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伏尔泰传 > 第四章 归国之后的动荡与漂泊

第四章 归国之后的动荡与漂泊

    1. 最富有的文人

    1729年2月,伏尔泰得到法国当局的默许,回到法国。三年前,他负辱离开故乡,现在他却带着炽热的理想重新踏上了生他养他的土地。他风尘仆仆,行装简陋,除了出版《亨利亚特》英文版赚得的大把钞票外,他带回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三部著作的手稿:《查理十二史》、《哲学通信》和悲剧《布鲁图斯》。

    由于路易十五的放逐令还没有撤销,伏尔泰不能明目张胆地进入巴黎50英里的范围内,他不得不在乡下四处躲藏。2月底,又悄悄移居巴黎郊区的圣日耳曼。4月1日,他冒险溜进城内里舍利厄公爵府,请求这位好朋友帮忙疏通关节,8天后,他终于得到当局许可,可以自由进入巴黎。

    英国的流亡生涯,不仅使伏尔泰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逐渐成熟,也使他的人生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英国的社会实际中,他懂得了金钱和财富可以保障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如果要在思想上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回国以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尽快富有起来。他有致富的条件和资本,父亲精于算计的商人头脑给了他良好的遗传,早年从律师事务所里学到的法律和经济知识又增长了他的智慧和才干,父亲留下的遗产、政府的年金、友人对《亨利亚特》的赞助及其出版后所赚得的钞票构成了他经商的资本。

    在刚回到法国的几个月中,他一时还找不到经商的门路,便想买点彩票碰碰运气。不知是时来运转还是他真有玩彩票的天才,一连几次他都中了大奖,一阵下来,他居然不费吹灰之力赚了50万法郎。

    资本的增加,并没有使伏尔泰飘飘然,他反而更加谨慎、更加稳重、更加注意选择增加财富的方式。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更多地赚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千方百计地寻找着机会。不久,他在巴黎结识了银行家巴利斯兄弟,他们劝伏尔泰做些投资事业。在巴利斯兄弟的帮助下,他钻政府机构办事拖拉、法令不严的空子,投机作军粮生意和对美通商贸易,结果也运气很好,又发了一笔横财,据说至少有60万法郎落入他的腰包。他的财富增加到一个文人从未有过的地步。他的皮包中常常装满了合同、汇票、期票、国家的债券等,这似乎与一个文人的身份不符,但是正是这些成功的事业使他最终摆脱了经济问题的困扰,使他后来不依附任何人,而能特立独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思想启蒙和繁忙的创作之中。

    2. 《奥尔良少女》

    伏尔泰返回法国后,尽管对经商赚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仍然钟情于自己的生花妙笔。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他又开始另一部史诗《奥尔良少女》的创作,1729年下半年诗作完成。

    《奥尔良少女》塑造了法兰西民族女英雄贞德的形象。少女贞德生活在15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实力雄厚的英国觊觎法国的经济繁荣,屡次进犯法国,试图夺取法国王位。战争连绵不断,法国人民颠沛流离,田野荒芜,城市萧条。不幸的人民企盼着和平安定的生活,期望有神奇的力量来摆脱战祸造成的困境。这时,神奇的贞德被宗教界发现。她是一位虔信宗教、忠贞爱国的农村少女,她把祖国看成与她度过童年时代的洛林省的东端米小村庄一样。她相信梦境,相信奇异的幻觉和力量,自称负有使法国免于外族入侵的使命。教民们都虔诚地相信她,国王查理七世在奥尔良城即将陷落的时刻向她求助,国王亲自给她穿上白色骑士的甲胄,授予她一面象征国王的百合花白旗,命令她统帅军队。士兵们都把贞德看成是从天而降的天使,满怀热情地跟随着她。在对英军的战斗中,贞德披坚执锐,奋勇当先,全军士气大振,终于一举击退了围攻奥尔良城的英军。奥尔良战役后,她又率军收复了北方许多城市,创下了无数英雄奇迹。后来贞德被敌军俘获,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并以“使用妖术”之罪,在里昂处以死刑。临死时,她还不到20岁。贞德死后,法国教会宣布她为圣徒,人民歌颂她的战功,亲切地称她为“奥尔良少女”。

    伏尔泰的这首叙事长诗,是根据17世纪法国诗人让·夏普兰同一题材的史诗《少女》改写的。他一反过去的传统,生动地描绘了少女贞德的爱情、分离和磨难,而诗中出现的僧侣都被刻画成了贪得无厌、淫荡和残忍的人物。该诗虽然直到1755年才公开出版,但是20多年中,他的手稿一直在人们中间争相传阅,出版之后又畅销全国,成为伏尔泰最为流行的作品之一。

    1730年,伏尔泰将在流亡英国时创作的政治题材的悲剧《布鲁图斯》搬上舞台。这部悲剧取材于古罗马时期共和派与贵族派的政治斗争,它描写的是一个维护共和政体、反对贵族企图复辟**统治的英雄人物布鲁图斯。由于伏尔泰在执导时大胆采用了英国舞台艺术的新观念,因而公演也获得较大的成功。

    归国后的一系列成功,并没有改变伏尔泰担惊受怕的心理,他就像一只惊弓之鸟,一有危险便逃之夭夭。

    1731年初,他愤愤不平为悼念亡友所写的《勒库弗勒小姐之死》一诗,被友人蒂埃里奥带到巴黎沙龙传开。不久诗作便传到了当局手里,备受指责的法国政府极为震惊。正在当局思考怎么处置这位“劣迹”难改的诗人的时候,伏尔泰从一位贴心朋友处得到了消息,他大惊失色,急忙逃到诺曼底躲藏起来。不久他又伪装成英国绅士,到里昂找西德维尔市长,秘密商议《查理十二史》的出版事宜。风声一过,伏尔泰又回到了巴黎。一会儿还在巴黎上流社会的沙龙里高谈阔论,一会儿又要急急如丧家之犬仓皇逃命,伏尔泰自己也不知道这种如浮萍般漂泊流浪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1731年冬季又要来临了,正在愁于无处安身的伏尔泰结识了泰纳·马尔代男爵夫人。男爵夫人的宅第位于巴黎相对安宁的好孩子大街,漫步庭园,可以遥望罗浮宫花园的似锦繁花。伏尔泰迷恋于这里静谧的气氛和赏心悦目的庭园,他与男爵夫人商量,他愿意以每年4万利弗尔的租金寄住在这里,已快步入穷途末路的男爵夫人当然求之不得。从这年冬季开始,伏尔泰就俨然像主人一样住到了老夫人的家里。为了能愉快地生活在这里,聪明的伏尔泰经常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为主人效劳。男爵夫人经常举办晚宴会,在这些晚宴上,多才多艺的伏尔泰就经常指导客人在客厅里排演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