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贝多芬传 > 第五章 富于个性的“即兴演奏家”

第五章 富于个性的“即兴演奏家”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最初3年中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他去维也纳的目的十分明确,从来也没有忘记过。他知道要如何去创造他的成功。

    华尔特斯坦公爵明确地告诉他,要用不可思议的方法“从海顿手中获得莫扎特的精神”。

    经过一番纸和笔的交往,贝多芬不久就感到了失望:海顿这位德高望重的音乐家创作了许多的乐曲,但也养成了一个怪癖。如此一来,这位音乐前辈对那种天赋极高的音乐青年而言,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最初,贝多芬从海顿处所学到的东西还只是一些小夜曲。而小夜曲缓慢的乐章又渐次发展到思想上的解放,回旋曲的快速转变——这些都是从海顿那里学来的。事实上,贝多芬所选择的是行动,而不是纸上谈兵。他在海顿身上所获得东西是基于友谊上的帮助和艺术上的立场。

    贝多芬并没有师从海顿学习作曲,以后,他却成了一个作曲家,并且是一个完美的作曲家。他从波恩带来了许多手稿。他的音乐创作也不按海顿的步骤走,所以显得十分奇怪。然而,他内心还是十分钦佩、甚至可以说是崇拜海顿的。他知道海顿精神上的毅力一天比一天坚强,而其音乐表现力也一天比一天丰富。贝多芬迫切需要的是作曲的所有方法和音乐创作的思想,但是很显然,海顿没能满足他的要求。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对贝多芬那种音乐创作技巧之外的内容是不感兴趣的。

    当贝多芬刚抵达维也纳时,海顿很难立即将其收纳于门下进行教育,但不久后又教给他练习一些古老而简单的宗教音乐。假如诺特博姆没有记错的话,海顿还曾打算从头教给他音调和和弦的初级知识呢!只过了半年,困难的象征出现了,事情似乎进展得太慢,忙碌的海顿从来也没有改正过贝多芬的错误,好像他从没有出过差错似的。

    贝多芬私下里和舒怀顿谈过这些情况,但对海顿却从未开过口。

    贝多芬又听从了另一位朋友的劝告,师从约翰·舒乃克学习作曲方法。这样,他就开始了为未来的辉煌大厦和崇高事业奠定基础的工作。

    舒乃克在自传中写道:“次日,我有一件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去拜访一位叫贝多芬的、尚未成名的音乐大师。他已充分显示了他的领导地位。在他的写字台上,我看到了他第一课时所学到的东西。只需粗看一眼就知道,那其中有许多明显的错处。”

    海顿第二次从伦敦载誉归来以后,就致力于交响曲的创作;而贝多芬什么也没做,舒乃克深知这个青年的性格,便教了一些让他印象更深刻、兴趣更浓厚的东西。“我现在知道一定要尽力帮助我所热爱的学生。我愿意加倍补偿你在海顿处所没有学到的东西,但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保密。”出于一种职业习惯,舒乃克开始了他的工作。

    就这样,贝多芬开始走上了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写下不朽作品的旅程。

    师从舒乃克的学习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舒乃克不再对他有所帮助时为止。

    1794年1月,舒乃克离开了他的学生去伦敦,将贝多芬交给了有名望的阿尔伯莱赫斯伯格。但他也像海顿一样,对贝多芬并不十分留意,所学的内容于日后的音乐生涯并无益处。尽管如此,贝多芬至少在他这里学到了柔软音质的运用;否则,他将真是一无所获了。

    弗朗兹的儿子兰兹与阿尔伯莱赫斯伯格十分熟悉,并告诉他:这位学生是难以约束的,按个人意愿行事是这年轻人的习惯;假若灵感来临的话,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止他,而只能让他自由自在地发展。

    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贝多芬的想象力却还是渐渐地变得有生气起来,有如一个可以看见的,美丽的形体一般。当然,贝多芬没有从阿尔伯莱赫斯伯格那儿得到改正错误的指导。

    贝多芬在尚勒利处的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

    尚勒利是皇家乐队的指挥。尽管他不指挥歌剧,但仍是一位作曲家。因为他富有经验而又技艺娴熟,所以受到音乐界人士的普遍尊敬。

    贝多芬师从他学习声乐,并请他讲授意大利语,而这种教学却是不收费的。

    贝多芬尽心尽力地学习着有关歌剧的知识,学习朗诵时的声调与表情。而意大利语的歌曲则是当时的音乐会必不可少的。他带了这类作品去尚勒利家,请求指导。

    海顿也被请去听贝多芬的三首三重奏曲。含有决定一生命运性质的第1号作品《三首钢琴三重奏》,是1793年在里区诺斯基家中进行首次评定的。这位年老的音乐家从来没有听过类似的乐曲。他听得津津有味,似乎感受到了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东西;而旁人也都在注意着他面部表情的变化。

    兰兹,日后贝多芬的学生,记下了这次鉴定的情形:“大部分艺术家和音乐爱好者都被邀请到了,特别是海顿。大家高兴地等待着。三重奏终于开始了——立刻激起了大家的注意。海顿也说了许多关于这些曲子的优点的话,但他也对贝多芬提议说:在第三乐章中不要用C小调。他的这句话让贝多芬十二分地惊讶,因为在他的想象中,第三乐章是最为精彩的。总的来说,贝多芬对大家的赞美表示深深的感谢。从这以后,海顿的批评给贝多芬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在他的心目中,海顿对自己是怀有嫉妒的私心的。当贝多芬对我这样说时,我表示了赞同,但又有些懊悔。后来,有机会时,我问过海顿,证实了贝多芬的说法是对的。海顿说,我不相信三重奏能如此轻易地被大众所了解。”

    假若海顿的话不能被看作是嫉妒的话,那么,至少他对贝多芬的这次成功也是非常羡慕的。乐曲中那种自由的观念、进取的力量,恐怕是对海顿个人风格的一种反叛。海顿有自己的经验,但是,当另一个人要进行音乐上的革新时,他的判断就可能有失偏颇了。

    贝多芬没有了对海顿的崇拜。当海顿要贝多芬在曲谱的署名前冠以“海顿的学生”时,贝多芬认真地、断然地当面加以拒绝。他认为自己在海顿那儿得到了一些指点,但没有学到更多的东西。

    贝多芬完成了《三首钢琴三重奏》(作品第1号)之后,将手稿一直保存着,到两年后(1795年),才将其出版,并印上了“赠里区诺斯基王子”。贝多芬没有接受海顿的“忠告”,未对作品进行修改。

    一年以后,他写出了《三首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号),并言明是奉献给海顿的。

    海顿对此非常烦恼。他知道,自己可以带着这个年轻人到伦敦去,并让他成为一个钢琴家,但这对两个人都不利。海顿自己就是在伦敦成名的,并因此而誉满英伦三岛和欧洲,且收入丰厚。

    年轻有为的钢琴家冯·甘莎小姐本想去里区诺斯基家中参加演奏的,但看到贝多芬的外表与华丽的陈设很不相称,便心中颇为不快。“他的衣饰极为普通,特别是在我们这一群中就更显得落伍了。除此之外,他说一口外乡土语,对自己的一些不足也没有什么表示。真的,他的言谈举止中很少显现出文雅的态度;换言之,他看上去显得相当粗鲁。”在她的记忆中,某些事情还恍若眼前:“我很清楚地记得,贝多芬的两位老师——海顿和尚勒利静静地倚在音乐厅一角的沙发上,都精心地穿上了最好的衣裳,头上戴了假发;而贝多芬穿的则是莱茵式的衣服,但他却一点也不感到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