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卢梭传 > 附录
1793)在《法国信使》杂志上匿名发表《日内瓦公民费洛波利斯的信》攻击卢梭。

    △11月:《百科全书》第五卷出版。

    △《论政治经济学》发表于《百科全书》第五卷。

    1756年△ 44岁 卢梭以新著《论不平等》奉赠伏尔泰,伏尔泰阅后大为不满,复信道:“我收到了你的反人类的新书,谢谢你。”

    △4月:移居蒙莫朗西,开始写《朱利,或新爱洛伊丝》。

    △8月:以诗《天命书简》对上年里斯本地震做了唯心主义解释,来反对伏尔泰旨在嘲笑莱布尼茨的先定谐和说的诗《里斯本的灾难》。

    △《百科全书》第六卷出版。

    △一个人匿名攻击卢梭为《百科全书》撰写的音乐条目。《百科》编者在前言中为卢梭做必要的辩护。

    1757年△ 45岁 7月:对于狄德罗新作《私生子》(1756)的评作,和狄德罗本人的看法大相径庭,争辩结果终至闹翻。卢梭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激烈的社会观点使他和百科全书派一些思想家产生一些矛盾,这时矛盾进一步扩大,后来遂至格格不入,连关系一直比较融洽的散文家格里姆也和他疏远了。

    △开始写《爱弥儿,或论教育》。

    △为《百科全书》撰写的条目“感觉主义伦理学”,或“贤者唯物主义”搁笔。

    △10月:《百科全书》第七卷出版。本卷包括达朗贝写的条目“日内瓦”。

    1758年△ 46岁 《论政治经济学》单行本出版。

    △3月:发表长信《给达朗贝论戏剧的信》,批评达朗贝在《百科全书》第七卷上发表的“日内瓦”条目对于日内瓦城市建设和戏剧文化生活的意见。

    1759年△ 47岁 《百科全书》受封建**政府和反动教会的镇压。在巴黎议会上,总检察官奥美尔·若利诬蔑《百科全书》“败坏道德”,罗马教皇克里门特13世勒令焚毁《百科全书》,耶稣会则围剿《百科全书》这批“不做弥撒”的进步思想家,“异教徒的及神和国王与都会的敌人的大集合”。

    △狄德罗、德·若古等坚持斗争,在艰难的条件下,继续秘密进行第八卷和以下各卷的组织、编写、出版工作。

    △“……卢梭等人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是从理性和经验……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8页)

    △开始写《社会契约论,或政治权利原理》。

    1760年△ 48岁 德国剧作家魏塞(1726-1804)来法国(1759-1760),回国前到蒙莫朗西拜访卢梭,同时代表门德尔松把《论不平等》德译本赠送卢梭。

    1761年△ 49岁 1月:《新爱洛伊丝》取名《阿尔卑斯山麓小城两位相恋居民的信札》出版于巴黎,受到读者的欢迎。

    △《新爱洛伊丝》德译本出版于来比锡。

    1762年△ 50岁 4月:《社会契约论》出版于阿姆斯特丹。

    △“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0页)

    △《爱弥儿,或论教育》出版于阿姆斯特丹和巴黎。

    △6月:巴黎大主教毕蒙出面干涉《爱弥儿》的发行,9日,发出禁令要人们不读此书,11日,巴黎高等法院发出有关此书的禁令。

    △卢梭从巴黎出逃,到日内瓦,适逢当局焚烧此书和《社会契约论》,并宣布追究作者;只得流亡到普鲁士管辖下的纳沙泰尔的莫蒂埃。

    △《百科全书·图册》突破重重阻力,得以首先在巴黎公开分卷出版,本年出版第一卷。

    1763年△ 51岁 3月:发表《致毕蒙主教书》,公开责问教会当局,抗议对他的迫害。

    △4月:取得纳沙泰尔州公民权,放弃日内瓦公民权。

    △《百科全书·图册》第二、第三卷出版。

    1764年△52岁出版《山中来信》,驳斥坊间流传的《乡间来信》,并责问日内瓦当局。

    △8月21日:科西嘉解放运动领袖德·布达福科来邀请卢梭前往科西嘉协助起草宪法,卢梭未去,但是代拟了个草案。

    1765年△ 53岁 《科西嘉宪法草案》写成,1867年第一次出版。

    △9月:谢绝普鲁士国王的年金。

    △“卢梭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任何即使表面上的妥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36页)

    △卢梭既未受到自诩为“开明君主”的普鲁士国王的真正保护,也未得到纳沙泰尔当局的谅解,不得不再度逃亡。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对此事自我辩解道:“我所保护的是那些举止有礼、思想健康的自由思想家。”

    △10月:潜回巴黎。若干友好和旧相识正传阅英国作家华尔甫捏造的普鲁士国王给卢梭的信,信中暗讽卢梭有意托庇于普王并盼赐年金。

    △《百科全书》后十卷(第八至第十七卷)在狄德罗等惨淡经营下,在纳沙泰尔秘密印刷十卷,同时发行,订户遍及国内外,轰动欧洲。

    △《百科全书·图册》第四卷出版。

    1766年△54岁1月:离开巴黎,到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1711-1776)家避难。

    △夏季:同休谟冲突,怀疑休谟等英国友人要谋害他,并误以为华尔甫所捏造的信件是伏尔泰或达朗贝所写。事实上,各国封建阶级反动政府对他一直进行迫害,使他多年颠沛流离,终于逐渐患上了被迫害狂而于英国迸发了出来。

    △开始编写《植物学术语辞典》。

    △年底:《忏悔录》第一卷前篇,即前六章写成。

    1767年△ 55岁 3月:英国友人设法替他领取英王乔治三世给他的年金100英镑,以后未再续支。

    △5月:误解英国友人的好意,终于改名换姓,从伍顿潜行回国。化名为雷诺,避居于圣丹尼斯市。

    △10月:达朗贝、斯华合编《休谟先生和卢梭先生争吵之简要说明》,由达朗贝写序,出版于巴黎。

    △11月:拉摩在《百科全书·音乐条目的错误》(1755)中指出卢梭所写音乐条目的错误。卢梭接受指正,修正有关音乐的短论等,以收于《百科全书》的条目为主,汇编为《音乐辞典》出版于日内瓦。

    △《百科全书·图册》第五卷出版。

    1768年△56岁7月:到格勒诺布进行植物学考察,以书简形式写下研究成果。开始和国外(荷、英)植物学家通信。抄写乐谱以维持生活。

    △《百科全书·图册》第六、第七卷出版。

    1769年△ 57岁 《英雄所需要的道德》写成。

    △11月:《忏悔录》第二卷写成。重新使用真姓名。

    1770年△58岁6月:返回巴黎,住在普拉特里埃街,后叫“让-雅克·卢梭路”。

    △6月:参加植物学家儒锡叶领导的采集标本旅行。

    △12月:《忏悔录》第一卷后编,即后六章写成。手抄本开始在友人中间流传。

    △《百科全书·图册》第八、第九卷出版。

    1771年△ 59岁“卢梭曾为波兰人草拟过最好的政治制度,马布利也曾为科西嘉岛上的居民草拟过最好的政治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48页)

    △4月:应波兰威尔豪斯伯爵之情,写《对波兰政府及其1772年4月改革计划的考察》

    △《百科全书·图册》第十、第十一卷出版。

    1772年△ 60岁 《百科全书》整套28卷,文字17卷,图册11卷,全部出齐。

    1774年△ 62岁 会见年轻的生物学家拉马克(1744-1829)俩人开始往来。

    1775年△ 63岁《对话录,或卢梭审判让-雅克》写成。10月:神话题材歌剧《匹克马梁》在法兰西歌剧院演出获得成功。

    △以全部植物学藏书、标本售予一英国友人。

    1776年△ 64岁 开始写《忏悔录》的补篇《一个孤独的漫游者的梦幻》即《漫步遐想录》,直至去世,未终篇。1782年出版。

    1777年△ 65岁 8月:健康恶化,停止抄写乐谱,生计十分艰难。

    1778年△ 66岁 5月:移居巴黎附近埃尔姆农维尔庄园。

    △凯特(1693-1778)死。他写遗嘱时,向卢梭表示要把他作为遗产继承者,卢梭坚决反对。

    △重病期间,青年罗伯斯庇尔(1758-1794,20岁)慕名来访。

    △7月2日病逝,葬于埃尔姆农维尔附近波拉斯岛上。法国大革命后,1794年4月15日,革命政府迁葬卢梭灵柩于巴黎先贤祠。生前未刊著作和身后遗留的著作、稿件,分别出版如下:

    △神话题材歌剧《达夫尼斯和克洛埃》,1780年。

    △《我生平苦难的慰藉》(文学艺术创作片断),1781年。

    △《卢梭的植物学》,1805年。

    △《卢梭未刊著作书信汇编》,1861年。

    △1782-1783年《卢梭全集》(小开本,47卷)在日内瓦出版。

    △1887-1908年《卢梭全集》(13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