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莎士比亚传 > 第五章 成熟时节——中期的生活和创作

第五章 成熟时节——中期的生活和创作

    1. 洞察社会和人生

    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充满乐观的情绪。这些喜剧让人们相信,善良的人总能征服一切邪恶,最终找到幸福。但严峻的现实证明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一种善良的愿望。

    伊丽莎白女王的后期统治越来越黑暗,她的残忍不亚于任何一位男国王。她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她,她宣称只有这样,她才能专心致力于捍卫英国的独立,抵御西班牙和其他国家的威胁。但战争的危险一直笼罩在英国的上空。人们已被残酷的对外战争和权贵们的内讧折磨得疲惫不堪。农民是这个不公平的社会的最大受害者。“圈地”运动侵占了农村的大片土地,许多农民被迫离乡背井在各处流浪。甚至伊丽莎白女王本人在一次旅行中也不满地说:“到处都是穷人。”上层贵族纸醉金迷,道德沦丧,各种恶习像痈疽一样侵入社会的肌体之内。

    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的宠臣爱塞克斯伯爵的叛乱集中地反映了宫廷内外的纷争,显示出封建制度深重的危机。

    爱塞克斯伯爵曾两次率领英国舰队战胜西班牙舰队,为英国夺得海上霸主的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女王陛下也对他青睐有加。1599年,爱尔兰爆发农民起义。爱塞克斯伯爵被任命为平息起义的总司令,他的朋友、曾是莎士比亚庇护人的骚桑普顿伯爵也与他一同前往爱尔兰。

    伦敦街头的百姓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最后一幕的“序曲”中写到了这一场面。伦敦的上层人物和“人山人海的臣民”都期望他能顺利完成使命。

    但这一次他却没有完成使命。他于1600年8月被送到法庭审判,结果被解除一切职务。然而,爱塞克斯伯爵并不甘心,他寄希望于众多青年贵族对他的支持,相信自己在民众中的威信。他和他的支持者们准备鼓动民众暴乱,进行政变。

    1601年2月的一个早晨,爱塞克斯伯爵的几个党羽来到环球剧场,要求2月7日上演《理查二世》一剧。由于该剧中有废黜国王的场面,他们想利用这出戏挑动伦敦市民进行反叛的情绪。演员们当然不会想到这一点。但到了第二天,一切都明白了。

    2月8日上午11点,爱塞克斯伯爵、骚桑普顿伯爵和他们的支持者走上伦敦街头,号召市民追随他们行动。可是,伦敦市民们对叛乱者的呼唤无动于衷。他们明白,推翻女王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引起国家的分裂,爆发为争夺王权而进行的内战。到那时,真正受苦的是普通老百姓,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商人们开始关闭店门,市民们纷纷躲进家里,一扇扇窗户砰砰地关上了。叛乱者的队伍越走越小,许多人悄悄地溜走了。爱塞克斯伯爵和他的少数党羽最后只得逃回他家中。女王的士兵将爱塞克斯伯爵的官邸团团围住。爱塞克斯伯爵在焚烧掉所有重要的文件后表示投降。

    在随后的审判中,爱塞克斯伯爵和许多参加叛乱的人都被判处死刑。骚桑普顿伯爵起初也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在伦敦塔里监禁。詹姆士一世继位后,他被释放。环球剧场的演员们自然也被审问,其中大概也包括莎士比亚。后来事情调查清楚了,他们虽然上演了《理查二世》,但他们并不知道爱塞克斯伯爵的叛乱计划,结果就没有对他们加以追究。

    对于爱塞克斯伯爵的叛乱,伊丽莎白女王表面上显得非常镇静。在处决伯爵的前夜,她还命令环球剧场的演员为她演戏解闷。第二天,当爱塞克斯被处决时,女王正悠然地在寝宫里弹钢琴。但同时,女王内心仍不免有一点隐痛。她如此宠爱过的人竟然将她比作狂妄而又无能的理查二世。有一次,她忍不住嘲讽地对伦敦塔的看守长说:“你难道不知道我是什么人吗?我是理查二世。”1601年英国政治生活中最轰动的事件渐渐平息了,这一年的8月,《哈姆莱特》在伦敦的舞台上上演了。

    1603年3月24日,70高龄的伊丽莎白女王去世,枢密会议在女王死后推举苏格兰国王詹姆士登位。上层社会普遍关心的王权继承问题得到了最终的解决。伊丽莎白女王之死引起许多人写下无数的悼诗,但莎士比亚却没有留下一句致哀的诗。

    詹姆士一世的统治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安定。1605年11月,詹姆士一世应当主持新议会的开幕式。一群天主教阴谋分子在会议大厅的地窖里放了一桶炸药,想在国王出现时引爆。由于一件偶然的事故使阴谋败露,詹姆士一世幸免遇难。这已是短时期内发生的第二次阴谋案件了。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借人物的台词发出感叹:“亲爱的人互相疏远,朋友变成陌路,兄弟化为仇人;城市里有暴动,国家发生内乱,宫廷之内潜藏着逆谋……”

    詹姆士一世登基后,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被改名为“王家供奉”剧团,它的竞争对手“海军大臣供奉”剧团改名为“威尔士亲王供奉”剧团。“王家供奉”剧团的所有演员,包括莎士比亚在内,都被登录进宫廷仆从的名单。每逢节日,他们要按照规定穿上和宫廷仆人一样的鲜红色的坎肩、裤子和披风。

    莎士比亚这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非常紧张和繁忙,“王家供奉”剧团除了在环球剧场的演出外,每年还要到王宫去演出10次到15次,此外,有时还要到外省去巡回演出。

    繁忙的工作也给莎士比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1605年,他在斯特拉福镇购买了一大块土地。1607年6月,他的大女儿嫁给了一位当地有名的医生约翰·维尔。同年12月,他的弟弟演员爱德蒙去世。

    莎士比亚那几年的个人生活是平安顺利的。然而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一个赋有社会责任心和时代感的剧作家,他对社会的丑恶看得越来越清楚,对老百姓的贫穷和社会不公充满了强烈的愤慨。莎士比亚的内心深处是苦闷的,他的第66首十四行诗反映了这一时期他的内心情绪:

    对这些都倦了,我召唤安息的死亡——

    譬如,见到天才注定了做乞丐,

    空虚的草包穿戴得富丽堂皇,

    纯洁的盟誓受到了恶意的破坏,

    高贵的荣誉被可耻地放错了地位,

    强横的暴徒糟踏了贞洁的姑娘,邪恶,不法地侮辱了正义的完美,拐腿的权势损伤了民间的健壮,文化,被当局统治得哑口无言,愚蠢俨如博士控制着聪明,单纯的真理被唤作头脑简单,被俘的良善问候着罪恶将军;

    对这些都倦了,我要离开这人间,

    只是,我死了,要使我爱人孤单。

    2. 悲剧创作的**

    1601年,莎士比亚已经37岁了。他在伦敦这个繁华都市已经生活了16年,从一个血气方刚、充满理想的青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中年男子。他的阅历丰富了,思想成熟了。透过种种浮华的表面现象,他清楚地看见了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嫉恶如仇、富于人文理想的莎士比亚对这些黑暗和罪恶是不可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的。创作历史剧和喜剧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使他有足够的艺术功力去反映现实,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他开始转向悲剧创作。

    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中,有四部以古罗马历史为题材的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和《科利奥兰纳斯》。它们在风格和内容上与其他的悲剧有所不同。虽然这四部悲剧在创作时间上跨度很大,但仍然被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古罗马历史悲剧。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部悲剧。它是当时“血与泪”的复仇剧流行的产物,与马洛的《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和基德的《西班牙悲剧》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这部悲剧情节夸张,冲突激烈,散发着浓烈的血腥味,演出时杀气腾腾的气氛始终笼罩全场,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复仇剧。

    罗马大将泰特斯征讨哥特人凯旋而归,并把哥特人的王后塔摩拉及其四个儿子当作人质带回了罗马。他不顾塔摩拉的苦苦哀求,残忍地杀死了她的大儿子以祭奠自己22个阵亡的儿子。塔摩拉在心中深深地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因非凡的美貌,塔摩拉被罗马皇帝萨特尼纳斯立为皇后。深得宠幸的塔摩拉开始了她的复仇。她和儿子以及嬖奴艾伦合谋杀死了皇帝的弟弟,并嫁祸于泰特斯的两个儿子。塔摩拉的儿子**了泰特斯的女儿拉维妮娅后,又砍掉了她的双臂,割掉了她的舌头,使她既不能写又不能说以掩盖他们的暴行。

    为了挽救被判处了死刑的儿子的性命,泰特斯受到艾伦的愚弄,砍下了自己的左臂。后来,在两个儿子血淋淋的头颅面前,泰特斯终于醒悟过来。他采取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复仇方法。他把塔摩拉的儿子设计捉住,然后把他们一刀刀肢解,把他们的骨头磨成粉,与他们的鲜血和肉拌在一起做成饼,用来招待塔摩拉。当她津津有味地吃着饼的时候,泰特斯道明了真相。为了不让女儿长期忍辱含垢地活下去,他亲手杀死了拉维妮娅,然后又杀死了塔摩拉。接着,皇帝刺死了泰特斯,泰特斯的儿子路歇斯又杀死了皇帝。作恶多端的艾伦被齐胸活埋在泥土里。最后,罗马的人民拥戴路歇斯为国王。

    这出戏在制造恐怖场面上是成功的,受到了当时观众的喜爱,给年轻的莎士比亚带来了一定的名声。但在艺术上,过多的华丽词藻,冲突的表面化,对人物性格缺乏必要的挖掘,使这部作品只能算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一部习作。

    《裘力斯·凯撒》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两部剧情相连的作品。

    罗马大将凯撒在无数次征战中屡建战功,对罗马的统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但他却逐渐成为一个独裁者。路歇斯等人出于嫉妒,企图除掉他。然而他们在群众中缺乏号召力,于是,便极力怂恿德高望重的勃鲁托斯参加反叛集团。勃鲁托斯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元老院开会时将凯撒刺死。

    凯撒死后,他的心腹安东尼在葬礼上以煽动性的演说蛊惑罗马市民,把勃鲁托斯赶出了罗马城。最后,在安东尼、凯撒的侄子奥克泰维斯等人率领的军队的围困之下,勃鲁托斯自杀身亡。

    《裘力斯·凯撒》中的勃鲁托斯是莎士比亚笔下那种符合人文主义理想的人。他品格高尚,言行磊落,胸怀坦荡,一切行动都从共和国的利益出发,连他的对手安东尼也不得不说:

    在他们那一群中间,他是一个最高贵的罗马人;除了他一个人以外,所有的叛徒们都是因为妒嫉凯撒而下毒手的;只有他才是激于正义的思想,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去参加他们的阵线的。他一生善良,交织在他身上的各种美德可以使造物主肃然起立,向全世界宣告,这是一个汉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遭到悲惨的结局。他的毁灭,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毁灭,也是一种制度、一个理想的毁灭。这里,莎士比亚严峻的批判色调已初步显露出来。

    有人称勃鲁托斯为“胚胎状态中的哈姆莱特”:他们都经常动摇在思想与行动之间。勃鲁托斯是一个具有承担重担素质的人。他意志坚定,头脑冷静。构成他行动的最大障碍的是他性格中有过多的善良成分。他想斗争,而又不希望流血,这就构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也是他内心不安与骚动的主要原因。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一部充满异域情调和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下面将做专门介绍。

    最后一部罗马悲剧《科利奥兰纳斯》是一部风格严肃的政治剧。科利奥兰纳斯原名卡厄斯·马歇斯。为了纪念他攻占伏尔斯人的科利奥里城的显赫战功,改名为科利奥兰纳斯。由于他杰出的才能,元老院准备推举他担任罗马城的执政官。但科利奥兰纳斯蔑视群众,不愿按照惯例把他身上的伤疤裸露给市民看,激起了市民的反感。市民们推翻了原先的提议,并把他逐出罗马城。

    科利奥兰纳斯为了报仇雪耻,不惜投靠外邦,勾结罗马人的对手伏尔斯人攻打罗马城。这时,他的母亲伏伦尼娅挺身而出,斥责他为了个人恩怨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他的心动摇了,放弃了复仇,并在双方之间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罗马城终于保住了,科利奥兰纳斯却终难逃脱伏尔斯人的毒手,在科利奥里城,他被乱剑刺死。

    爱国主义思想是《科利奥兰纳斯》的基调。这部悲剧强调,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由,不管你受到什么样的委屈,都不能对祖国进行报复。在剧中,伏伦尼娅既是母亲,又象征着祖国,抽象的观念和具体的感情统一在她身上,她终于使儿子醒悟过来,悬崖勒马,没有成为使祖国蒙受灾难的千古罪人。

    莎士比亚一共创作了10部悲剧,除了早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及四部罗马悲剧以外,还有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以及最后一部悲剧《雅典的泰门》。这后五部悲剧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

    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他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末世社会的罪恶和本质特征。走到历史尽头的封建统治阶级更趋腐朽与残暴。上层统治者为了追逐权势,经常使用阴谋和暗杀的手段,如克劳狄斯和麦克白就是典型的代表。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侈,统治者对广大人民横征暴敛,连曾经身为国王的李尔也不禁呐喊道:“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人们的反抗如海潮般汹涌澎湃,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统治者则疯狂地镇压人民的反抗。于是,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英雄与奸雄、好人与恶棍往往是在激烈的斗争之后同归于尽。这不仅是为了取得戏剧性的效果,也是时代特征的展现。

    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为了名利,弟弟可以谋害兄长,臣子可以暗杀君王,子女可以任意虐待乃至残害父亲。一出出惨剧说明了那个社会正在经历着道德观、价值观的深刻转变。在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雅典的泰门》中对金钱所作的讽刺性描述,就反映了这一转变。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也不乏充满理想、希望力挽狂澜重整乾坤的仁人志士,如哈姆莱特、勃鲁托斯等。但一方面由于黑暗势力过于强大,另一方面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种种弱点,或过于谨慎,或过于天真,这使得他们的努力往往失败。他们的悲剧是个性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虽然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的结局最终都是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莎士比亚已经放弃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而陷入了悲观主义的泥潭。我们会发现,在莎士比亚悲剧中的英雄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精神和乐于助人、善良真诚、勇于牺牲的美好品德。即使是那些有严重过失的人物,如李尔王、奥瑟罗等,他们犯下过错不是因为他们本性丑恶,而是因为他们受人欺骗,看事不明。而且他们最终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这些都表明,莎士比亚对美好的人性并没有失去希望,仍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和喜剧时期相比,他对人性、对社会的看法变得更加全面深刻了。他的悲剧更为执著、热忱地讴歌人文主义者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的精神追求,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莎士比亚悲剧最大的成就表现在悲剧人物的塑造上。莎士比亚悲剧中的男女主人公一般都是地位较高的上层人物。这是对古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继承。因为他们是人间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和主要承担者,把他们当作时代精神的代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主人公既然不是一般人物,在他们身上就必然具有不平凡的特点,有着巨大、惊人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意志、热情、理想、道德上都有表现。要科利奥兰纳斯向人民低头是不可能的,麦克白想停止罪恶的脚步也是不实际的,放弃共和理想对勃鲁托斯而言还不如去死。这些特点对主人公而言往往是一种致命的禀赋,也可以称之为悲剧性格。

    这种悲剧性格往往会和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发生激烈的冲突。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这种冲突通常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激烈斗争。如《哈姆莱特》展示了哈姆莱特在能力与责任、思想与行动之间徘徊不定,饱受精神折磨的状态;《麦克白》细致地刻画了麦克白从有“过多人情的乳臭”到“习惯于杀戮的思想”的心路历程等等。莎士比亚采用内心独白、梦幻等手法描绘内心冲突,使我们更深切地理解他的悲剧人物。

    莎士比亚的悲剧情节一般采用平行对照式结构,有多条线索交错,多种矛盾平行发展。《哈姆莱特》中有三条复仇线索交织在一起;《李尔王》中包含了两个家庭的矛盾冲突。这种结构充分体现了悲剧冲突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是莎士比亚对人性和社会深刻认识的产物。

    莎士比亚的悲剧还改变了古典悲剧严肃到底、缺乏变化的缺点,在悲剧中有度地穿插一些喜剧情节。在恐怖、阴冷、悲惨的主调中插入一些滑稽可笑的小曲。如在哈姆莱特险遭暗算后紧接着出现了轻松调侃的掘墓人;李尔王在大发雷霆时,爱德伽却装疯卖傻哼起小调来;《麦克白》中紧张的弑君场面之后,是醉醺醺的门房胡说的场面。这种悲喜剧因素混合使用的手法,既是人生悲喜交织的反映,也符合戏剧自身的规律。在剧情极度恐怖紧张的时刻,观众的情感也处于极度饱和状态,这种状态是很难持续很长时间的。它容易引起人的疲劳和乏味。这时出现笑的场面,可以使观众的心弦自然放松,恢复心理上的平衡,以便更好地欣赏下面的剧情。

    3. 《哈姆莱特》

    在莎士比亚所有的悲剧中,最著名的是《哈姆莱特》。关于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最早是由丹麦历史学家萨克逊·格拉玛狄库斯在12世纪末写的一部《丹麦史》中记载下来的。1580年,法国作家贝尔福莱在他编的一本《奇异故事集》中把这段历史改写成一个故事。不久,这本书就在英国翻译出版了。16世纪80年代,可能是“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家基德把这个故事改编戏剧,在伦敦的舞台上演出过。基德改编的这部关于哈姆莱特的戏剧,注重描写复仇,渲染恐怖气氛,艺术成就不高,剧本也已经失传了。

    莎士比亚在1601年改编了这个剧本。他参考了那本《丹麦史》和贝尔福莱编的《奇异故事集》,以及基德改编的剧本。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一个中世纪常见的复仇故事,改编成一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的悲剧,提出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巨大矛盾这样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莎士比亚的改编是那样成功,以至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改编过这个题材。

    莎士比亚改编的《哈姆莱特》的故事是这样的:

    哈姆莱特是年轻的丹麦王子,他英俊、正直、善良,深受人民的爱戴,正如与他恋爱过的姑娘奥菲利娅所说的,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他正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这所大学是新文化的中心。哈姆莱特在这儿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对世界、人生和人形成了一种新的看法,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传统观念完全不同。教会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必须禁绝自己的**,不断洗涤身上的“罪孽”,死后才能升天堂。他却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他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他在剧中有一段著名的台词: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莱特虽然身为王子,但他却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当他的朋友与他谈话时自称是他的“卑微的仆人”,他却说:“我愿意与你以朋友相称。”他不赞成以人的地位的高低来决定人的贵贱。他用这样俏皮的语言表达过他的平等观念:“胖胖的国王和瘦瘦的乞丐是一张桌子上两道不同的菜。”

    但是,正当他对前途怀着美好憧憬的时候,从丹麦传来使他大为震惊的消息:他敬爱的父亲突然死了,叔叔克劳狄斯篡夺了原本应该由他继承的王位,他的母亲乔特鲁德改嫁给了克劳狄斯。

    哈姆莱特回到了丹麦,穿上了一身黑色丧服。他的好朋友霍拉旭告诉他,接连几个夜晚,总有一个跟已故的老国王一模一样的鬼魂在城堡上游荡,好像在寻找什么。哈姆莱特听了以后立刻决定当天晚上亲自去见一见这个鬼魂。

    晚上,哈姆莱特来到城堡的露台上。半夜以后,鬼魂又出现了。哈姆莱特看到,那个鬼魂确实像他的父亲。他向鬼魂走去,鬼魂把他引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告诉他自己被克劳狄斯害死的经过:那天下午,老国王按照每天的习惯在花园里午睡,克劳狄斯悄悄地走到他身边,把一种致命的毒液滴进他的耳朵里,毒液很快就流入他全身的大小血管,使血液凝结起来,老国王马上就死了。最后,鬼魂要求哈姆莱特为他报仇,但又对他说,在报仇的时候,不要伤害到他的母亲,要让上帝裁判她,使她受到良心的责备。说完这些话,天快亮了,鬼魂就消失了。

    冷酷的现实给哈姆莱特巨大的打击。本来英俊快乐的王子,一下子枯萎憔悴,变得忧郁了。他原本认为现实的一切都如同他所理想的那样美好: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国王,仪表堂堂,公正英明。父亲和母亲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与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利娅有纯真的爱情,他的周围还有一群真诚的朋友。但是,突然之间,父亲不明不白地死了(虽然鬼魂告诉了他父亲死的经过,但那毕竟是鬼魂的话,是否可靠还需要经过证实),叔叔篡夺了王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现实的丑恶使他的理想破灭了。他感到失望,最使他感到痛心的是父亲死了还不到两个月,母亲就改嫁了。照他的说法:“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还没破旧”,“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母亲的行为使他发出了这样充满失望情绪的感叹:“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老国王的鬼魂要求哈姆莱特为他报仇,这使哈姆莱特感到沉重的压力,他一下子想得很多:为父亲报仇,是自己作为儿子应尽的责任。但凶手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当今的国王,他既有权力,又很阴险,身边总是紧跟着卫兵。而且,正因为复仇的对象是当今的国王,所以,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复仇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哈姆莱特在剧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哈姆莱特还想到,如果自己不小心,泄露了要复仇这个秘密,那么任务还没完成,反而可能遭到克劳狄斯的毒手。

    哈姆莱特遭遇到这一系列的变故,再加上肩负的重任,以及种种的考虑,神经开始有些受不了,他就趁势装出疯疯癫癫的样子,这样既可以使克劳狄斯无法把握他复仇的真实意图,还可以疯言疯语,试探对方,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

    哈姆莱特原本爱着奥菲利娅,但现在他觉得,庄严的复仇与轻松的恋爱很不协调。于是,他故意对她装出十分薄情的样子。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的身份是王子,他的婚姻并不完全由他自己决定,他对奥菲利娅的爱情只不过是逢场作戏。雷欧提斯劝妹妹不要理他。奥菲利娅听从了哥哥的话,不理睬哈姆莱特。因此,大臣波洛涅斯认为,哈姆菜特的疯癫是由失恋引起的。

    但国王克劳狄斯却对哈姆莱特充满怀疑,他认为哈姆莱特是装疯。他命令波洛涅斯去刺探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还派人找来哈姆莱特的两个老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命令他们去想办法弄清楚哈姆莱特到底想干什么。

    哈姆莱特尽管在装疯,胡言乱语,疯疯癫癫,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过复仇的任务,只是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此外,鬼魂的话是不是可信,这个问题也一直使他感到苦恼。

    哈姆莱特还是一个爱思考的王子。面对社会的罪恶,他深入思考,竭力想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他思考人应该怎样生活,思考消除社会罪恶、实现理想的途径,思考命运的力量等等。他在剧中有六段长篇的独白,表现出他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探索人生意义的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哈姆莱特一面在思考着许多问题,但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找着行动的机会。这时,一个流动的戏班子来到宫廷里演出。哈姆莱特决定利用演戏来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他安排戏班子演一出谋杀案,谋杀的过程与鬼魂告诉他克劳狄斯害死老国王的过程一模一样。

    戏班子演出的时候,哈姆莱特在一旁仔细地观察克劳狄斯。他发现克劳狄斯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站起来走了。这一下,哈姆莱特的怀疑完全消失了,他确认克劳狄斯是杀害父亲的凶手。

    戏演完以后,哈姆莱特到他母亲那儿去。他尖锐地责备他的母亲那么快地就忘记了父亲,他要把一面镜子放在他母亲的面前,叫她照照自己。王后吓得惊叫起来。而这时,按照克劳狄斯的要求去探听情况的波洛涅斯正躲在帏幕后面偷听,他以为出了什么问题,也大叫起来。哈姆莱特以为躲在帏幕后面的就是克劳狄斯,就一剑刺过去,结果把波洛涅斯杀死了。

    哈姆莱特用演戏的办法试探克劳狄斯,又杀死了波洛涅斯,这使得克劳狄斯由担心、怀疑,变成恐惧了。他害怕哈姆莱特,决定立刻除掉他。克劳狄斯设计了一个阴谋:他让哈姆莱特到英国去,又让陪伴哈姆莱特到英国去的两个人带一件公文给英国国王,请英国国王收到公文后立刻处死哈姆莱特。但哈姆莱特看出克劳狄斯有阴谋,他在船上偷拆了公文,并重新写了一封公文,要英国国王把那两个送公文的人处死。第二天,他们的船刚巧遇上海盗,哈姆莱特就跳上海盗的船回到丹麦来了。

    波洛涅斯死后,他的女儿奥菲利娅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神经失常,也变得疯疯癫癫,结果掉在水里淹死了。

    雷欧提斯因为父亲和妹妹的死充满悲痛和愤怒,克劳狄斯乘机挑动他借比剑的机会杀死哈姆莱特。雷欧提斯报仇心切,在剑头上涂了毒药。克劳狄斯怕毒剑不能刺中哈姆莱特,又准备了一杯毒酒,打算乘哈姆莱特口渴的时候让他喝下。

    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的比剑开始了,克劳狄斯和王后都到场观看。雷欧提斯没有按照常规使用钝剑,而偷偷地用了一把利剑。第一个回合,哈姆莱特击中对方一剑,克劳狄斯假装表示祝贺,把那杯毒酒给他,但哈姆莱特忙于比剑,把酒放在一边。第二个回合,哈姆莱特又占了上风,王后非常高兴,拿起那杯毒酒就喝,克劳狄斯要阻挡已经来不及了。第三个回合,雷欧提斯一剑刺中了哈姆莱特,接着,双方手中的剑都被对方夺去。哈姆莱特用那把有毒的剑也刺中了雷欧提斯,两个人都在流血。这时,王后喝的毒酒毒性发作,倒在地上死去。奄奄一息的雷欧提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清了克劳狄斯的阴险狠毒,当众揭发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立刻举起那把毒剑,刺死了克劳狄斯。

    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都死了。临死前,哈姆莱特要求他的好朋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告诉世界上的人们。

    《哈姆莱特》的剧情虽然发生在中世纪的丹麦,然而,剧中所描写的一切处处使人联想起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现实。所以,这部戏剧实际上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者与封建黑暗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这部戏剧中,哈姆莱特是一个先进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的任务不仅仅是为父报仇,他的任务是要“重整乾坤”,也就是要按照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来改造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哈姆莱特虽然杀死了克劳狄斯,为父报了仇,但他重整乾坤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他在临死的时候也对霍拉旭说,这还是一个“冷酷的人间”。

    哈姆莱特之所以不能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务,有着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上讲,是由于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文艺复兴时期是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封建势力虽然已经腐朽,但仍然占有统治地位。而先进的人文主义者的力量还相对弱小。这种萌芽中的先进力量与旧的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悲剧性的冲突。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一个时代性的悲剧。

    从主观上讲,哈姆莱特这一类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导致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哈姆莱特看不到群众的力量,只想依靠自己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现实的艰巨任务。他同情人民,但他只相信开明君主的统治能使社会变得美好,从来没想到人民群众才是改造现实的根本力量。剧本中,下层的人民起来反抗现实的时候,他就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了。像哈姆莱特这样脱离群众而孤军奋战的人文主义者,当然不能取得成功。

    哈姆莱特的身上还有不少旧思想的负担,这也束缚了他的行动。譬如,他在安排了“戏中戏”,证实了克劳狄斯的罪行以后,他到他母亲那儿去,途中看到克劳狄斯一个人跪在那儿祈祷。这时正是杀死克劳狄斯的好机会,但是他却认为,这时候不能杀他,因为:

    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的,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纵欲的时候,有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

    实际上,这却使他白白地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复仇机会。哈姆莱特还受到宿命论的明显的影响,直到斗争的最后阶段,在比剑之前,他还是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决定了人的生死胜负,因此,对待比剑他采取了听天由命的态度。这些旧思想的负担往往使他在斗争中贻误时机,消极被动。

    像哈姆莱特这样的人文主义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现实,但他们的力量在于能勇敢地揭露世界上存在的种种罪恶,提出了现实世界不合理想、必须改革这样一个根本问题。这也正是《哈姆莱特》这部悲剧的伟大和不朽之处。

    4. 《奥瑟罗》

    《奥瑟罗》的故事主要取材于意大利小说家辛斯奥的故事集《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尔人》。这个故事讲叙了一个嫉妒心很强的摩尔人,因为轻信部下的馋言而把自己清白无辜的妻子杀害了。原故事非常简单,除了苔丝狄蒙娜之外,其他人物都没有姓名。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三部以爱情为主题的悲剧之一。(另外两部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就剧情结构而言,《奥瑟罗》是莎士比亚最完美的一出悲剧。

    故事的第一幕发生在威尼斯,其余的几幕都发生在塞浦路斯岛的一个海口。

    奥瑟罗是威尼斯公国的一员骁勇善战的大将。他虽然是个摩尔人,肤色黝黑,但他品格高尚,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所以很受威尼斯元老院的器重。

    勃拉班修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他经常邀请奥瑟罗去他家做客,请他讲述种种富有传奇色彩的冒险经历。他描述了自己怎样面对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毫无畏惧;讲到了自己怎样被傲慢的敌人俘虏,沦为奴隶,在历经艰辛之后逃出囚笼,获得自由。在他的故事里,既描绘了具有“荒凉的沙漠,突兀的山峰,巍峨的峰岭”的壮丽奇特的异域风光,又讲到了彼此相食的化外异民的风俗人情。他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的心。她是位温柔善良的姑娘,听到动情之处,常常不禁唏嘘叹息,流下同情的眼泪。

    苔丝狄蒙娜是勃拉班修惟一的女儿。她的美貌、智慧以及她的地位吸引了许多贵族青年向她求婚。可苔丝狄蒙娜的眼中只有奥瑟罗,她觉得奥瑟罗是个真正的英雄,他比那些肤色白皙的贵族青年更加优秀,更令她倾心。但两个人的地位实在悬殊太大,苔丝狄蒙娜知道她的父亲一定不会同意这桩婚事。一天,她瞒着父亲偷偷地和奥瑟罗举行了婚礼。

    奥瑟罗手下有一个旗官名叫伊阿古。伊阿古是个阴险的小人,表面上装得诚实、殷勤,骨子里却十分奸猾毒辣。他嫉恨奥瑟罗没有提升他作副将,而把这个职位给了一个比他年轻的军官凯西奥。当他得知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私下结婚的消息后,认为报复的机会来了。他怂恿一个垂涎苔丝狄蒙娜的无赖罗德利哥把这消息传到勃拉班修的耳朵里。勃拉班修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立即向元老院控告奥瑟罗使用妖法蛊惑了他的女儿,要求以“妨害风化、行使邪术”的罪名对他进行严惩。奥瑟罗向公爵讲叙了他和苔丝狄蒙娜相爱的过程,说:“她为了我所经历的种种患难而爱我,我为了她对我所抱的同情而爱她。”苔丝狄蒙娜也被召来,她亲口证实了奥瑟罗的陈述。公爵认为奥瑟罗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勃拉班修只得无可奈何地同意了女儿的婚事。

    正在这时,传来了土耳其舰队正向威尼斯公国的属地塞浦路斯侵犯的紧急情报。奥瑟罗被元老院任命为元帅,率军连夜出发到塞浦路斯准备迎战土耳其人。深明大义的苔丝狄蒙娜和奥瑟罗一起出征。伊阿古眼看报复的计划落了空,唆使罗德利哥再多带些钱财和他一起去塞浦路斯寻找机会。

    奥瑟罗率领的军队刚抵塞浦路斯,就传来土耳其舰队被海上的风暴摧毁、不战自败的消息。岛上军民举行欢宴,庆祝威胁的解除和奥瑟罗的新婚之喜。伊阿古认为制造事端的好机会来了。他竭力怂恿担任警卫的凯西奥开怀畅饮,然后又指使罗德利哥向喝得酩酊大醉的凯西奥挑衅。两人动起手来,凯西奥用剑误伤了前来劝解的前任总督蒙达诺。伊阿古派人到处嚷叫,敲起了城堡的警钟。奥瑟罗闻讯赶到,为严肃军纪,撤了凯西奥的职位。

    伊阿古阴谋的第一步取得了效果。他装出同情和关心的样子,鼓动凯西奥去找苔丝狄蒙娜帮忙说情,希望奥瑟罗能原谅他的过错,恢复他的职位。凯西奥是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他曾在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恋爱的时候出过力。温柔随和的苔丝狄蒙娜当然不会拒绝他的要求,一口答应替他向奥瑟罗求情。

    伊阿古来到奥瑟罗的面前,故意做出吞吞吐吐的样子,说苔丝狄蒙娜和凯西奥之间的关系值得怀疑。他先赞美凯西奥是个“忠实的人”,又故意说自己是个“秉性多疑的人”,劝奥瑟罗千万不要因为他的胡言乱语而自寻烦恼,又强调嫉妒是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就要受它的玩弄”。奥瑟罗被伊阿古拨弄得心急火燎,狠狠地掐住他的脖子要他拿出证据来。伊阿古拿不出证据,但他已经将奥瑟罗内心的嫉妒激发起来。奥瑟罗开始怀疑自己的妻子。

    天真单纯的苔丝狄蒙娜当然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一个阴谋之中。她仍在奥瑟罗面前竭力为凯西奥求情。奥瑟罗谎称头痛,百般推诿。爱夫心切的苔丝狄蒙娜拿出奥瑟罗送给她的定情之物——一条绣花手绢为他包扎,但被他推开。手绢掉在地上,被苔丝狄蒙娜的女仆、伊阿古的妻子爱米利娅捡到。以前伊阿古曾多次央求她偷出这块手绢,为了讨好丈夫,爱米利娅把它交给了丈夫。伊阿古把手绢故意丢在凯西奥要经过的地方,让凯西奥把手绢捡走。然后他又对奥瑟罗说,他曾看见凯西奥的手里拿着奥瑟罗送给苔丝狄蒙娜的那块定情的手绢,并捏造说他曾亲耳听见凯西奥在梦中对苔丝狄蒙娜说着情话。听了伊阿古的话,奥瑟罗妒火中烧,发誓要杀死苔丝狄蒙娜和凯西奥。

    回到家中,奥瑟罗假装眼睛胀痛,向苔丝狄蒙娜要那块手绢擦眼泪,她拿不出来,这使奥瑟罗更加相信伊阿古的话,偏偏这时苔丝狄蒙娜又为凯西奥求情,这如同火上浇油,更增强了奥瑟罗的猜疑和嫉妒,他愤恨地走了出去。

    伊阿古的阴谋还在进一步进行着。他安排奥瑟罗偷听他和凯西奥的一次谈话。他故意和凯西奥谈他的一个情妇的事,奥瑟罗却以为说的是自己的妻子,他更加气得发昏,吩咐伊阿古杀死凯西奥,并决定回家后掐死苔丝狄蒙娜。

    这时,威尼斯公爵派使者来,要召奥瑟罗回国,并宣布由凯西奥代理他的职务。苔丝狄蒙娜为凯西奥恢复职务而高兴万分,这更加激怒了奥瑟罗,他当众打了她,并辱骂她是个“恶魔”。

    阴险的伊阿古想借罗德利哥之手杀死凯西奥,不料罗德利哥反被凯西奥刺伤。伊阿古见势不妙,从背后刺伤凯西奥,又杀死罗德利哥灭口。

    晚上,失去理智的奥瑟罗在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中走进妻子的卧室。睡梦中的苔丝狄蒙娜被他吻醒,看见他可怕的样子,不明白究竟自己做错了什么。奥瑟罗要她为自己和凯西奥的通奸罪行祷告,无辜的苔丝狄蒙娜坚决否认她和凯西奥之间有什么不正当的关系。当她听说凯西奥已被伊阿古杀死时,不由得露出绝望的神情:她永远没有洗刷罪名的机会了。奥瑟罗误以为她是为凯西奥的死而伤心,狠狠地掐死了她。

    这时,人们把受伤的凯西奥抬了进来,爱米利娅也进来看到了被掐死的苔丝狄蒙娜。她不顾丈夫的恫吓,当众揭露伊阿古叫她偷手绢的阴谋,被刺伤的凯西奥也澄清了事情的真相。伊阿古气急败坏,拔剑刺死了自己的妻子。威尼斯公爵的使者下令抓住伊阿古,将他施以极刑。。

    明白了事实真相的奥瑟罗痛不欲生,后悔由于自己的轻信和嫉妒,竟杀死了完全忠实于他的妻子。他拔剑自杀,倒在苔丝狄蒙娜的身边,弥留之际说道:“我在杀死你以前,曾经用一吻和你诀别;现在我自己的生命也在一吻里终结。”

    在《奥瑟罗》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以其天才的洞察力,将时代精神浓缩在两个对立的主人公之上。

    奥瑟罗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身上体现了积极向上、智勇兼备、临危不惧的特点,洋溢着文艺复兴时代的进取和冒险精神。苔丝狄蒙娜之所以会爱上他,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的心灵完全为他的高贵的德性所征服;我先认识他那颗心,然后认识他那奇伟的外表……

    最初,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奥瑟罗是个心灵高尚,具有崇高思想的理想人物。

    伊阿古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种代表人物。他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一个新型的阴谋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以采取一切卑鄙的手段。他将自己的真实面目隐藏起来,他自己说过:“世人所知道的我,并不是实在的我。”

    伊阿古崇尚理智,一种利己主义者冷酷的理智,他不相信真正爱情的存在。他教训罗德利哥道:

    要是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理智和**不能保持平衡,我们血肉的邪心就会引导我们到一个荒唐的结局;可是我们有的是理智,可以冲淡我们汹涌的热情,**的刺激和奔放的淫欲;我认为人所称为“爱情”的,也不过是那样一种东西。”

    总的来说,奥瑟罗对世界所持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态度,伊阿古则对世界持清醒而冷酷的态度,这就决定了性情忠厚的奥瑟罗不可能识破伊阿古超乎寻常的奸诈。

    伊阿古是个高明的作恶者,他对奥瑟罗的性格十分了解:

    那摩尔人是个坦白爽直的人,他看见人家在表面上装出一副忠厚诚实的样子,就以为一定是个好人;我可以把他像一头驴子一般牵着鼻子跑。

    伊阿古报复奥瑟罗,不是在**上,而是在精神上。他引起奥瑟罗对苔丝狄蒙娜产生怀疑,是因为在奥瑟罗心目中她是美德和纯洁的最高体现。对苔丝狄蒙娜的爱,是奥瑟罗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对她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可爱的女人!要是我不爱你,愿我的灵魂永堕地狱!当我不爱你的时候,世界也要复归于混沌了。

    狡猾的伊阿古以种种假相,使他对这份感情产生了动摇,于是苔丝狄蒙娜的一切言行都变得可疑了。对奥瑟罗来说,苔丝狄蒙娜的不贞,就是理想的破灭:如果连苔丝狄蒙娜这样的像小鸽子一样单纯温柔的女性也是伪装圣洁的毒蛇,那么人世间就再也没有什么真诚的感情,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相信的了。奥瑟罗认为,必须消灭这个祸根,“不然她会欺骗更多的人”。这里既有他坚持理想的一面,同时又有他只从个人的经历来看待理想的美好与破灭的狭隘的一面。

    最后,当奥瑟罗得知苔丝狄蒙娜是纯洁的,他错杀了无辜时,他只能选择自杀。他曾自认为是在与邪恶作斗争,结果却发现由于自己的轻信和嫉妒,他杀害了一个完美纯洁的女人。但内心深处他又恢复了希望,因为他知道他的理想没有破灭。

    苔丝狄蒙娜是一个符合人文主义理想的女性的形象。她选择奥瑟罗是出于真诚的爱。她在争取爱情自由方面表现得非常勇敢。她能冲破种族偏见和门第观念与奥瑟罗结合,她敢于在元老院当众为自己的爱情辩护,又自己要求跟随丈夫出征。这些行动都表现出新时代的精神。戏剧的后半部分,当她蒙受不白之冤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