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 第二章 现实主义电影道路的迷失(7)

第二章 现实主义电影道路的迷失(7)

女友安娜说:“所有的人都想走进灿烂的花园去,但是要知道,在种花和种树以前,先要清除垃圾!先要上肥料,先要把手弄脏!要清除垃圾,可是谁都讨厌这种工作!”后来彭楚克离开了执法队,他的精神和**才恢复了正常。

    前17年中国电影,虽然塑造了大批优秀电影典型现象,但人物都是一些扁平任务而少有圆形人物的刻画。形象的主题是歌颂,形象的表现是高、大、全,形象的经历大多数都苦大仇深,最后走上了革命道路,大多数主人公结局都是壮烈牺牲,最后是拟人的渲染高山痛苦,大海挥泪,青松摇曳,风雨雷电。而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批判精神和为人生精神却几乎被抛却。中国的前当代电影是不需要讲个人主义的,只需要英雄主义;不需要温情与人性,需要的是同志加兄弟;不需要爱情与婚姻,需要的是高昂的政治情绪和战天斗地的牺牲精神,中国电影英雄形象不是人,而只能是“神”。

    到了“文革”,现实主义几乎不存在,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仅仅独霸影视的是精致加工出炉的装腔作势的八个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文革”将中国电影几乎完全冰冻。

    五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回归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的文艺春天逐渐复苏,电影由过去的现实主义畸形又走向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的道路。许多被打倒的老导演、老演员和文艺工作者又恢复了创作的**与活力。国内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量的以现实为题材的优秀电影;第四代导演也开始在新时期的影坛上活跃起来,并成为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