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罗斯福传 > 第十四章 黑暗的社会

第十四章 黑暗的社会

    “一场噩梦”接踵而来,先是英国,继而是法国和美国以外的其他工业大国都放弃了金本位。美国的一些银行本已由于国内债券和抵押证券的疲软而摇摇欲坠,现在由于它们所投资的外国债券价格下跌而一一垮台。经济萧条,失业人数超过1500万,占了整个劳动大军的 1/4。农业品价格已经降到最低点。同一时期的国家收入比以前大约减少了一半。恐慌和失望的波澜几乎蔓延到全国。

    当全国更深地陷入萧条之中时,美国人民日益频繁地提出如下的问题:

    罗斯福的堂堂仪表和奇妙的微笑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他能否使工厂开工,使国家重新发挥作用?他有无克服危机的魄力?抑或只是另一个野心勃勃而无所作为的空头政治家?担任州长顾问的雷蒙德·莫利对罗斯福作出了最富有洞察力的评论,他这样写道:“……人们根据罗斯福的迷人风度就以为他性格软弱的看法是很错误的。当他热衷于某种事业时,他显得坚决、顽强、机智而无情。我经常由于观察不细心误以为他的和蔼可亲只不过是贵族老爷对农民的故作谦恭,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他的热情显得非常自然,仿佛是因为他像一个迷人的妇女一样很愿意扮演使人感到欣悦可亲的角色……这个人的精力惊人,他对各种事物的兴趣一直使我感到惊奇。他的思维深入到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中去……他的知识多半是从与人交谈中获得的;当他收藏起谈话之网时,他自己也根本弄不清他获得的东西之中哪些是自己说的,哪些是别人说的……”

    1930年,罗斯福在赢得州长选举的彻底胜利后的当天上午就开始了争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活动。路易斯·豪松开衣领,任凭衬衣前襟沾满烟灰,喜形于色地构思着借助吉姆·法利的名义向报界发表的书面声明:“我不知道罗斯福怎能逃脱被本党提名为下一任总统候选人,即使无人将此事公开提出来。”豪担心罗斯福会阻止他向报界发表这一项声明,因此,他在事前未向这位首长请示;法利也担心罗斯福会反对先斩后奏的做法。罗斯福一到奥尔巴尼,就有5 000名群众冒着冷雨夹道欢迎他,向他高呼:“我们的下一任总统,欢迎你!”法利给州长官邸打了电话。州长满不在乎地回答:

    “吉姆,怎么说都行。”接着罗斯福召见了新闻记者,再次声明自己仅对履 行州长职务感兴趣。

    豪和法利设计了一种双层的竞选活动。他们试图造成罗斯福并不谋求总统职务而是责无旁贷这样一种印象。他们在幕后拉票,联合了一大批代表,而候选人则谦恭地采取低姿态,预防别的觊觎者勾结起来反对罗斯福。他们对公众声称罗斯福必将得到提名,而每一步行动又必须仔细加以考虑。

    法利已40开外,出生在罗克兰县,他的父亲是砖窑工人,家境清贫。法利在未满21岁的投票年龄时即已被选为家乡斯托尼角的办事员,虽然这里是共和党的势力范围。早先他支持艾尔·史密斯,因为他有这位快乐勇士作后台,他才爬上了纽约州的政坛。罗斯福的风度、精力和政治潜力吸引了他,因此他贡献出自己的才能为罗斯福效劳。1930年的竞选以后,罗斯福在给法利的信中这样说:“你干得出色,我用不着对你说,我是多么感激你。”

    1931年初,豪和法利就创立了一个掩护竞选活动的秘密组织“罗斯福之友”,向力争提名公开跨出了第一步。他们在麦迪逊大街比特莫尔饭店对面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处里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来自竞选州长的班子。他们从这个拥挤的场所操纵着一架政治机器。其目的无非是控制民主党。他们在充满内部纷争的党内各派成员之间巧妙地施展着权术。小心翼翼地笼络着每一个人。在南方,罗斯福得摆出保守派姿态,与艾尔·史密斯在禁酒问题上的“主张泡在酒里”的立场保持一段距离。在东部,他采取自由派姿态,并不反对滴酒不沾;在西部,他则是进步主义的白衣骑士,高举着标榜农业救济和公营电力的大旗。

    正当吉姆·法利受州长罗斯福委托周游全国、探测政治形势并争取广大民主党党员支持罗斯福做候选人时,经济出乎意料地开始好转。工业生产、工资和股票价格都开始回升,建设速度加快了,一些失业者恢复了工作。最坏的情况似乎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转眼之间,好像是离去的风暴又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来——这次是从大西洋彼岸刮来,席卷美国银行界。

    那些靠同美国进行贸易和向美国贷款维持现状的欧洲国家受到了股票市场崩溃的极大冲击。1930年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税率,使外国货物几乎全部不能进入美国,这更加破坏了欧洲经济。胡佛总统担心欧洲金融机构会崩溃,遂以老练政客的手腕同意欧洲延缓一年偿付欠美国的战争债款。不料奥国最大的信贷银行倒闭了。而国际金融机构也遂告分崩离析。

    经济萧条给普通美国人带来严重的影响。失业者无休止地寻找工作,但毫无结果……储蓄无情地减少……持续地节衣缩食使生活变成苦难……西弗吉尼亚和肯塔基的产煤区几乎被饥馑笼罩。城市里到处可以看见施粥站,多达200万大人和孩童偷乘货运列车到处漂泊……这个可怕的困难时期似乎无异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期。

    富兰克林·罗斯福也许是48个州长中处理经济萧条最积极的一个。但他也像胡佛一样,摆脱不掉向预算平衡的图腾顶礼膜拜。虽然他在 1931年 1月致议会的年度咨文中强调有必要扩大公共工程计划以提供就业机会,但是费用仍受到州的岁入的严格限制。可是罗斯福的天性——由他父母和皮博迪博士灌输给他的那种高贵者理应慈悲为怀的意识和他对社会正义的信念——正在使他冲决正统经济学的樊篱。弗朗西丝·珀金斯回忆说:“在一次会议上,一个保守的经济学家向州长保证说,让供求法则充分发挥作用就可以克服危机。这时州长冲着这位经济学家说: ‘要知道人民不是牛马!’我永远 忘不掉他当时脸上浮露出的愠怒之色。”

    罗斯福逐渐认识到用一切旧办法来医治经济萧条的溃疡是完全无济于事的。他在1931年6月说:“至少必须试验一下新的补救办法。”一百多万纽约人失业,地方政府和私人慈善机构的资金即将告罄,当年冬天仅纽约市一地就需要2000万美元用于救济。罗斯福意识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取决于处理危机的成败,于是他告诉萨姆·罗森曼说,如果华盛顿不愿意负起责任,那么每个州就应该给失业者提供工作或食品。他说:“政府决不能心安理得地期待私人慈善机构甚至地方政府来办理这件事。”但罗斯福在未获得议会许可前还不能采取行动,而议会要等到1932年1月才开会。有趣的是,由于共和党人正专注于坦慕尼厅**案,使得罗斯福得到了有利的机会。调查委员会要求他召开一次特别会议,以通过一项给予证人豁免权的法律,他欣然接受了这一要求。“这是赢得对失业者进行某种直接救济活动的时机”,他通知罗森曼说。

    罗斯福亲自向议会发表演说,提出了一个后来成为“新政”基本概念的主题。他说政府的职责在于减轻公民的苦难,增进他们的福利。人民是政府的主人,而不是奴仆。

    1931年年底正式成立了临时紧急救济署——很快就被报界简称为T.E.R.A.,成为新政机构最早的简称。协助筹集罗斯福竞选资金的杰西·施特劳斯担任救济署署长,施特劳斯又挑选了一个年轻的专职社会福利工作者,纽约肺痨和保健协会会长哈里·L·霍普金斯担任执行主任。霍普金斯不理会行政机构的人事规定,从私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