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司马迁评传 > 七、家徙茂陵

七、家徙茂陵

    茂陵,西汉武帝陵,在今西安市西北八十里,陕西兴平县东北。茂陵是西汉诸陵中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封上略呈方锥形,平顶。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茂陵始建于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当时属槐里县茂乡,故称茂陵。

    西汉建陵则置县邑,称茂陵县,县城称茂陵邑。西晋时废县,今已不存。汉武帝母亲王太后是槐里人,茂陵建在槐里县,含有光耀外家的意思。

    建元三年,汉武帝为了鼓励人民移住茂陵,给每一户移民发放二十万安家费,赐田二顷。从长安至茂陵修了一条直通大道,起点就是长安北面西头第一门,称便门,又称平门。平、便二字古通用。便门,即平直方便之意。大道跨越渭水,这座渭水桥也被命名为便门桥。由于这条大道,茂陵与长安之间,交通十分方便。

    元朔二年(前127 年)四月,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徙郡国豪杰及皆三百万以上于茂陵"。主父僵建言说:"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好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②这一建言,既充实茂陵邑,又抑制天下豪强,所以西汉王朝雷厉风行地执行。织县(今河南济源县)人郭解,家庭资产达不到迁徙的规定。但他是有名的豪侠,也被举迁徙。大将军卫青给郭解说情,说他家贫不符合迁徙条件。汉武帝驳回,说:"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①于是郭解被徙茂凌。地方士大夫集资送行,不下千余万。郭解到了关中,京师地区的士大夫,争先恐后地结交郭解。由此可见,郭解名声,倾动朝野。这无疑地惊动了朝廷,把郭解列入严惩对象。这时郭解的侄儿杀了织县一个文吏,他是地方绅士杨季主的儿子,是他举报迁徙郭解的。随后,杨季主也遭杀害。杨季主的家人上书朝廷,又被郭解的信徒杀于宫阙之下。这使得朝廷震怒,下令通缉郭解。郭解闻讯,把母亲和妻子隐藏在夏阳,然后自己逃出临晋关到太原。郭解沿途止宿,不改名姓,人们争相接待。结果逮捕公人跟踪追缉。临晋一个叫籍少公的人,为了保护郭解,自杀绝口,追踪公人断了线索,郭解逍遥法外。元朔三年春,汉武帝发布大赦令,郭解重新抛头露面,才被抓获。既然郭解没有亲自杀人,又在大赦前,朝廷无法判处郭解死罪。这时,又出了一椿事。治办郭解的专案使者到织县调查。在织县接待使者的坐席上,有人替郭解说好话,遭到一个在坐儒生的驳斥。儒生认为"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②不久,郭解的信徒杀了这个儒生,并割了他的舌头。这下被朝廷丞相公孙弘抓住了口实,认为郭解信徒无法无夭,擒贼先擒王,于是族灭了郭解一家。毫无疑义,以此为引线,汉武帝在全国展开一场打击游侠的运动。

    元朔二年,司马迁年十九岁。郭解的故事为他所亲见,所以写得十分详尽而亲切。郭解的故事,有两个方面的史料价值:一是为司马迁行年提供了一条有力的旁证;再是对司马迁进行社会调查提供了深思,分说于下。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写郭解形貌,"为人短小";写他的简朴生活,"不饮酒,出未尝有骑";写郭解的影响,"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② 季镇淮:《司马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年出版。

    ① 《史记》卷一百一十二《主父列传》。

    ② 《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

    争交欢解"。这明明白白道出,司马迁是在关中茂陵亲见郭解,而郭解在关中只居留了短暂的时间,说明司马迁家族也正是此时迁移茂陵的,司马迁在《游侠列传赞》中评论郭解说:"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程金造对此评论说:"这正是一个十九岁将及成年人的心理。若使司马迁生于'建元六年',则元朔二年,时方九龄;九龄幼童去观察别人,绝不能有这样的心理活动的。"①程氏的这一评论合情合理。《游侠列传》是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