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首富真相 > 段永基“请君入瓮”,黄光裕在“烂泥潭”越陷越深(1)

段永基“请君入瓮”,黄光裕在“烂泥潭”越陷越深(1)

海源控股,许钟民全资持有的信成控股和段永基全资持有的宝祥控股各持有海源控股 30%和70%的股权,双方各自拿出3500万和1亿港元以供海源控股收购中关村的股权。2005年12月7日,海源控股协议收购中关村原大股东北京住总集团25.01%股权,作价1.3亿元。

    因为CDMA担保问题涉及各方甚广,利益无法达成平衡,许钟民虽一直在与各方猾谈判斡旋,但未能突破僵局。而在此时,许钟民想到了自己的好友和同乡黄光裕。此时的黄光裕,在家电连锁零售业纵横驰骋,先是实现了国美电器的借壳上市,后又陆续收购了永乐等诸多同行,一时风光无叮既有钱、又有上市经验、更有野心和想象力的黄光裕,加上好友和同乡的深厚关系,自然成为许钟民极力拉拢的最佳商业伙伴。于是在一次平常的聚会中,许钟民向黄光裕发出了加盟邀请,而段永基后来也对黄光裕的加入表示欢迎。在许钟民极力鼓动下,黄光裕于2006年8月最终入主中关村。黄、许两人联手控盘中关村,当时给外界无限的想象。

    其实刚开始黄光裕对中关村并不太热衷,因为他对于中关村的复杂早有耳闻,对段永基也一直十分警惕,甚至担心进入中关村有“请君入瓮”的意味。据《证券市场周刊》透露,当时段永基为了挽留黄光裕,曾替他们算过一笔账,大致的意思是公司如果能够将其中几块资产扣除,剩余的资产质量甚佳。虽然中关村看似千疮百孔、负担很重,但壳价值和品牌效应对急于把自己房地产项目包装上市的黄光裕,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最后,黄光裕选择了赌一把。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黄光裕同时觊觎着中关村所蕴藏的丰富的人脉资源。但让黄光裕始料不及的是,他后来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一生的顺途或许会因此而发生转折。

    麻烦接踵而至。《证券市场周刊》在《三个人的中关村》一文中透露了一个细节:中关村在武汉参股了一个王家墩项目。起初,段永基告诉黄光裕、许钟民,中关村在该项目持有20%股权,而事实上,武汉项目的其他股东已经在此前进行了一次增资,中关村所占股比被稀释到8%。不仅如此,这些股权也并非公司所有,其中一部分为公司代武汉王家墩大股东泛海集团持有。这让黄光裕等人很不爽。

    更重要的是,段永基早前尽快解决CDMA问题的承诺,也迟迟不见进展。黄光裕深入了解中关村之后,发现“窟帘远比想象的严重。在2005年因中关村巨额担保和亏损而受到证监会点名的段永基,将问题重重的中关村“踢”给了黄光裕--中关村彼时涉及金额达33.9亿元的CDMA担保风险和中国银行5.9亿的逾期贷款。2007年9月,中关村33亿CDMA债务纠纷爆发,广东粤财上门来逼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