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王亚樵真传 > 三、日本进兵,中国却退兵(2)

三、日本进兵,中国却退兵(2)

 就在十九路军官兵严阵以待的时候,国民政府却以军政部名义,连续三次急电,责令撤防,蔡廷锴等极不愿意,但又只能服从军令,准备移交闸北防务给从南京受遣而来的宪兵第六团。

    28日,第二次下野仅有六个星期的蒋介石复出,主持国民党临时中政会,决定任命汪精卫为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为副院长,孙科为立法院院长,罗文干为外长,仍由他自己担任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当天下午,上海市长吴铁成接受日方提出的四项要求。下午,各报记者闻讯后,赶到市政府,请吴市长把话“说清楚”。吴铁成面无血色,无可奈何地说:“余为上海市公仆,本市之安全之旨,关系极大,而余实负之。故不惜牺牲一己,以求上海之安全,房屋毁坏,在所不计。”“全国警钟会”闻讯,几十名会员抬着一口一人多高的大铜钟,在市政府门前发疯似的撞击,声播九霄,闻声者无不撕肝裂肺。翁照垣旅部驻扎在宝山大场镇,负责吴淞至嘉定一带的防务,防区东部,直接面对虹口一线的敌人阵地。按照上峰命令,翁照垣旅本应在16时之前,把防务交给宪兵第六团,撤往真如。数千名市民自发地聚集在旅部门口,坚决挽留。翁照垣不得不出面,把军部的命令读给他们听,又苦口婆心地作了一番解释,但市民们非但不离去,反而越聚越多。市民代表提出:“如果军队不抵抗,请将武器交给我们去抗敌;如果不肯把武器交给我们,则请先向我们开枪,把我们杀完,你们再撤。”寒风凛冽,哭声震天。翁照垣心如刀绞,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直到23时,他擦干眼泪,下定决心,宁负军令不负民意,暂不撤退,并命令部队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迎击敌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