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华盛顿传 > 第八章 弃守费城藏计谋

第八章 弃守费城藏计谋

    1. 费城不可守

    经过整顿训练的大陆军,心理承受能力与以前果然大不一般。对于北线失利,将士们没有沮丧,没有惊慌失措。华盛顿更是胸怀全局,不以一城一池之得失衡量战争的胜负,他巧妙调整部署,寻找战机还敌人以颜色。

    柏高英占领了提康德罗加,一时声势大振,准备乘胜南下,与豪将军会师。

    这又是对美军的一次考验。华盛顿号召将士们积极行动,寻找战机打击敌人。在这年的7、8两个月,美军分散成小部队活动,多处出击,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战果。尤以两次袭击战,打得非常漂亮。

    一次发生在7月下旬。由巴顿中校率领40名民兵,在夜晚悄然乘小船驶入罗德岛的西岸,巧妙地混过了敌军的层层封锁线,一直潜入罗德岛最高军事指挥部。把睡梦中的指挥官普雷斯科特将军生擒活捉。这次成功的“黑虎掏心”战影响非常巨大。大陆会议为此专门做出决议,巴顿晋升为上校军衔,并授予军刀一把。

    罗德岛守将普雷斯科特将军,为人凶狠而残暴,在镇压北美独立战争中双手沾满了美国人民的鲜血。该如何处置他呢?华盛顿几乎没有犹豫就决定,按照国际惯例,用这名英国高级军官换回查尔斯·李将军。

    另一次成功的袭击战是8月中旬。沙利文将军亲自率领驻新泽西州汉诺弗的一支部队,长途奔袭斯塔腾岛上的英军。这次行动高度保密,速度特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1000英军几乎来不及抵抗便纷纷缴械投降。但是英军大批援军及时赶到,美军准备的船只不够多,撤退时遭到较大的损失,俘虏也无法带走,此役未能取得全胜。

    这两仗规模不是很大,却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军心民心,稳定了北部战局。现在柏高英暂时不敢长驱直入,与豪将军南北会师的计划便成了泡影,华盛顿就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豪将军,而不致有后顾之忧。

    果不其然,豪将军根本没考虑北上会师。他自作主张于7月23日带领1.5万英军,乘军舰驶离纽约港,南下直扑费城。这位自视甚高的勋爵踌躇满志,一心想把华盛顿的主力击破,攻占美方的“临时首都”费城。

    华盛顿采取果断对策:命令盖茨将军作好迎战准备,他自己率军转移到费城附近的小镇日耳曼顿。

    大陆会议的代表一听豪将军带着1.5万精锐来攻费城,慌忙把华盛顿请到费城共商退敌大计。按照华盛顿的战略思想,应尽量避免集中主力与强敌决战。但考虑到费城的特殊政治影响和广大民众的愿望,必须打一场保卫战,他只好勉为其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华盛顿亲自督促加强防务,在城内及市郊修筑防御工事,并在海滨部署了一道防线。

    费城局势一紧张,当地的王党势力又猖狂起来。他们趁机散布谣言,扰乱民心,为英军张目。为了显示美**民保卫费城的决心,给王党分子以威慑警告,华盛顿在开赴前线之前,在费城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过了半月余,豪将军的先头舰队已于8月5日在埃尔克河口登陆。

    此地离费城只有70英里,华盛顿立刻派出部队去骚扰袭击,阻滞英军的进程。

    9月初,英军主力部队登陆。随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威廉·豪勋爵率领,另一路由克尼普豪森将军指挥,并行向费城方向攻击前进。

    9月8日,华盛顿的大陆军渡过布兰得温河。10日晚占领北岸的查德堡,派沙利文将军据守该堡北面的高地,形成主力部队的右翼;命令宾夕法尼亚民兵防守左翼。美军刚部署完毕,豪将军的大部队已开进到距离布兰得温河只有7英里的地方,并严密封锁消息。这时双方兵力对比是:美军总共1.1万人;英军总数超过1.8万人。

    布兰得温河是特拉华河的一条支流,在费城附近有几处平缓的浅滩,其中查德浅滩一带地势最平坦开阔。华盛顿分析,敌军很可能选择此地为突破口。因此,他把城防部队的主要兵力摆在这里。一共有韦恩、威登、米伦伯格的3个旅和马克斯韦尔的轻步兵。另把沙利文、斯蒂芬和斯特林的两个师,部署在布兰得温河上游,作为右翼军。左翼则命令阿姆斯特朗少将指挥的宾夕法尼亚民兵防守。格林将军的一个师部署在查德浅滩后面的高地上,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待命策应。

    11日凌晨,英军先发制人,果然从查德浅滩发起袭击,火力异常之猛烈。炮弹、子弹暴风骤雨般倾泻在美军阵地上,英军连续发起冲锋,企图涉水冲过浅滩。美军也展开火力阻击,一连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

    上午10点刚过,华盛顿的秘书哈里森上校送来前线战报:进攻之敌已被打退,查德浅滩阵地牢固地掌握在美军手中。

    实战经验极其丰富的华盛顿,此时突然产生了疑惑。他发现敌军几次攻势规模不很大,火力却非常凶猛。很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

    莫非敌人用的声东击西之计?华盛顿急忙派出侦察部队,命令火速查清英军主力的动向。

    华盛顿的疑惑很快得到证实。中午时分侦察人员匆匆来报,康华利部已出现在布兰得温河上游的高地前。从侧面包抄沙利文部,以优势兵力发起猛攻,把沙利文的部队逐出防御工事。

    华盛顿上当了!

    调整部署为时已晚,沙利文堵不住康华利。大股英军潮水般冲过来,反逼得沙利文步步后退。格林将军带领预备队赶去救援,也无力挽回败局。英将克尼普豪森将军听见上游炮声隆隆,料定康华利军已经得手,立即指挥人马全部出动,向正面之美军发动猛烈攻击。美军受到两面夹击,仍舍生忘死英勇抵抗。两军在查德浅滩和布兰得温河上游两处,展开生死搏斗。直杀得横尸遍野,鲜血染红了布兰得温河。战斗了一天,美军死伤了1100余人,还是遏制不住英军的推进。华盛顿面对强敌,为了保存主力不愿继续打消耗战,果断下令两翼部队向中路收缩靠拢,且战且退暂避其锋芒。

    当晚,英军也精疲力竭,不再追赶。华盛顿则把被打散的队伍集中起来,连夜向费城转移,避免与敌军接触,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布兰得温之战拉开了费城保卫战的序幕,同时也预示了费城的命运。美军败绩,英军逼近费城。此役英军伤亡约六百余名,美英双方人员损失为2∶1。

    美军的失利,根本原因还是力量对比太悬殊。英军占有明显优势,作为进攻一方可供选择的突破口很多,而防守一方可供使用的兵力又太少。

    费城保卫战首战失利,天然屏障已不复存在,它的陷落只是迟早的问题。城内居民人心惶惶,政界有人指责总司令无能,强烈要求华盛顿确保“临时首都”的安全。

    这时候华盛顿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书面报告大陆会议主席称:倘若他能在战场上击败豪将军,在费城修筑工事就成多余;若无法击败英军,则修筑工事的时间和劳力均属白费,而且一旦这些工事落到敌人手中,将被利用来对付美国人。

    华盛顿作为一个成熟的军事家,居高临下,洞察整个战局。为了美国的长远利益,他明确地提出:必须撤退,费城不可死守!

    华盛顿有幸,大陆会议对他充分信赖,全力支持。

    大陆会议经过慎重讨论,接受了他的主张。5天后便正式决定撤离费城,“迁都”到宾夕法尼亚的约克镇。同时采取非常措施,决定授予华盛顿为期60天的非常权力,以应付各种紧急势态。在此期间,总司令可以不经大陆会议批准,直接任命准将以下的军官,征用各种军需品,转移重要物资等等。号召全体公民支持大陆军。

    开始迁都那天,费城人民将那口刻有“宣告全国各地及其一切居民都获得自由”铭文的“自由钟”精细地秘藏起来,决不让它落入敌人手中。美**队在华盛顿率领下沉着有序地撤出费城。

    9月26日,威廉·豪将军派康华利率领一支英军部队,以胜利者的姿态开进了这座空城,自以为给军事行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豪将军的一意孤行,造成英军兵力过于分散,南北两支大军孤立地陷入北美人民战争的海洋中,从整个战局来看失去了有利的形势,反倒帮了华盛顿的大忙。

    战争就是这样难以把握,你来我往、胜败交织,历史证明世上没有常胜的将军。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不但要能打胜仗,还要能处理好胜仗后的问题;也要会打败仗,并善于应付败仗后的局势,创造条件争取最终胜利,华盛顿就是这样的军事统帅。

    兵败之后的华盛顿总司令,仍然保持着他特有的镇静,对战局满怀信心,率领着数千之众,在费城附近与英军周旋。同时充分利用人民群众和民兵的力量,从水陆两个方面切断敌人后勤供应线,对其实行围困和袭扰。

    2. 柏高英投降

    这时候,华盛顿根据自己的战略意图,对部队作了新的部署。

    第一,他率主力部队进驻距日耳曼镇仅14英里的斯基帕克溪,和英军主力若即若离,形成对峙,“引而不发”,使英军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对英军占领的周围交通要道进行封锁,搜查拦截一切供给敌人的物资,对违禁运送物资者予以严惩。

    为了打破封锁,英军不得不派海军舰队开向费城,企图通过河道运送援军和给养。华盛顿则在一些重要河流的水面上,设置了拦河铁索和大量障碍物,并在沿岸修筑碉堡,封锁得水泄不通,其中最重要的两座堡垒,是米夫林堡和默塞尔堡。米夫林堡坐落在费城下游几英里处、特拉华河的一座小岛上。由克里斯托夫·格林上校率部驻守的默塞尔堡,就在河对面不远处。两座堡垒如一把老虎钳,火力可交叉封锁河面,使英军舰队望而却步。

    驻扎日耳曼镇的英军主将威廉·豪将军,见费城占领军供应线被切断,忙派出部队扫荡特拉华河沿岸各个堡垒,为舰队开出通道。正在寻找歼敌良机的华盛顿,获悉这个动向喜出望外。他果断地决定,乘敌人力量薄弱之机,对日耳曼镇发动突然袭击。

    华盛顿的作战计划十分周密,他决定兵分两路,右翼由沙利文将军指挥,左翼是主力,由格林将军指挥。约定10月4日黎明发动进攻,两路同时夹击,只要有一路突破,敌人就会全线崩溃。

    10月3日夜间部队从驻地悄悄出发,次日拂晓前赶到日耳曼镇,沙利文当即发起攻击。这个时候大雾弥漫,几步之外不见人影。右翼部队与敌人警戒部队突然遭遇,发生激烈枪战,美军猛烈攻击,英军节节败退。一股一百余名的敌军躲入邱氏宅邸,凭借坚固的石屋负隅顽抗,其余部队逃入小城深处。这时,诺克斯将军擅自命令部队停止追击逃跑之敌,却集中力量攻打邱氏宅邸。美军远道奔袭,没带攻坚武器,全凭勇气冒死攻击,耗费了半个小时攻而不下,反而牺牲官兵75人。美军只好留下一团兵力继续包围宅邸,主力部队继续向前推进,直逼英军司令部。

    可为时已晚,美军白白浪费了宝贵时间,致使各部队在配合上出现混乱和差错。

    另一路格林将军的部队同时投入战斗,进展神速。在进入市中心时,遭到敌人的拼死抵抗。美军向敌司令部猛攻,英军伤亡惨重,防线开始全面动摇。眼看胜利在望,就在这时,美军忽然阵脚大乱,几支部队之间发生了误会,大雾之中敌我难分,相互射击误杀了许多自己人。正在司令部的威廉·豪将军被炮火声惊醒,很快指挥部队发起反扑。华盛顿见势不妙,既已失去战机,遂组织部队撤出战斗。是夜,美军退到距日耳曼镇20英里的珀基奥门溪,并暂驻休整。

    一场即将到手的胜利,转眼泡汤了,华盛顿感到十分痛心。战后统计,这一战美军伤亡673人,英军伤亡535人。从整个战局看,此次突袭战虽然未达到预期目的,但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已经背上了费城这个“包袱”的豪将军,害怕驻日耳曼镇的司令部被袭击,再也抽不出兵力北上会师。这一战,不仅使英国速战速决的战略破灭,还在国际上产生深刻影响,有利于美国争取国际支援的外交活动。

    回头再看北方战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自从约翰·柏高英将军侵入美国北部以来,一路攻夺城池,势如破竹。这时美军北方守将斯凯勒将军,主张诱使柏高英更进一步深入腹地。

    华盛顿很赞同这个办法,并指出,柏高英越深入,美军就有机会从背后攻击孤军深入之敌。于是,柏高英部又于7月29日轻而易举地攻克哈得孙河上游的军事要塞爱德华堡。

    英军简直得意忘形,柏高英立即率领他的9000之众,一心要按照既定战略,与威廉·豪将军双相会师于阿尔巴尼,实现英国国王批准的1777年度战略计划。

    不过柏高英的“包袱”太沉重了。这位惯于养尊处优的绅士,打仗不忘享受。他随军携带了整整30马车的个人行李和全套银质餐具,不少高级军官还带着太太、小孩和佣人。就是这样一支人马,走上了他想象中的“胜利大进军”之路。

    面临这种形势,北方军司令斯凯勒将军,一再向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告急。华盛顿顶着巨大压力,在紧急关头派遣手下爱将阿诺德将军担任斯凯勒的副手;又派波兰志愿军官库斯狄什科带一支部队支援北方战场。从自己部队的军需物资中,调拨一批大炮、滑膛枪子弹、火药、铅、弹药纸、挖壕沟的工具以及马具等,紧急运往北方战场。同时,加强中部南部战场的防务,有效地牵制威廉·豪将军的北上会师企图。

    这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北方战场,大陆军加上民兵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英军。柏高英发现日子不好过了,逐渐陷于困境:由于战线越拉越长,沿途必须分兵保护交通线,后方基地的供应补给日益艰难,伤亡和逃跑的士兵逐日增加;豪将军这时只顾费城,会师之事遥遥无期。柏高英万般无奈,只好命令部下停止南下,原地驻扎,等候援军和补给品。

    这时大陆会议顺应新英格兰人的意愿,任命霍雷肖·盖茨代纽约人斯凯勒为北方军司令,阿诺德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