥杀无辜,死在其板斧下的老百姓甚至比官兵还多。但武松则有所不同,他的残酷无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界逼迫的结果,并非他的本性。一次次的打击和磨难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也增加了他报复对手的力度。

    应该说武松称得上一位有情有义的汉子,他十分注重兄弟朋友间的义气,爱憎分明,虽然流浪在外,但也不忘回家去看望自己的兄长。正是出于对兄长的深厚感情,他才十分决然地拒绝了嫂子潘金莲的挑逗和诱惑。哥哥被害后,他很快就查明了事实的真相,但他并没有贸然动手杀戮,换成李逵,则肯定是另一种残忍的复仇方式,他十分沉着冷静,甚至放弃了绿林的规矩,想依靠合法的渠道为兄长报仇,但是由于官府对西门庆的袒护,使他申告无门,才被迫采取法外行法的残忍复仇手段,他的杀死潘金莲、摔死西门庆,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且后者也确实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正是出于江湖义气,他才为素不相识的施恩出力,醉打蒋门神,帮其夺回快活林酒店。

    也正是因为爱憎的分明,在受到张团练、张都监等人的诬陷和谋杀后才特别愤恨,采取了十分狠毒的报复手段。固然,这次复仇有不少人成为他刀下的冤魂,但也不能因此而怀疑武松复仇的正当性。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里,他无法依靠合法的手段来维护个人的权益。当法律异化为扼杀无辜的绳索时,他只能采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打破这种为坏人控制利用的政府工具,除非他愿意忍气吞声,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一次次的挫折和磨难使武松变得成熟,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他才对官府朝廷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后来他的反对接受招安自然也就在意料之中。

    无疑,武松的结局也是颇为出人意料的,有着类似结局的还有那位花和尚鲁智深。为什么偏偏是这类杀人无数、身系多条人命的人最有佛缘,而不是五台山、大相国寺那些严守戒律的僧人们,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看来佛门看重的不光是念佛吃斋这些清规戒条,还另有更为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