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传统国学 > 风起陇西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是蜀军中唯一得到晋升的将领,而魏延不仅自己提出的军事计划被否决,而且也因蜀军的败北而被降职。军中一直有流言说魏延对王平怀有不满。

    魏延听到他这句话,一下子勃然大怒,起身一脚踢开案几,两大步冲到杨仪跟前,伸出巨掌一把掐住杨仪纤细的脖子,“唰”地一声拔出佩剑将剑刃横在了他的咽喉处。

    “你这狗奴才!你再说一遍?!”

    兵锋就在自己要害之处,杨仪的脸色一下子变成惨绿,嘴唇大幅度地颤抖着,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诸葛丞相没料到魏延动作这么快,先是一惊,然后才急忙喝道:“魏延!你在做什么!快把他放下来!”

    听到丞相的呵斥,魏延拿剑刃在他咽喉处比划了一下,这才松开手。杨仪一下子瘫在了地上,挣扎着爬到诸葛丞相身边,惊魂未定地抱住小腿喘息道:“丞相救我,丞相救我……”刚才还洋洋得意的他现在一下子涕泪纵流,狼狈到了极点。做为一名终日只在后方与文书打交道的技术官僚,这种剑刃顶在咽喉的真实威胁感让他的恐惧被无限放大。

    “文长,持械威胁官吏,你该知道后果吧?”

    诸葛丞相沉着脸斥道,这个卤莽的家伙居然在他面前做这样的事,丞相觉得就连自己的权威也被挑战了。魏延听了丞相的话,乖乖地放下佩剑,单腿跪在地上,做出服罪的姿态,眼睛却一直盯着杨仪,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他的丑态。

    诸葛丞相低头看看蠕动的杨仪,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这件事第二天在南郑城中不胫而走,很快人人都知道丞相府的杨参军被魏延将军吓哭了,一时成为街头巷尾最为热门的话题。诸葛丞相并不想把这件事公开,于是只对魏延做了内部惩戒;不过魏延和其他军人似乎把这当做一种荣耀,屡屡炫耀。

    相对的,整个司闻曹和靖安司的人都觉得抬不起来头,跟着这个上司一起丢人。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坏事,做为这起事件的后果之一,军方终于批准靖安司进入第六弩机坊调查工匠档案——有人说这是迫于诸葛丞相的压力,不过军方的人坚持认为这是因为“看完杂耍后总该付帐的”。

    无论怎样,这对荀诩的工作来说是个正面影响。正好狐忠派来支援工作的两名军谋司情报分析员也前来报到,于是在二月二十七日,荀诩派遣他们前往第六弩机作坊,重新做户籍分析。

    在送走了他们之后,荀诩立刻派心腹去秘密召唤靖安司的都尉裴绪。他在心里一直酝酿着一个计划,目前的工作没有实质进展,他需要一个大突破,所以必须要主动一点才行。

    裴绪今年二十五岁,籍贯是河东闻喜,从小随父母移居益州,两年前加入靖安司工作。除了幽默感以外,裴绪与上司还算有默契;他做事一丝不苟,擅于计算,一直负责行动组的计划设计。除此以外他还会一些格斗的技巧与丹青绘图,后一项据说是祖传技艺。

    “荀从事,您找我?”

    裴绪一进门就问道,荀诩点点头。裴绪今天穿的是一件素色的短襟,两个袖口与手肘处都沾着墨水,显然他刚才正在忙于图上作业。

    “你那边工作忙的怎么样了?”荀诩叫人给他上了一杯茶。

    “还算顺利,已经绘好了南郑三个城区的地图,只是因为分率设定太高,所以进度比较慢。”

    “呵呵,你的制图技艺果然精湛,连诸葛丞相都称赞不已。”

    裴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谦逊地回答:“哪里,这都是我河东老家世代相传的‘制图六体’,我只不过是加以应用而已。”

    他们都不知道,在距离他们一千多里以外的河东闻喜,裴绪同族一位叫裴秀的五岁少年将在几十年后将“制图六体”发扬光大。

    一杯茶喝完,荀诩切入了正题,他把自己的计划透露给裴绪。裴绪听完以后,颇有些震惊,他不敢相信似的望着荀诩,半天没有说话。

    “你觉得这计划可行吗?”

    听到荀诩的问话,裴绪艰难地点了点头:“从技术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可您也知道,现在这种环境之下,风险太大了,昨天不才刚闹出杨参军的事情?现在再去刺激军方……”

    “风险总比兵出子午谷小一点吧。”荀诩笑着说。兵出子午谷是一个蜀中的典故:在第一次北伐开始前,魏延曾经提出取道西汉水下游的子午谷袭取长安的计划,这个计划因为风险太大而被诸葛丞相否决。从此“兵出子午谷”在蜀国就成为高风险的代名词。

    “但这牵涉到五斗米教,冯大人知道这件事吗?”

    “我告诉他我不会碰五斗米教……”荀诩狡黠地笑了笑,“不过我没保证不去调查他们。”裴绪开始觉得额头有汗水流下,自己的这位上司有些胆量太大了。

    荀诩又为他倒了一杯茶,诚恳地说:“叔衡,我只是想尽快把老鼠揪出来,其他一切问题都是次要的,你必须要协助我。”面对这个要求,裴绪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年轻人的激情占了上风:“好的,我会尽力而为。”

    “很好,多谢了。你立刻去行动组找几个可靠的人,就说执行保密任务,把他们叫过来。你们将组成一个独立的行动组,只向我负责。”

    “明白了。”

    “你预估一下可能的形势,尽快拟订几份不同情况下的行动备案。必要的装备我会调拨给你。”

    “好的,需要细节吗?”

    “暂时不需要,我会亲自去处理前期工作,完成以后你们再商议具体的行动细节。”荀诩说到这里,强调道:“这一切都必须在保密状态下进行,即使是靖安司的其他人也不能知情。如果被冯大人知道,那就肯定夭折了……当然,你放心,我会承担一切责任。”

    “一切都为了汉室的复兴。”裴绪严肃地回答。这句口号自第一次北伐以来,一直为广大少壮派的军官与官吏所喜欢。

    “很好,你去准备吧。”

    “还有一个问题。”

    “是什么?”

    “我们行动组的代号是什么?”

    “……呃,第五台吧。”

    靖安司编制一共有四个台,第一台分管盯梢、监视与搜集情报;第二台分管鉴定笔迹、文书以及心理画像;第三台负责具体的追捕行动;第四台则提供后勤支援和与其他司的联络应接工作。荀诩的意思很明显,裴绪的这个组将是靖安司内隐形的第五台。

    ※版本出处:幻剑书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