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思维迷宫 > 第十章 分析(2)

第十章 分析(2)

如果一件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又能想象出这件事情能够不是这样的,我们才有了惊奇的合法条件,才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假如有个人居住的地方永远都是阴天,他就可能会对蓝色的天空感到惊奇,就有理由提问说“天空怎么会是蓝色的呢?”这样的事情虽然十分罕见,但并非不能理解。可是如果有人说“无论天空是什么颜色,我都感到惊奇”,这种惊奇就是无理由的惊奇,就是思想有病。类似地,有的哲学家很深沉地提问到“为什么世界居然存在而不是不存在?”而且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提出了真正深刻的问题,这就让人不解了,因为世界存在着,它不可能不存在,并没有第二个选择,所以根本不构成问题。只有当一个事情存在着至少两种选择,才能够形成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而像“世界存在”,它是唯一的情况,我们别无选择,所以,这类哲学问题就属于“废问”。

    上面这个例子是我觉得最有趣的,不过维特根斯坦最有名的思想治疗例子是“私人语言”。有些貌似深刻的哲学谈论了一些难以理解的话语,还有的哲学家相信自我有着内在自足完满的意识,这些独白式的哲学如果能够成立,就必须基于存在着某种私人语言。那么,私人语言可能吗?维特根斯坦试图证明这是一个思想谎言。假定有人自己定义了一种私人语言,别人都不懂,因为别人无法窥探他心里想什么,这一点不成问题,就好比一种别人不懂的密码。不过,私人语言不能只是一种密码,密码仍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密码无论多么独特,它仍然有着稳定确定的语言规则,它的元规则与公共语言的元规则是一致的,一旦密码的规则被公开或者最终被破译,人们就能够理解其意义。因此,要使一种私人语言在任何情况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破译,它就只能使它的每个词汇和规则都成为一次性的,决不重复,就像流水一样,可是,假如真的如此,自我意识也就不可能理解自身的这种私人语言了,因为这种语言像水一样毫无痕迹地溜走了,自己甚至不可能记住自己想象的语言。由此,维特根斯坦证明了意识需要外在条件,比如公共语言,意识不可能自己说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