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叶适评传 > 二求学时期

二求学时期

    叶家虽贫穷,仍保持"士人之家"的门风。叶适队小读书求学,先是出于家教。但其父叶光祖毕竟是个"童子师"(相当于现今的小学教师),并非硕学名儒。叶适要在学问上求得进一步发展,就要就学于名师。幸好当时永嘉地区学问渊博思想深刻的学者,不乏其人。永嘉著名学者薛季宣、郑伯熊、陈博良等,当时正在永嘉一带讲学,叶适都曾向他们请教。

    《宋元学案》定叶适为郑氏门人。但叶适自己说:"某之于公,长幼分殊;登门晚矣,承教则疏。"(《祭郑景望龙图文》,《水心文集》卷二十八)这就是说,叶适虽问学于郑门,但为时很短。受教不多。而他与薛季宣、陈傅良则过从甚密。乾道五年(公元1169 年),叶适到婆州(金华)拜访薛季宣(当时任婺州司理参军),向他求教,从此二人之间书信不断,直至乾道九年(公元1173 年)薛季宣四十而亡。叶适与陈傅良交游更长,"余亦陪公游四十年,教余勤矣。"(《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六)

    叶适与陈傅良交游,始于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 年)。当年叶适十四岁,寄学于瑞安林元章家,与其子颐叔(正仲)和渊叔(懿仲)同学。"元章能敛喜散,乡党乐附。诸子自刻琢,聘请陈君举为师,一州文士毕至"(《林正仲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六)。

    当然,叶适在青少年时代,勤奋好学,为其师者亦不仅限于永嘉学派的学者。凡有学问有德行者,如刘夙、刘朔二兄弟,叶适亦曾师事之。二刘是林光朝的门人。林光朝为程氏三传,世称艾轩先生。"终宋之世,艾轩之学,别为源流。"(《宋元学案》卷四十七《艾轩学案序录》)二刘公"其学本于师友,成于理义,轻爵禄而重出处,厚名闻而薄利势"。二人相继教授温州,"于是邦之士,披山通谷,浚泉源而达之川流,其尚克有闻,二公之力也。"叶适亦"童孺事二公",而与刘夙子弥正、刘朔子起晦同学为友。(《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六)二刘公的学问和政绩,对年轻的叶适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叶适之师者,还有隐君子永嘉人陈烨。陈烨字民表,生于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 年),愤于"道衰教失",隐居永嘉郭之西,平生著书甚工却不示人,"不欲以词藻竞于时";揣摩世事甚精,对客默而不解,"惟恐以聪察矜于物";非其耕不食,非其织不衣,非其好不与游而久;无悲愁愠忿生于色,无怨尤非怒加于人。以上为陈隐士所称,"自余幼从君至者,验其所行,无不然者。"(《陈民表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二十五)陈烨卒于嘉定七年,享年八十八岁,是叶适一生中交游时间最长的一位。

    孝宗乾道九年(公元1173 年),叶适二十四岁,由于家境贫困,无以为养,奉母之命赴京城(当时称行在)临安(今杭州)谋生,就学于太学。当时孝宗皇帝精厉图治,屡下诏求直言,而所征询的问题,正是叶适平时所学习和研究的,因此他是有言可发的。但是,按当时的制度,太学生不得向皇帝上书言事,叶适就只得向西府(即枢密院)上书,时间在他到临安的第二年。

    叶适上书的西府长官,是叶衡。淳熙元年(公元1174 年)四月开始,他先后任签书枢密院事、权知枢密院事,直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叶适对他抱有很大希望,故上书言"今天下大势"。他指出,当时"天下大势"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畏战无勇之俗"。此俗由来已久。宋初,太宗下太原,"势可以定燕、代而不果",真宗亲征至澶渊,"力可以破契丹而不听,乃反黜币赐金",订立城下之盟,已开这种积弱之势。到宋仁宗时,"专以偃兵不战持守天下",这种风气已到"莫能易"的地步。"当时元老大臣,以和亲避狄为上策。学士大夫,以因循苟简为正论。"在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中,虽在"士马全盛,生民安乐"时,"然一方有警,天下震动"。而事态平息后,"兵寝事竟,则谋议之臣动色相贺,以为万全,不自知其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