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潘季驯评传 > 四、潘季驯哲学思想形成的文化氛围

四、潘季驯哲学思想形成的文化氛围

    众所周知,明代学术界的历史一直是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这样一种学术氛围中,潘季驯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潘季驯上述哲学观念的产生并不奇怪。除了他长期从事治河活动这个最根本的实践性因素之外,从文化氛围的角度来讲,它实际上还是这个时期明朝思想文化领域里实学思潮蓬勃兴起,并得到仕宦阶层广泛支持的一个突出表现。

    因为当明朝进入正德、嘉靖年间,朱氏家族的政治统治已经开始由盛世走向衰亡。各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出现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农民战争风起云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而朝廷内部政治**,中央集权与地方藩王之间的矛盾、宦官集团和官僚集团之间的矛盾、内阁与言官之间的矛盾也越演越烈。面对这种"世风日下"的严峻形势,在统治阶级内部有一批正直的知识分子敢于正视社会矛盾,寻找新的思想武器,提出新的"拯救之策",积极推行"新政"改革。以重视富国强兵、足食足兵的美好愿望。与此相应,在文学领域,就出现了不满意"台阁体"诗文派粉饰现实、歌功颂德的庸俗风气,大力提倡说实话、记实事、抒真情的创作风气,在创作风格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诗文思潮;在思想领域,就出现了不满意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中那种空泛迂腐、脱离实际的僵化学风,而提倡"经世致用"、"崇实黜虚"的实学思潮。一度,实学成为人们文章言语中经常使用的时髦字眼。

    所谓实学,按照当时人们的理解,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指"实体实用之学";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主张"经世致用",即在揭露和批判田制、水利、漕运、赋税、荒政、吏治、科举、边防、兵制等方面社会弊病的基础上,提出和实施各种旨在改革时弊的救世方案和"新政"措施;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崇实黜虚",处处突出一个"实"字。如强调以"实理"为本的自然观,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以"实性"为基本内容的人性论,以"实功"为主要修养方法的道德论。故称之为实学。①在明代中叶"实学"思潮兴起的过程中,文坛"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思想活动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柱作用。特别是"前七子"当中的主要成员王廷相,①更是从哲学思想的高度为实学思潮的兴起与传播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王廷相是明代中叶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政治上强调"厘革积弊"的政治思想,主张"居重以驭轻,督内以制外",认为"修政之要,莫先于任贤";在经济思想上提出"宽赋税,轻徭役",主张"藏富于民"的经济观点;在自然观上吸取前人的优良思想传统,进一步发挥了"天人交胜"的光辉思想;在认识论上他提出了"知行兼举"的认识观,强调"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的实践观点,在认识标准上提倡"随时体察,以验会通",把"参验"看成判定是非曲直的基本标准,等等。在一系列重要哲学问题上发挥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我们把潘季驯的思想同王廷相的观点作一个对比,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两人的思想和观点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以至于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他们两人完全属于同一个思想流派。

    ① 王廷相(1474-1544),号浚川,河南仪封人。明孝宗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王廷相哲学思想的详细内容,可参见葛荣晋:《王廷相和明代气学》一书。

    确实,潘季驯与王廷相基本上是属于同一时代的人。嘉靖六年(1527 年)

    王廷相第一部哲学著作《慎言》辑成时,潘季驯刚满七岁,"补博士弟子"。

    王廷相嘉靖二十三年(1544 年)病逝时,潘季驯已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学人。以王廷相在朝中的地位和名声,以王廷相的《慎言》于嘉靖十二年正式刊行后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①潘季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