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蒙哥马利传 > 第二章 从军之初

第二章 从军之初

    1. 在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1907年1月30日,伯纳德·蒙哥马利终于进入了久负盛名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这时,他已19岁,身高1.7米,体重63公斤,胸围86厘米,这与同龄人相比,显然是过于瘦小了。但他的抱负可不小,在他瘦小的身躯里,一个声音在说:“总有一天,这所学校将要因我而名扬天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并不是痴人呓语。

    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位于英格兰的伯克郡,始建于1799年,是一所初级陆军军官学校,主要培养英国陆军的下级军官。学员一部分来源于英国陆军中的优秀军士和下级军官,另一部分从英国和其殖民地国家的中学毕业生中通过考试遴选出来。

    蒙哥马利入学后,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并不是最糟糕的。从同学那儿,他了解到,他们中很多人已不止考过一次。为了保证入学考试成功,有的甚至去一种专门补习学校补课。这种学校对军校考试的路数摸得很清楚,一些基础极差的学生往往通过上这种学校也能顺利地通过入学考试。其实这不足为奇,像这一类的补习学校可以说早已有之,今天恐怕也未绝迹。蒙哥马利的老校友、后来成为他的首相的丘吉尔,也曾在两次报考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未成时,选择了一所名叫“家禽”的补习学校学习怎样通过入学考试,在第三次报考时才如愿以偿。和他这位未来的顶头上司相比,蒙哥马利显然要强得多。

    当时英国陆军军官学校军人的开支非常大,靠个人的薪金根本无法维持。照一般的看法,即使在所谓不大讲时髦的团里,一个士兵每年的收入至少需要100英镑才能维持生计。在骑兵和其他较新式的步兵团中,一个士兵每年至少需要300—400英镑的收入。当蒙哥马利选择军人这个职业时,并不了解这些情况,也没有人向他的父母提起过这些情况。

    在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像蒙哥马利这样家庭出身的子弟,学费每年需用150英镑,这其中包括食宿和其他一切必要的花费。零用钱不包括在内。经过与父母商量,亨利夫妇同意除负担150英镑的学费外,每个月再给蒙哥马利2英镑的零花,假日照付。根据蒙哥马利家的收支情况,这已是慷慨得不能再慷慨了。但同其他同学相比,蒙哥马利还是显得格外寒酸,以至于蒙哥马利常常怀疑其他同学是否和他一样穷。多年以后,蒙哥马利回忆他军校时期的生活,对他那时经济上的困境可谓是刻骨铭心,他说:“在那些日子里,手表刚开始出现,学院小卖部就有手表出售;大多数同学都有手表,我经常对那些手表投以羡慕的眼光。但这些手表不是为我准备的。直到1914年大战爆发,我才有一块手表。”

    呈现在蒙哥马利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使得他无暇去考虑钱的问题,他把身心全放在了学习和工作上。在桑赫斯特,蒙哥马利一开始便表现得十分出色。根据学校的惯例,新学员在入学后要接受为期六周的集中训陈,并从中挑选出公认的优秀生担任一等兵。这在军校里是一种莫大的荣誉,经这样选拔出来的学生一般被认为是较早地具备了陆军中第一流军官的基本素质的。蒙哥马利以他无可指责的表现成了这样的幸运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第二学期他将成为佩戴红肩章的中士,然后就将有资格去竞争佩带军剑的掌旗军士。掌旗军士是学生的最高军阶。

    六周训练结束以后,蒙哥马利进入了第一学期课程的学习。功课主要有军事行政管理、法律、历史、地理、战术、工程、地形、印度文、射击、体操和操练等课目。

    在期末考试中,他在所有学员中名列第八十七,这个成绩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校方的评价却很高,给他的评语是“成绩优异”。由于在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桑赫斯特最初的日子里,蒙哥马利在体育方面没有展现自己的才能,因此招来了一些批评,认为他这个人懒散不爱运动。这可惹急了蒙哥马利,要知道体育运动才是他真正的拿手好戏。于是,这位“体育明星”又重新回到了运动场。他先是尝试着去玩他以前从未玩过的曲棍球,很快就赢得了“天才”的赞誉。不久,他又入选校橄榄球队。1907年12月,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橄榄球队与伍尔维奇的皇家军事学院橄榄球队交锋,结果大获全胜,蒙哥马利也因此出尽了风头。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利,得意忘形的蒙哥马利难免对自己稍加放纵,犯点小错。可小错有时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前程。这一次,蒙哥马利犯了这样的一个小错。

    2. 好斗的B连

    在桑赫斯特军校,蒙哥马利所在的连队是低年级的“B”连。这其中有一批爱惹是生非的家伙。作为一等兵,蒙哥马利担负着领导他们活动的责任。没多久,这帮家伙就同住在他们楼上的低年级“A”连有了矛盾,双方时有冲突。对于自己这帮爱惹事的手下,蒙哥马利不仅未予制止,反而领着他们去闹事。在当时的桑赫斯特,军官下班以后是不管学生活动的。因此,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蒙哥马利就领着他那帮人开始活动。他们使用拨火棍等一类武器,在走廊同“A”连发生激战,有时甚至打到离走廊很远的其他连队居住的地方。他们下手凶狠,不留情面,很快就得了一个“好斗的B连”的称号。蒙哥马利则成了这个“好斗的B连”的头。

    “好斗的B连”越来越肆无忌惮,经常有其他学员被他们打得头破血流,不得不去医院治疗。这引起了校方的重视,他们再也不能容忍这种行为继续下去了。

    可蒙哥马利和他那“好斗的B连”却依然如故,丝毫没有收敛,事情终于闹大了。

    在12月份期终考试时,蒙哥马利领着“好斗的B连”对一个不大受欢迎的同学进行恶作剧。那位同学更换衣服,蒙哥马利一伙趁他身上只剩下衬衣内裤时,一拥而上,用刺刀逼住他,使他不敢动弹,蒙哥马利本人则点火烧他的衬衣下摆,结果使那个同学的臀部被严重烧伤,送进了医院。尽管校方在调查这一事件时,该学员表现得极为大度,拒绝揭露使他受罪的人,但纸是包不住火的,谁都知道这是蒙哥马利那伙人干的。

    事情很快为蒙哥马利的母亲莫德得知,她当然知道像蒙哥马利这样的违纪行为的严重性。为使蒙哥马利免遭被退学的厄运,她亲自赶到了桑赫斯特,向校长求情。校方一直是很赏识蒙哥马利的。在同莫德的谈话中,校长透露,如果不出这桩事的话,学校本打算让蒙哥马利担任学员中的最高军阶——掌旗军士,可现在完了。在莫德的努力下,加上蒙哥马利的老师、前苏格兰燧发枪团的福布斯少校的开脱,学院终于同意让蒙哥马利继续留校,但需延长学习期限六个月,视其表现,以决定去留。

    1908年1月新学期开始,学院贴出公告,宣布处罚50名学员,蒙哥马利不在此列。但是,告示里专门提了一句,一等兵蒙哥马利被降为普通学生级别,至于为什么降级,未加说明。在学院的档案和呈报陆军部的材料中,也只字未提他烧伤人的事件。

    学院给了蒙哥马利一次机会,蒙哥马利当然清楚这一点。他下定决心要在延长学习的六个月中,痛下苦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弥补自己的过失。

    与此同时,蒙哥马利也在对自己的毕业分配进行设计。经济上的考虑被放在第一位。家庭的经济状况,蒙哥马利是清楚的。一旦他在军中任职,父母就不会再给他提供资助了。因此,必须靠他自己的薪金生活。在当时,一个少尉每天收入5先令3便士,中尉是6先令6便士,而每天仅膳食费一项就需支出4先令。所以一个年轻军官仅靠薪金是无法维持生存的。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到驻印英军中去服役。驻印英军薪金远远高于驻本土英军,靠个人薪金完全可以过活。去印度军队当然成为蒙哥马利的首选,不过争取去驻印英军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只有在毕业考试中取得前30名才能有此资格。

    六个月的刻苦努力,使蒙哥马利的成绩进步很大,跃居第36名。可这没有达到去印度军队的标准,蒙哥马利的希望落空了。他只好另作选择。

    3. 皇家沃里克郡团

    蒙哥马利选中了皇家沃里克郡团。

    对蒙哥马利来讲,该团的帽徽对他十分有吸引力,而且,经打听,这个团是一个生活开支不大的部队。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