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戴震评传 > 第一章人生路标和学术起点 一、畸形时代的文化

第一章人生路标和学术起点 一、畸形时代的文化

    十八世纪上半叶,在属于清代江南行省徽州府的安徽休宁隆阜,今属安徽省屯溪市隆阜乡,出生了一位后来在学术上继往开来,雄霸一世,在思想界披荆折棘、垂范后昆的大哲学家、思想家、学问家戴震(1724—1777)。休宁,一个小小的县城,地处皖南山区和钱塘江支流新安江的上游。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县西白岳、齐云两山,竹树葱茂,绿水青山,是游览圣地。北有石坼山阻扼,群峰拥立,蔽塞难通,山多涧谷,水贯其中。东有古城岩之固,耸峭秀拔。南有白际岭之险,断岩绝壑。秀山衍为平川,则又阡陌纵横,村墟交通,烟树桑木,掩映其间。山村佳秀,更加江流激冽,纡汩清澈,与群山相衬,织成绿水青山,古来言山水者称休宁之溪、休宁之山为天下第一绝胜。休宁,历来是皖南山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陆路交通枢纽。从休宁往北、往西,有黄山、九华山等大山阻隔,去本省闹市安庆、铜陵、芜湖等地交通不便,而从休宁往南,穿越山间平地,行走不到一天路程便是江西境内,再过去就到了著名瓷都景德镇。从休宁折向东南,可以到达浙江,当时的经商者多往返于皖赣、皖浙之间。皖南山区的茶叶、毛竹、药材、果品等从这里外运,苏、浙、赣的大米、丝绸、瓷器从这里进入皖南山区,很早以前,这里的茶叶就远销海外①。屯溪、休宁本身是个茶市,著名的屯溪茶“屯绿”名闻海内外,英语中早就有以“屯溪”命名的茶twankay,十九世纪的英国作家威廉·麦克佩斯·莎克莱写道:“或者您宁可来一杯屯溪?”②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徽州茶叶名称已在英国文学刊物上屡屡出现,1785 年出版的英国诗刊上有一首英国自由党人写的茶诗:茶叶色色,何舌能别?

    武夷与贡熙,婺绿与祁红,松萝与工夫,白亳与小种。

    花薰芬馥,麻珠稠浓。八句诗中有十种茶名,其中松萝、贡熙、麻珠、祁红、工夫、婺绿六种,都是徽州茶叶名。

    ① 按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引用的材料说:1699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优良绿茶300 桶、武夷茶80 桶。至1702 年英国需茶量激增,曾由船队装载一整船中国茶去英,“其中配松萝茶三分之二,园茶六分之一,武夷茶七分之一。”可见徽州松萝茶至迟十七世纪末已出口英国,而十八世纪初销往美国和俄国。见《徽学》1990 年总二期191 页。

    ② 见罗伯特·伯奇菲尔德《词典编纂学》,商务印书馆版20 页。

    ③ 转引自《徽学》1990 年总二期191 至192 页。

    屯溪(今黄山市屯溪区)又名屯浦,新安江主流横穿而过,这里背靠黄山,是登山的主前站,山水相邻,平川旷阔,水陆交通都很便利。这里物产丰富,给养充备,三国时孙权在此屯兵,故名。唐代改屯溪为黎阳,置县。明清两代,这里十分繁华。那至今犹存的屯溪老街,建筑古色古香,门楼斗拱,鸟革翚飞,传统的老商号店铺,鳞次栉比,世代相沿,那景观,无不令人悠然神往,颇可窥见这里明清时代的人文和经济。一休宁,一屯溪,成了皖南山区明清时代的两大门户。隆阜,地处这两大商业城镇彼此往来的腹地。戴震出生地隆阜老街,紧挨着新安江支流横江的宽阔河面,河对面北望是一片远近闻名的桃花林。临河设埠,水路十分方便,“溪流一线,小舟如叶,鱼贯尾衔,昼夜不息”①正是此情景的写照。从这里洄溯以远,可直通京杭大运河,陆路步行不到小半天路程,可达屯溪或休宁县城。隆阜可谓屯溪、休宁钳包的皖南山区中的一小块得天独厚的宝地,儒风、世风,商业新风都会因水陆之便直接吹向这里。人云:山外一声雷,隆阜一阵响,世外一阵风,隆阜刮半天。小小的山村集镇毫不闭塞,它竟连着外地都会,乃至直通北京。从隆阜老街到隆阜村口,约摸有二里路。隆阜村口,这里曾是古木参天,芭蕉藤浓叶覆盖,藤萝绕架,孩子们特别喜爱到这里来游玩戏嬉。儿时的回忆,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能激起深情厚意,那芭蕉藤,牵动过成百上千名隆阜赤子、戴氏后裔的缕缕情思,直到今天,仍有一些戴氏的海外后裔总要谈起村口的芭蕉藤,絮絮叨叨他讲起戴震儿时在芭蕉藤下玩耍的传说故事。和绕架芭蕉藤交相映荫的是,隆阜村口那至今犹存的千年古樟,樟叶婆娑,森森冽冽,炎夏季节,荫翳如盖,是天然的憩息纳凉佳地。古樟下有戴氏宗族建造的“云起亭”,这是明末清初的徽派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画栋雕梁,八角顶上有锡胡芦闪闪发光,下层四周砖壁,镶有砖雕花纹图案。传说戴震读书时常登临此亭赏玩,端详壁画,引起无穷乐趣,近眺剡水,竟使青年戴震诗兴大发。戴震有吟咏流经云起亭边的剡水的诗篇《咏剡水》,诗云:“已有扁舟兴,曾看过剡图。翻思名手尽,谁复费功夫”。砖壁画意,眼前览胜,似成一时间序列,追昔抚今,多有感慨,逝者如斯,笔下很有些“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韵味和气势。由云起亭前行,百米下处有红庙,那是戴氏魁星阁①隆阜村口,还建有戴氏祠堂,其中祖祠一座,名三甲祠,传为三兄弟中进士(登科甲)后所建,是戴震的宗祠。另有两座支祠,一座名荆墩支祠,奉把戴氏始祖戴安,近祖戴奢及分门支祖。另一座名前门支祠,亦奉祀戴安、戴奢并另一分门支祖。荆墩支祠规模宏大,厅堂内高悬尚书、进士匾额二十余块,后身有灵庙三间,供有戴安塑象,每年春季和秋季,戴氏后裔子孙祭祖,烟火不绝,累世皆从。从支祠到祖祠,恰恰是戴震先祖及后裔的一个缩影,先祖隆盛,后世昌衍。可是,在戴震父子手中,却在戴氏家族史上写下了一段辛酸史,可说乾隆盛世,于戴震父子却是家道衰败之际。隆阜老街的戴震故居,原是一般的民居,颇可见其家境,唯一可说明戴震为其封建家族、宗族光耀了门楣的,或许就是那块圆鼓形的旗杆石,那是戴震四十岁考中举人以后,用来插旗张扬,光大门庭用的,其余,故居的一切,都只能说明他在攻书著述,备受寒窗之苦,却还美其名曰:游艺塾,洗砚池??他妙手著文章,满纸儒家经典的新诠、疏证,但他却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封建家族、宗法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