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诺贝尔 > 第七章 无烟火药

第七章 无烟火药

    1. 混合无烟火药

    19世纪8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急于想得到一种威力更大而冒烟更少的军用火药。

    为此,德、英、法等国的很多化学家,都在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却没有获得明显的进展。

    诺贝尔曾经对以往用于火器的黑色火药进行了反思,并且作过如下精辟的阐述:

    “黑色火药的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能够适合多种用途。譬如用于地雷,可取其爆炸力,而舍去其推进作用;用于枪炮,则取其推进力,而舍去其爆炸力;用于炮弹,就取其两种性能的结合;用于导火线,就像用于烟火一样,取其缓慢燃烧的性能,而舍去其爆炸性能。黑色火药在各种各样的用途中,它所产生的压力,从最小的每平方英寸导火线的1/16磅,一直增大到每平方英寸炮弹中的8.5万磅压力。但是,黑色火药就像一个什么活儿都干的女仆,缺少某一方面的专长,而现在武装了更先进工具的现代科学,却正在逐步地侵吞它原先的应用范围。”

    1875年,诺贝尔对他发明的达那炸药作了改进,将硝化纤维引入到硝化甘油之中,因而发明了“爆炸胶”。

    爆炸胶不仅具有强大的爆破力,而且适合水下作业,还具备抗震能力,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瑕的程度。

    但是,这种炸药惟一的缺点是,爆炸所产生的烟雾。

    1879年,诺贝尔在巴黎郊外的塞夫朗-利夫里实验室,开始了无烟火药的研究。

    他的思路与其他人完全不同。

    他是从赛璐珞着手的。

    塞璐珞,这种常见的物质,是由含氮量低的硝酸纤维素和樟脑之类的增塑剂,经加工而制成的塑料。它容易着火,通常用来制造日用品、乒乓球和玩具等。

    诺贝尔认为,赛璐珞一般都含有硝化棉,硝化棉的含量约占赛璐珞总量的三分之二。但是由于含有增塑剂樟脑,而且赛璐珞的密度又很大,即使将它做成细粒状,赛璐珞的燃烧速度仍然太慢,而不适合作为子弹的推进力。

    接着,他考虑到,如果用硝化甘油全部或部分地取代樟脑,则有可能产生一种这样的赛璐珞:

    它具有足以形成颗粒状的必需密度,将它用来代替黑色火药,装填在火器内,它就会以适中的燃烧速度进行燃烧。

    诺贝尔的实验结果表明,赛璐珞比黑色火药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不会留下任何沉渣,而且几乎不产生烟雾。

    前后经过八年时间的实验研究,诺贝尔终于确定了组方:

    同等分量的硝化甘油和可溶性硝化纤维素,再加上10%的樟脑。

    诺贝尔给这种新型的炸药取名为:混合无烟火药。亦称“诺贝尔炸药”,或“C.89”。

    1887年。

    这种以无烟为长处的炸药,首次在法国取得专利权。

    翌年,它又在英国获得专利。

    2. 迫害

    这项发明立即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各国政府,尤其是军方,格外关注。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新产品的出现,肯定会在战术方面引起根本性的变化。

    诺贝尔考虑到他长期居住、工作在法国,于是最先向法国火药垄断机构“火药与硝石管理局”提供他的这项发明专利。

    不料,诺贝尔的一番好意,却遭到了他们的拒绝。

    在诺贝尔发明混合无烟火药的前两年,即1885年,法国一名化学教授,维埃耶,他也发明了一种很有希望接近无烟火药的产品。

    这种取名为“B型萨罗-维埃耶火药”的火药,虽然在性能方面远不如诺贝尔的混合无烟火药,但是由于维埃耶同政界有势力人物的关系,这种火药早已被法国陆军和海军方面广泛采用。

    这件事令诺贝尔非常气愤,他忿詈道:

    “一种赋予了强大权势的劣质火药,竟然会比没有后台扶植的优质火药更好!”

    后来,混合无烟火药最早为意大利政府所接纳。

    诺贝尔在意大利的阿维利亚纳,他的工厂内,创建了一个专门生产混合无烟火药的车间。1889年,还签订了300吨的生产合同。

    此后不久,意大利政府想要取得混合无烟火药的生产权,于是诺贝尔以50万里拉(意大利货币单位)的价格,将这项专利转让给了意大利政府。

    不料,这一决定触犯了法国火药垄断当局的一些有权势的人物。他们长期以来,对诺贝尔在法国的枪弹火药实验就怀有恶意,尤其是把诺贝尔的混合无烟火药视为维埃耶火药极危险的竞争对手。

    法国新闻界开始猛烈抨击诺贝尔,指控他把混合无烟火药的专利卖给了意大利政府,从而有损于法国的利益。

    法国的一张极端报纸甚至捏造事实,诽谤诺贝尔,说他从他设在巴黎附近的塞夫朗-利夫里实验室,监视由“火药与硝石管理局”主办的实验研究所,因为在那里,当时正在试验着由维埃耶发明的无烟火药,而这种火药是用于加强法**队装备的。

    谣言在不断升级。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接着,他被公开指控为犯有不亚于间谍罪的罪行。

    他的实验室遭到警察的搜查,并且被查封。

    他用来测试来福枪和加农炮动力的射击实验场也被关闭了。

    此外,他在法国翁夫勒尔达那炸药工厂的混合无烟火药生产车间,也被迫停产,而且那些已经制成的实验产品也被当局没收。

    诺贝尔此时预感到,如果继续在法国地面上进行他的实验,势必会受到监禁的危险。

    诺贝尔回到瑞典,探望了他的大哥罗伯特,接着去了设在意大利的阿维利亚纳工厂,英国阿迪尔的工厂,和德国克鲁梅尔的工厂,安排了今后的各种工作,便匆匆返回巴黎。

    坐落在巴黎马拉科夫大街的诺贝尔公馆。

    主人整理了劫后尚存的实验仪器,一面清点了少量私人财物,还有一幅母亲的肖像,那是好几年前,著名画家佐恩精心完成的树胶水彩画,幸亏没有丢失。

    新闻界的诽谤,种种迫害,仍在继续。

    他满腹惆怅。

    终于,他作出决定离开这个曾经生活了18年的城市。

    虽说他在巴黎居住期间,去到外地旅行的时间很多,但是塞夫朗-利夫里实验室,却是他最为留连的工作地点之一。50多项大大小小的发明,最后阶段的化学实验,申办专利权的准备以及开发工作,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在巴黎,他对商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了如指掌。不仅有成功和巨大的经济利润,也有各种令人苦恼的诉讼案,公司内部的贪污行为,以及由于他的产品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引发的灾难事故,时常见之于世界各地的有关报告。

    在巴黎的那些岁月,他组建了大型的卡特尔,在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处于财政困境时期,他给予了慷慨的支援,还有他的合作伙伴给他带来的麻烦,使他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他在巴黎的最后五年,遭到了很多不幸的打击。最初是他的二哥路德维希在1888年的去世,当时的报纸出于某种原因,将“石油大王”路德维希·诺贝尔,和“炸药大王”阿尔弗莱德·诺贝尔的名字搞混了。

    讣告里提到后者发明了一种战争用的东西,这种东西曾导致大量的死亡和破坏,而且语气也很尖刻。他读了外界对他一生工作的评价,内心难受极了。

    精神上的刺激,致使他严重的抑郁症经常发作。日趋严重的病体,反过来又影响到他的精神状态。

    二哥路德维希去世后的第二年,他最亲的人,他的母亲也离别人世,这使他悲伤到了几乎失去平衡的地步。

    此外,在离开他的公馆不远处的一座豪华住宅里,曾经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主人。尽管他给过她无限的关怀,试图对她进行某种洗炼,希望她能够成为自己的生活伴侣,结果事与愿违。大概在他母亲逝世后的第二年,他们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了。

    诺贝尔就这样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3. “线状无烟火药”诉讼案

    诺贝尔混合无烟火药的发明,在法国无端遭到迫害。不久,在英国,又给这位发明家带来了他一生中最辛酸沮丧的事件之一。

    1888年。

    英国政府任命了一个火药专门委员会,负责寻找无烟火药的生产方法,并且及时向国防部推荐这方面的新发明和新发现。

    这个委员会的成员中,有诺贝尔在达那炸药时代的老对手埃布尔教授。为了开拓英国市场,诺贝尔曾经以灵活的圆通手法,妥善处理了他们之间的种种分歧,总算相处得相当友好。

    该委员会另一个成员,苏格兰著名的物理学家迪尤尔教授,也是埃布尔的好友,他同诺贝尔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埃布尔和迪尤尔以委员会的名义,从1888年秋到1889年秋天,同诺贝尔秘密地接触了整整一年时间。

    他们利用诺贝尔对委员会的信任,从诺贝尔那里获取了他的发明资料及其生产方法。如上所述,诺贝尔1887年关于混合无烟火药的配方是:

    同等分量的硝化甘油和可溶性硝化纤维素,加上10%的樟脑。

    委员会 (实际上也就是埃布尔和迪尤尔)研究了这些轻易得来的详 细资料,并且在诺贝尔配方的基础上作了某些改动,变成如下的配方:

    58%的硝化甘油, 37%的硝化纤维素,5%的凡士林,再用易挥发的溶剂丙酮,制成胶状物质。

    他们将这种胶状物质,挤压成条索状,然后给它取名为“线状无烟火药”。

    他们一面瞒着诺贝尔,一面迅速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申请专利。

    在英国,他们将发明专利权移交给了国家,在国家委员会的推荐下,英国武装部队普遍采用了“线状无烟火药”。

    在国外,则作为发明者私人的财产,因而使埃布尔他们得到了一笔可观的利润。

    由于埃布尔教授在英国的声誉和人缘关系,这项专利登记一度得到保密。其实诺贝尔混合无烟火药的发明,早在1888年1月31日就已经在英国申请了专利注册,注册号为第1471号。

    当已经拥有诺贝尔混合无烟火药专利权的“英国达那炸药有限公司”向国防部提供该公司生产的炸药时,埃布尔和迪尤尔的“线状无烟火药”的发明演变过程立即暴露无遗了。

    这家公司自然把这件事看成是违背发明专利权的丑恶行径,并且提出了抗议。

    然而,无济于事。

    尽管诺贝尔极力劝阻这家公司,他们还是决定向法院起诉,试图通过“友好的诉讼”来解决这一争端。

    从1892年**院 (今之高等法院的一部)审理,到1895年提交到上诉法院和上院,这件案例拖了很长一段时间。

    据说,现在仍然存放在诺贝尔基金会档案架上的有关打印文件,就有好几英尺高。

    此案在英国新闻界引起了轰动。

    可是,结果却完全出人所料。所有的法庭都驳回了公司和诺贝尔向英国提出的索赔要求,而且原告方被迫支付了3万英镑的诉讼费。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