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傅玄评传 > 第二章生平事业 一、高平陵事变之前(217-249 年)

第二章生平事业 一、高平陵事变之前(217-249 年)

    依据《晋书》本传记载,参考其他有关线索,兹对傅玄生平事业作如下叙述。

    一、高平陵事变之前(217-249 年)

    (一)三岁丧父,避难河内

    本传曰:"献皇后崩于弘训宫,??寻卒于家,时年六十二。"《晋书·武帝纪》载,咸宁四年(278 年)六月,"弘训皇后羊氏崩"。由此相推可知,傅玄生于汉末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这一年,其父傅斡43 岁,居邺城丞相府仓曹属之职。傅玄生于邺城。

    大约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前后,傅斡去世,活了约45 岁(175-219?)。傅斡死时,傅玄年仅3 岁,故本传言"玄少孤贫",说明他因幼年丧父,处境维艰。

    建安二十五年(220 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三月汉室改元延康;十月曹丕禅汉建魏,又改元黄初。据《通鉴》记,这年年底,魏文帝曹丕建都洛阳后,"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乃徙其半",即内徙冀州民五万户。而据《三国志·魏文帝纪》注引《魏略》,黄初二年(221 年)春,"令天下听内徙。复五年,后又增其复"。这也就是说,为了营建洛阳,充实京畿,魏初曾大规模徒民;而冀州因旱蝗民饥,黄初元年、二年之际,南下避难迁徙的士民为数最多。傅玄本传提到的"玄少时避难于河内"(河内郡属司州),可能与此有关。当时,他年仅四五岁。

    (二)专心诵学并入太学

    本传承避难河内后讲,傅玄"专心诵学"。至于如何诵学,不得而知。

    不过,比傅玄晚生数年的钟会,诵学情形可参照。钟会生于黄初六年(225年),太和四年(230 年)其父钟繇去世,他年仅6 岁,也是幼年失父。据《三国志·钟会传》裴注,钟会自幼是在母亲严格训海下诵学的:??年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诵《易》,十二诵《春秋左氏传》、《国语》,十三诵《周礼》、《礼记》,十四诵成侯《易记》,十五使入太学,问四方奇文异训。??这些诵学课目及其次序,无疑是当时书香世家教授子弟的一种普遍选择。汉末董卓之乱后,太学不立,私学驳杂,因而"学道废坠","经学废绝";至曹魏代汉,已持续30 多年。扭转这种局面,既是皇权政治的迫切需要,也是私家门户的一致愿望。所以文帝登基伊始,就下诏尊孔,黄初五年(224 年)恢复大学;明帝继位后,更以儒学为本,大力提倡。皇室兴学的同时,私家期在兴宗,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晰呀学语,就被捧成"神童"、"麒麟",小小年纪,就常听着"必兴吾宗"、"已复有人"的念叨。

    史书所记魏晋时早熟俊才①,大半是应运而生的聪明孩子,带有渲染色彩,伴有宣传效果,不可完全当真。他们诵学很刻苦,也是事实,但那是逼出来的,是兴学兴宗的世风发生影响的结果。作为名门衰宗之后的傅玄,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应该而且必须"专心诵学",否则日后难以自立。这样,傅玄避居河内10 年,通过自学,奠定了深造的基础。循例,大约明帝太和五年(231 年)他15 岁时进入洛阳大学。自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恢复太学后,"置博士,依汉制设'五经'课试之法"(《通鉴》卷七○);明帝太和四年(230 年)即傅玄入太学前一年,又下诏重经学,要求"学通一经",重申"博士课试"(《通鉴》卷七一)。所谓"五经",是指《诗》、《尚书》、《仪礼》、《易》、《春秋》。不过,东汉以来,这些儒家经典迭经一尊烦琐与权变谶纬的变迁,又遭汉未浮竞之风和私学家法的渗透,士人们在理解上分歧很大。如今大学新兴,博士刚置,求学专攻恰似选择专业,日后方向、志趣很难一致。比如,《尚书》分今文、古文,《诗》有毛氏,《春秋》有左氏,等等。同在太学课读的士子,"学通一经"就既涉"五经"之别,又涉投门师法之异。魏晋玄学兴起,精英就是这班就读的太学生中人,他们的专业教师就是汉末私学造就的杂牌学者。请注意,傅玄入太学的前一年,太学师生中就分成两派:一派是"贵尚敦朴忠信之士",一派是"虚伪不真之人"。前者"以学问为本",埋头经典;后者"以交游为业","不务道本"。太和四年(230 年)董昭的上疏和魏明帝的诏文指的就是这种状况,事见《通鉴》卷七一所载。①而且,还需注意到这一分野的社会基础。高门士族子弟多是"合党连群"、"互相褒叹"(董昭语)的浮华之徒,而孤贫士子则只能是"清修为首"(董昭语),"后生进趣"(明帝诏)。傅玄属于后一阵营,他虽入太学,却未染"当今年少"的恶习,孜孜以求,终于成为一位儒学后进之秀。魏晋玄学巨子皆出自权门势家,而且以目空一切的年轻人居多。这跟汉末废太学与魏初兴太学均有关系,废了出现空白,师法传授不成章法;兴了出现浮华,趋势游利很难根除。傅玄一生经历了玄学由兴而盛的全过程,呼吸着玄学的空气,接触着玄学名流,目睹其放形夸张之派头,耳闻其噪碟不休之争议,奇怪的是他竟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而且深恶痛绝,不屑评骘。原因何在?这就需要联系他的身世背景和入太学后的求学环境加以解答。太学就读,这是傅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史传对此虽无明确记载,但考察他的人生经历,研究他的思想特点,却不能忽略这段求学生涯。下一题内,我们还要补充说明这段求学生涯是无疑存在的事实。

    (三)初仕为中书著作,"撰集《魏书》"

    本传曰:"郡上计吏,再举孝廉,太尉辟,皆不就。州举秀才,除郎中,与东海缨施俱以时誉选入著作,撰集《魏书》。"① 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第64 页、 第65 页,表列汉末、魏晋时期近30 位早熟夙悟的代表人物,有的四五岁就知名。 这些记载说明,这一历史时期世家名门对后代的教育很重视,从儿童时期就抓得 很紧。

    ① 唐长孺先生指出:"这件事据《董昭传》在太和六年(232 年),《通鉴》 记在四年,恐有误。"见《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 年版)中《九品 中正制度试释》一文。关于傅玄初仕与撰集《魏书》的时间,陆侃如先生的意见是:"缪施"当为缪袭之误,缪袭卒于正始六年(245 年),享年60 岁,而傅玄时年29岁,相差30 余年,"似无同撰之理,"疑玄为著作乃袭所推荐",时间"不能晚于本年(245 年)",因而将傅玄为著作、撰《魏书》的时间系于缪袭卒年;由此逆推,傅玄举秀才、除郎中,"假定在撰《魏书》之前五年左右",因系于正始元年(240 年)即傅玄24 岁时。①陆先生不可能细考,采取极谨慎的方法,以假定的措辞系年,并不敢遽定。因此,我们想对陆先生的系年重新审视,作出如下判断。

    第一,"缪施"不是缪袭。①缪袭于《三国志·刘劭传》后,有简略介绍,裴注引文又有补充,知其"历事魏四世","官至尚书、光禄勋"。《宋书·乐志一》、《世说新语·言语》均记载,缪袭于魏明帝景初年间(237-239 年)职为侍中。他参加撰写《魏史》,据《史通·古今正史》讲,是在魏黄初、太和中(220-232 年),"草创纪传,累载不成"。缪袭入仕颇早,撰《魏史》时,傅玄最大不超过16 岁,二人不可能同时撰集。与傅玄同时入选撰集《魏书》的缪施,虽史传里再找不到他的踪影,但他是另一人,亦属初仕,与傅玄一样,也赢得"时誉",是位年轻人。

    第二,傅玄"举秀才,除郎中"与"选入著作,撰集《魏书》"不能分割而论:均属同时先后职衔有别,应视作初仕程序。对此,后面再作计较。第三,曹魏一代撰修《魏书(史)》,官方组织过三次:第一次是在黄初、太和年间,参加者是卫觊、缪袭、韦诞等;第二次是在正始年间,参加者有韦诞、应璩、傅玄等;第三次是在魏末,参加者有王沈、阮籍、孙该等。这从史传里不难查实。其中有的参撰者曾前后留用,如韦诞、孙该,但缪袭没参加正始间撰集,傅玄未参加前一次与后一次活动。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对第一次撰史的时间和参加者讲得很具体,而对后两次撰集合在一起叙述,容易使人产生误会,所出傅玄似成后期与王沈同撰,就不符合实际了。我们认为,傅玄初仕与参加撰集《魏书》在明帝死后、齐王曹芳即位的景初三年(239 年)初。

    首先,傅玄本传所出"州举秀才",只是取得入仕资格,不是职任;"除郎中"①则说明他参加了太学组织的课试,获得甲科的优异成绩,授官将予重任;实质性的职任就是"以时誉选入著作,撰集《魏书》"。因此,这说的是一回事,"举秀才"就得策试,试而高第"除郎中",以甲科郎中的"时誉"被"选入著作",担任了史官。

    其次,黄初、太和间的修史"累载不成",处于半停顿状态,接着又组织人力纂修时,主事者有应璩,身份是侍中。《三国志·王粲传》注引《文章叙录》讲,应球于"齐王即位,稍迁侍中",这在景初三年(239 年)初。应璩迁侍中,跟他参与主持其后的修史有关。

    最后,傅玄今存文中有一篇《马钧传》,对傅玄入太学、初仕问题都有① 参考《中古文学系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版。

    ① 《史通·古今正史》有清人浦起尤释文曰,"按,缪施或即《魏志》之缪袭否?俟考。"(《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浦氏并未肯定,不能 作为依据。

    ① 魏黄初五年(224 年)立太学后,实行"五经"课试之法。博士课试之 法,是通过策试,擢其高第,分甲、乙之科;其中甲科若干人为郎中,乙科若干 人为太子舍人。汉末顺帝时,甲、乙科各取十人;曹魏时甲、乙科取员多少不清, 估计不会多于十人,或有减少。

    重要的文献参考意义。马钩"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指南车,是在太和六年(232 年)前后;造出指南车、水车、水转百戏,与明帝大治洛阳宫殿有关,《通鉴》系于青龙三年(235 年)八月为受诏始造之时;接着修造并迄于成功。其间,傅玄与裴秀辩论过,与曹羲谈及过,曹羲又汇报给了曹爽。裴秀(224-271)入太学约在景初二年(238 年),傅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