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孔庆东谈文化 > 第十九章 学习大师的人文精神

第十九章 学习大师的人文精神

和书摊上的,大多数不是书,只是印刷品,能够称之为书的东西主要是指经典著作。什么是“经典”?就是头大尾小的书。那些“头大”的是书的爷爷。把“爷爷”读了,后面的那些“孙子书”就不用读了。

    经典还有一个特点是跨学科。每个学科有自己的基本读物、基础教材,但是经典是不论专业的,像《论语》、《老子》,你说它是什么学科的?我们今天把古人放在一个小框框里,称他是什么什么家,其实什么家也概括不了他,他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古代的人都是打通型的人才,因为他不用一科一科地去学习。科举教育,经年累月,学的就是经典,像四书五经。就是这样一套教育和用人机制,使我们国家伟大了两千多年,这就是经典的威力!我们不能否定今天的专科教育,但是不要因此就放弃了经典教育,放弃了成为大写的人的教育。要使学生除了成为打工者之外,还要成为一个灵魂博大的人。

    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最后,你用什么样的情怀来看待社会,看待他人,这个很重要。世界上有很多很有知识、很有**,也热爱生活、博览群书的人,但他不见得是好人。举个例子,希特勒政府是古今中外最有文化的政府,纳粹政府中有很多要员都是精英,是科学家,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接受它呢?因为它缺少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他们觉得自己是优秀的人,不如他们优秀的人就该死!法西斯就是这么产生的。

    鲁迅也好,老舍也好,金庸也好,他们都没有因为自己的优秀而蔑视不如自己的人。我们来看看鲁迅怎样对待阿Q。对阿Q表面是在调侃,背后却有着很大的同情。当阿Q被枪毙的时候,阿Q看到周围是一片“狼的眼睛”,周围没有一个人同情他!在阿Q看来,这个世界是很冰冷的。所以鲁迅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且为自己无法解决这些人的问题而感到愧疚。鲁迅对敌手也只是表示轻蔑,从来不在生活中轻易地伤害别人。有人以鲁迅临终前的一句话“我一个也不宽恕”来攻击他,其实这只是他不能释怀人家对他的祸害。在实际生活中,都是人家在祸害他,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他在精神领域其实是一个弱者。

    老舍更是这样,他写的是中国老市民落后、愚昧的一面,但是他对所描写的生活充满了感情,那些充满了缺点的人物都很可爱。祥子,这个愚昧的农村青年是可爱的;《四世同堂》里的齐老太是可爱的;《正红旗下》那些走向绝望道路的旗人们是可爱的。《猫城记》里用猫城象征中国最后毁灭了,他是怕中国这样灭亡,从中可以看到他深深的爱。

    金庸的小说之所以超越于其他武侠小说之上,他是以出世的态度来写入世的,最能代表这点的就是《天龙八部》。在作者看来,所有的人都是可怜的,整个世界都是一个让你想去抚摸的世界:萧峰这样顶天立地的英雄,那样气壮山河地死去,是一个不幸的人;段誉这样一个风流才子,也是一个不幸的人,他每爱上一个女子,最后发现都是自己的妹妹……每个人都不能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标,最后剩下的只有超越性的悲。

    今天,在我们中国,不要说青少年,大多数人都缺乏悲天悯人的情怀。胆子太大了,什么也不怕,举国上下都不尊重生命,没有对天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所以,我觉得人文首先是精神,更重要的是在课堂外,把整个人生、整个生活当作一个大课堂,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谈得上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