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俾斯麦传 > 第二十五章 关税·保险·死约

第二十五章 关税·保险·死约

是俄国版图扩大,另一可能是出现一批斯拉夫民族的小国,这些小国害怕德国政治经济上的扩张,只可能投靠俄、法。所以德国希望多瑙河帝国奥匈邻邦多少强大得足以自保。当年,他力排众议,在维也纳指日不下之时,城下退兵保全哈布斯堡王室的面子,早就想到了这个王朝不能倒,将来肯定对德国有用。

    德国在普法战后经济迅猛增长,第二帝国势力迅速壮大,给欧洲各国造成威胁,欧洲国家也就力图遏制它。《法兰克福和约》签订后,法德加深了仇恨,这两个邻国有可能再打起来。法德冲突再起的赢家肯定是德国,那时的德意志将会称霸西欧。到这种情形出现,它们必须建立一个英法俄奥同盟,才能遏制德国。

    但是,这四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助长这些矛盾并巧妙地利用这些矛盾,就是年逾古稀的俾斯麦面临的外交新课题。俾斯麦在利用英俄矛盾方面下过不少功夫。俄国和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俾斯麦有许多可乘之机。奥地利哈布斯保王室总认为与霍亨索伦家族是同类,而将斯拉夫人和俄国视为异己。俾斯麦和他所代表的那一大帮大工业家、大地主、大投机家和满世上的容克,都认为与奥匈帝国结盟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这条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好汉,有了奥匈帝国这只篱笆桩,要称霸欧洲就自不待言了。

    普法战争结束后的当年,毛奇马上制定了《1871—1890年德国进攻计划》。这个初步的战略计划就是基于同法、俄两国作战的。他虽不排除同奥匈作战的可能性,但万全之策还是拉奥匈入伙。

    在柏林会议上俄国认为掮客俾斯麦压了他们。德国《关税保护法》出台之前,俾斯麦就以加强检疫措施为由,几乎禁绝了俄国牲畜的进口。

    《关税保护法》生效后,又对从俄国进口的谷物课税,此举比“检疫”对俄国的打击还要大。以往,俄国有30%的出口商品销德,德国实行关税壁垒之后,使处于世界农业危机中的俄国雪上加霜。如果说俾斯麦以关税抵制贸易,开罪了俄国,那么中央党却利用天主教的教友发展贸易,结交了奥匈。奥匈帝国日耳曼裔的上层贵族和南德各邦一样大多信奉天主教。

    70年代末,欧洲各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日趋激化。俾斯麦认为,这些国家之间的互相竞争有利于德国地位的加强,但是任何一国对另一国的胜利都对德国隐含着危险。如果俄奥冲突,胜者肯定是俄国,那么德国就要在东部边界面临强大压力,不利于德国对付西边的敌人法国。如果跟俄国结盟,又会引起英国的猜疑,导致可能的英法结盟。在这复杂的国际政治关系中,要决策确实很难。俾斯麦思量再三,还是选中奥匈帝国做盟友。

    1879年9月21日,俾斯麦抵奥地利。因柏林会议奥匈得了实惠,奥皇在维也纳举行盛大的欢迎会款待俾斯麦。随之,俾在加施泰因与安德拉西密谈,拟出德奥同盟条约:

    1.两帝国在受到俄国进攻时,双方必须以各自的全部武力相助,未经双方同意不得缔结和约。

    2.若一方遭到另一大国进攻,对方须恪守善意中立。如俄国参与侵略国一方,则第一条立即生效。

    9月26日,俾斯麦串通所有的普鲁士内阁大臣,压威廉一世认可此密约,威廉一世不赞成同奥结盟,主要是担心会得罪俄国。威廉一世害怕他的内阁大臣们全体辞职,只好让步。

    10月7日,维也纳,安德拉西伯爵和德国驻奥大使赖斯公爵签署了此项密约。

    俾斯麦,在密约达成后,马上故伎重演,越俎代庖为威廉一世草拟了一封致沙皇的信。信中说,大好人俾斯麦同安德拉西碰头是后者要说明其行将辞职。同时,还顺便签订一项关于加强德奥团结以利欧洲和平的协定。糯米团一样的老皇帝只好将此满纸荒唐言工整誊抄,并签名盖章 ,寄出哄他的沙皇外甥去了。

    紧接着,俾斯麦就展开了对俄外交工作。两年后俄皇遇刺身亡,俄德奥三方得以恢复三皇同盟,俾斯麦成功地阻止了俄法之间的接近。

    在加施泰因炮制阴谋条约期间,俾斯麦不得不在这温泉疗养地会见老朋友奥洛夫。奥洛夫此时身份是俄国驻巴黎大使。奥洛夫老了些,但是身体反而显得比过去好。俾斯麦感到惊奇的是——可能也只有他才会感到——奥洛夫竟然越来越像凯蒂了,凯蒂本来就有些像他?是他们夫妇多年来心心相印的生活?彼此在潜移默化地习得了对方的长处?

    奥洛夫见面就微笑着快言快语地说:“啊,维也纳万人空巷地欢迎您,这次您吻遍了奥地利漂亮贵妇们的手吧?您到维也纳是为了签订一项反俄协定吗?”俾斯麦立刻否认,但眼神对着奥洛夫那双凯蒂似的明澈、纯洁、爽朗的眸子时,有千分之一秒的游移。“啊,不谈这些吧。”俾斯麦走到客厅琴边坐下,“我们多难得见上一面哪!”他思念着1875年死去的凯蒂自弹自唱那首《昨夜》,他是用英文唱的:

    昨夜当大地已沉寂,

    我被夜莺唤起,

    从月光照耀的树林里,

    传出她甜蜜的歌声,

    我轻轻推开我的窗帘,

    见露珠也在入梦,

    在白日我常思念你,

    在黑夜梦见你,

    梦醒时你又不在身旁,

    我只有暗自悲泣,

    那柔和的风吹过了菩提树,

    我听到一声叹息,

    ……

    即使我想忘记那往事,

    但我总难忘记你,

    我到处看见你的影迹,

    在河边和树林里,

    你像夜间鲜花睡得甜蜜,

    像星星普照大地,

    亲爱的,那天空在祝福,

    默默的祝福你。

    俾斯麦唱完了,不算太坏。奥洛夫不置可否。俾斯麦站起来,奥洛夫坐下去,也自弹自唱起来。他唱的是俾斯麦和约翰娜最喜欢的《罗蕾莱》,但只唱了最后一段,而且还是用的俄文:

    这歌声有一种力量,

    打动了小舟水手,

    他忘记了狰狞的岩石,

    一心只望着山头。

    谁知道滚滚的波浪,

    把船儿深深埋葬,

    罗蕾莱用她的歌声,

    将故事这样收场。

    这像柔润清丽的凯蒂的声音?不,这分明是柔韧坚强的奥洛夫。他优美流畅的吐词每个音节都有坚实的支撑。琴声、歌唱的音量不大,但十分协调、很美。这美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