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小说故事 > 异界之战神纵横 > 异界之战神纵横-第78部分

异界之战神纵横-第78部分


    王有才的情报机构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给了徐三才,他当即再次出发,让那些假冒强盗的部队转移到一个粮食已经准备齐全的中型国家:柳林国。柳林国当然也有所防备,粮食物资区派遣了重兵防守,戒备大秦国再派人焚粮,同时还调动了数万大军准备押运粮食。

    徐三才亲自查看了柳林国押运粮食需要经过的道路,柳林国最多的是树木,其实算不得盛产粮食,在所有周边中型国家中也要算贫穷的。不过,柳林国王正因为柳林国相对贫穷,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巴结东兴国,争取能得到东兴国的帮助,让柳林国能获取发展的机会。

    由于这次柳林国派出六万大军严密防守着新征集的粮食,徐三才也难以下手。不过,他倒是并未知难而进,而是在当夜以元素鸟焚烧了柳林国的九座郡城的粮库和军方物资,以釜底抽薪之策,逼迫柳林国不得不将那些调集的粮食分发给受到火攻的郡城。

    然而,柳林王竟然不顾一切的依旧是决定援助东兴国,而只是从国内其它郡城调集粮食前往九座郡城救急。不过,柳林国只有十六座郡城,又谈不上盛产粮食,又调集了大量粮食准备援助东兴国,国内必然会陷入粮食匮乏的状态,但柳林王不顾群臣反对依旧决定一意孤行。

    第四三七章 震慑群敌

    yuedu_text_c();

    王有才早就将柳林国的情报搜集呈报给了徐三才,但柳林国也是新兴国家,原本只是一个小型国家,柳林王的父亲率军吞并了另外两个小国,才一举达到了中型国家的标准-《 笔下文学 》-lwen2.com/经过数十年的修养,如今已经勉强可以算作是中型国家,现任的柳林王是一名中阶战宗。

    柳林国属于黩武穷兵的国度,若非是实力还略弱于普通中型国家,柳林王早就要发动新一轮的攻势。国内有三十万大军,只是普遍实力和装备略逊一筹。而且,吞并两个小型国家,也招致了东兴国的不满,东兴国只是因柳林王表示出效忠而并未讨伐。

    但柳林国却也不敢进一步扩张,此次,柳林王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巴结东兴国,事后,他们就可以得到默许,进攻那些消极应付的国家,而柳林王已经看到了进一步扩张的机会。当然,柳林国扩张的余地并不大,他们的东面、南面就是东兴国。

    柳林王并不善于建设,被柳林国吞并的那些郡城,如今被柳林王压榨得十分贫苦,但在柳林王的高压和残暴手段之下,倒是不敢轻易反抗。但柳林国却是危机四伏,只有通过扩张掠夺更多的资源,柳林王才能稳固国家。

    大秦国和柳林国间隔了两座东兴国的郡城,但其中一座边城已经被大秦国占领,如今大秦国和柳林国只是间隔着一座郡城,距离不过是百余里,柳林国的物资自然是运送到那里。徐三才这次决定主动发动奇袭,将那座郡城拿下,不但可以截取柳林国的物资,还能将东兴国北部数郡和东兴国的本部截断。

    由于缺乏粮食,联军和东兴部队不得不分散到东兴国的十个郡城驻扎,每个郡城只有十余万部队。十万部队当然也不是小数,但经过半年的休整和重编,大秦的精锐部队已经达到了四十万,倒是有足够的能力对付这些敌军。

    徐三才让假扮强盗的部队从西部混入那座郡城,东兴国作为大国,又有联军部队驻扎,当然无需封闭城市。而且,战事如今已经停止了半年之久,在东兴国和联军看来,大秦国绝不敢主动挑衅,终究,守城容易攻城难,在联军看来大秦部队还不足以和联军平等对抗。

    确实,大秦的普通正规军素质和装备要逊于联军的部队,但精锐部队的水准也就比万青国的精兵稍逊,却不弱于任何普通联军正规军,甚至个人实力上还略强一些,只是比那些大国精锐部队的装备略逊,实力也已经基本相当。

    半年的停战让联军也不免懈怠,而且,防备的主要方向是东面的大秦国,对其它方向的防备都保持平时的水平,只有在粮仓和军队物资区加强了防御,徐三才新一轮焚粮已经让东兴国的粮食处于匮乏状态,再也禁不住任何损失。

    由于粮食匮乏,东兴国各郡城都派出大量人手下乡收购粮食,并鼓励商人从外国进口粮食。但农户的粮食早被陈大富的商户收购过不止一轮,而运输粮食的商队被大秦假冒的强盗连续抢劫了数次后,也就没有商队再做这费劲不讨好的赔本生意。

    徐三才等到王有才的情报传来,柳林国五万部队即将于第二天启程押运粮食援助东兴国,他当即命令大秦二十万精锐部队连夜开拔进攻那座郡城,而他则出发乘坐烈风雕到了东兴国的西面,再混进那座郡城,和提前进入那里的强盗部队会合。

    入夜后,徐三才自己去刺杀驻守郡城的联军将军,盗贼战宗率领强盗部队准备夺取东侧的城门,接应大秦精锐部队进城。驻军的将军分别住在军营和城主府,他的目标是城主府的两名将军,而军营的将军分散在各军团,刺杀的难度自然较大,而且,城主府的两名将军一个是东兴国将军,一个是联军将军,是这郡城地位最高的二人,还有一名法宗坐镇。

    城主府自然保守严密,也将都有数百护卫巡逻站岗。那两名将军虽然只是战宗,但都是高阶战宗,也是这里修为最高的二人,说起来法宗的身份还更显赫,他们的护卫都是大战师以上的修为,可以说城主府的防御固若金汤。

    但徐三才如今已经是王级强者,他施展出隐藏术,就算是战王也难以发觉。而且,他的精神力探查可以发现城主府内的一切暗哨,自然是很顺利的潜入了城主府。他的战王空间神通可以隔空取物,自然也可以隔空进攻,配合霹雳针轻松的就将毫无准备的法宗和战宗将军一一制住,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他分别将三人斩杀,并将三人的空间装备收取。

    随后,徐三才潜出了城主府,迅速前往了联军的驻地。他依旧是以隐藏术潜入了军营内,以精神力很轻易的就发现了一名联军将军,并将之悄无声息的斩杀。但当他进入第三个联军将军的营帐时,从东面传来急促的警报声,将原本正在休息的那名将军惊醒。

    那将军仅是中阶战宗,徐三才当然不肯半途而废,依旧是以霹雳针飞刺向那将军,同时身形急冲向那将军,手中宝剑刺向那将军。那将军虽然是被突然惊醒,但终究是战宗身份,应变极快,手中已经有了一柄战斧,身体从床上弹起,闪避疾飞而至的霹雳针。

    不过,如今徐三才的霹雳针结合了空间神通,速度自然远非原来可以相比,飞针如同瞬移般就出现在那将军的身前,虽然那将军身为战宗,但空间神通加雷系天级战技霹雳针的速度却远比那将军的想象要更迅捷,虽然避开了要害,却依旧是被飞针刺入了体内。

    不过,霹雳针细如毛发,没有刺中要害就不会致命,那将军却还是感到微麻。不过,那将军的反应还是很快,一面挥动手中的战斧迎向徐三才疾刺而至的宝剑,一面高声大喊“抓刺客”。

    第四三八章 夜袭东兴

    徐三才手中宝剑以瞬移配合刺剑术直刺向那将军的咽喉,同时还施展出空间魔法的空间束缚-《 笔下文学 》-lwen2.com/那将军原本一边挥舞战斧抵挡,一边身形向后躲避,但在空间束缚的魔法作用下,那将军的躲避受到了约束,并未能及时避开,甚至手中的战斧速度也在空间束缚下速度变缓。

    徐三才以时间和雷系战技加持下的刺剑术速度何等迅捷,就算没有魔法束缚的效果,一名中阶战宗也难以抵御。他的宝剑抢先一步刺入了那将军的咽喉,那将军满脸的恐惧和惊骇,嘴张了张,想问为什么自己的身体会受到束缚,却已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徐三才迅速收取了那将军的空间袋和战斧,营帐外的护卫亲兵已经手持武器冲入了营帐。他挥舞手中宝剑直冲向那些护卫。以他现在的修为,若是想破开营帐后方的石墙逃走并不困难,而一旦出了营帐,借助昏暗的天色施展隐藏术,逃脱追兵自然并不困难。

    但东面既然传来了警报声,说明强盗部队已经在抢占东面的城门,接应大秦部队进城。而他在这里正好可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只要能多拖敌军一分钟,就能给东面的部队多争取一分钟的时间,让大部队可以顺利进入城内。

    徐三才并不担心自己,自从经历了罡风淬体,他的肉身强度大增,就算是战灵也难以给他造成重创,虽然他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下,但普通的敌兵却几乎对他没有伤害,他正好可以借机修炼霸王剑诀,积累自身的杀气,培养霸王剑诀无坚不摧的气势。

    天级剑技的修炼要求自然远比普通剑技要高得多,并非是简单的战气运行和招式,还需要境界意境,王者之剑需要培养自身的王者气势,而霸王剑诀需要培养自身的霸气。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大秦之王,王者气势的培养却依旧十分艰难,王者之剑他也仅是略通皮毛。

    因此,徐三才在实战中更多的是使用霸王剑诀和刺剑术,此时他施展开霸王剑诀,确实已经具备了无坚不摧的气势,就算不是大成境界,却也可以算是中成,在他挥舞的宝剑下,那些护卫的武器都直接被斩断或击飞,轻巧的宝剑在他手中边城了无坚不摧的利器。

    徐三才很快就杀出了一条血路冲出了主营范围,但外面的敌军已经被惊动,成千上万的士兵正从四面八方向着他所在的位置汇集。他挥动宝剑就在敌军包围中向着南面杀去,虽然敌军数量众多,却无人可以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敌军的将军却也并非傻瓜,一边组织士兵团团包围徐三才,一边调动人马前往城东增援,并派人向城主府的将军请示。虽然驻地军团的将军基本都在部队中坐镇,但却不敢轻易调动军队,以免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计,驻守粮库和军方物资区的三支军团更是不敢稍离。

    然而,城主府的方向突然也传来了急促的警报声,那是听到东城警报声后,副官进入将军的房间请示,却发现两名将军竟然都被刺杀,当即发出了最高等级的警报。部队驻地的将军听到城主府发出最高等级的警报,虽然不了解情况却不敢怠慢,当即调动了两支军团前往城主府救援。

    如此一来,郡城内的驻军在不明情况之下,被调动得四分五裂:两支军团把守军方物资区,一支军团把守国库粮仓,在没有得到命令前都不敢擅自调动,只是在原地警戒;三支军团紧急前往城主府增援;三支军团的大部赶往城东救援,还有两支军团在原地待命。

    yuedu_text_c();

    当然,两支原地待命的军团就是将军被徐三才刺杀的部队,三支增援东城的军团留下了部分士兵围攻他,如此一来,增援城东的敌军只有两万多人,而从驻地到城东有十几里的距离,路上耽搁的时间,让大秦精锐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城中。

    夜间联军在城门值守的只有一千人,而大秦假扮强盗的部队虽只有近四百,但却有六名战宗和四十多名战灵,这种实力就算是打算从一整支军团手中夺取一座城门也并非不可能,更何况敌人的守卫只有一千,他们很顺利的抢下了一座城门。

    其后,大秦精锐部队自然就顺利的进入了郡城,并迅速向城内敌军的驻地进发。在半路,大秦部队和联军的三支增援军团迎头遭遇,两军当即展开了硬碰硬的正面对冲。大秦精锐部队的实力本就不弱于对手,再加上盗贼战宗、战灵身先士卒的冲锋,大秦部队丝毫不落下风。

    大秦这次出动了二十万精锐部队,如潮水般不断涌入城中,联军增援城东的部队却只有两万多,在两军正面冲杀下,自然死伤都十分惨重。但大秦部队源源不断的冲入城中投入战斗,而那两万多的联军则缺乏后援,最后不得不开始撤退。

    骑兵部队撤退时自然没有什么战斗力,而大秦部队则在后冲杀,一鼓作气就追到了城内联军的驻地,紧随着残存的两千部队冲入了敌军驻地内。此时,驻地的部队依旧在围攻徐三才,并随着他的移动来到了驻地以南数百米的位置。

    此时,见到大秦部队如潮水般冲来,敌军的将军忙指挥那些围攻徐三才的部队紧急回防。但那些人还没有就位,增援东城的溃军已经冲入了驻地。在那些溃军的冲击下,原本驻地的两支军团的阵型立即散乱,而大秦部队则随后冲杀进了敌军之中。

    此时,驻地的两支军团的将军早被徐三才刺杀,部队的军心正处于涣散惊慌之中。而且,联军的部队并非来自一个国家,其它将军自然无法指挥这两支部队。而且,不同国家的部队在作战配合中自然难以达到完全的默契状态,这让被冲散的部队难以迅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顿时被如潮的大秦部队分割包围。

    第四三九章 柳林归降

    兵败如山倒,这句话正是此时驻地联军最贴切的写照,大秦数万精锐部队冲入了驻地,分割包围了驻地尚存的两万多联军-《 笔下文学 》-lwen2.com/那些联军虽然尝试抵抗,但混乱中,他们的负隅顽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仅片刻就被彻底击溃,大部分联军士兵成为了降兵。

    增援城主府的三支军团此时也听到了驻地内震天的喊杀声,而城主府的两名将军和法宗已经死亡,三支军团忙回援驻地。然而,就在他们回到驻地外时,却遇到十万大秦精锐从三面同时发动的攻击,三支军团面对数倍的敌人,也只是坚持了片刻就纷纷溃退。

    在大秦部队的追杀下,三支部队的大部被杀或投降,残余的部队则退到了军方物资区。物资区本身有简单的防御工事,而且两支驻守的军团早就已经严阵以待。徐三才并未让部队强攻以避免伤亡,只是一边让部队打扫战场,一边调拨数万部队在物资区外布防。

    徐三才则亲自率领十万部队从四面大张旗鼓的包围了镇守粮库的那支东兴军团,面对十倍于己的大秦精锐部队,那里的东兴将军明智的选择了投降,避免士兵无畏的死伤。而他之所以带着如此多的部队大张旗鼓的包围粮库,就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虽然联军因将军被刺杀而失去了统一的指挥,部队又分散在各处,但战斗中大秦的精锐部队还是阵亡了四千多人,受伤的更多达三万多,联军的战斗力之强由此也可见一斑。因此,徐三才并不打算强攻最后的物资区,而只是分出六万部队将物资区包围。

    大秦三十万正规军随后也进驻了郡城,徐三才又增兵六万包围物资区,并让士兵不断以弓箭发动攻击。大秦国一夜之间占领了这座郡城,东兴国当然第一时间就已经得知。由于这座郡城切断了北部五郡和东兴国的地面交通,东兴国立即和万青大将军商量夺回。

    但军方和东兴国都在忙于夺回郡城,竟忘记通知柳林国,而柳林国的五万部队押运着大量物资赶到了大秦占领的这座郡城。徐三才让部队化妆引柳林部队进城,在进入一半之时,大秦十万精锐包围了柳林部队,在城墙上更安排了上万弓箭兵。

    一阵弓箭后,柳林国部队就选择了投降。应该说柳林国部队的素质和装备都远逊联军,而且,很多士兵来自被柳林国吞并的郡城。那些郡城受到柳林王的压迫,原本就对柳林王心生暗恨,对这次将粮食送给东兴国更是惹得人人不满,竟毫不迟疑的就选择了投降。

    徐三才虽然略感吃惊,却也看出了柳林国隐含的问题,他以催眠术审问了两名柳林将军,确认了柳林国如今君臣间、原属地和被占领郡城间的矛盾。既然柳林国内不稳,他当即决定先收服柳林国。

    当然,在此之前还需要解决城内残余的联军,被包围在物资区的有一支军团是万青国的部队,还有一名法灵坐镇。但大秦部队根本并不进攻,只是派出弓箭兵不断以弓箭攻击。一整天的时间,物资区部队不但得不到休息,还在弓箭中伤亡了数千,最终不得不选择投降。

    徐三才旋即乘坐烈风雕前往了柳林国,在柳林国都城外数十里落下,骑战马进入了柳林城。柳林国以武建国,自然崇尚武力,骑马是很普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