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王亚樵真传 > 八、不打不成交(2)

八、不打不成交(2)

远、朱大刚等人商议。

    “这是不义之财,我们不能要。如果要了,不就等于被陈调元收买了?”许志远首先发言。

    “这笔钱,我认为可以收下。”郑抱真想了想,说,“这笔钱,是陈调元从安徽父老身上搜刮的民脂民膏。我们可以取之于陈,用之于民,作为反陈经费。”

    两派意见,针锋相对。讨论半天,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便把目光聚焦到王亚樵的身上。而王亚樵则默默地抽着香烟,显得挺难决断。思考再三,他以商量的口气,问道:“钱是好东西,多多益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名。大家看这样好不好,10万元收下来。5万元作为组织基金,另外5万元,由抱真掌管,用于驱陈专项。不把这条害人虫赶出安徽,绝不收兵!”

    大家相互看了一眼,都没啥意见。

    随后,郑抱真带着十几个弟兄,分为南京、安庆两组,掀起新的反陈**,弄得陈调元整日提心吊胆,坐卧不安,大骂王亚樵是“无赖”。最后,为形势所迫,为身家安全,陈调元认为自己在明处,而王亚樵在暗处,好汉不吃眼前亏,就在1932年5月,正式辞职,回到南京,做了一名有职无权的国民政府委员,再也不敢踏进安徽半步。

    后来,王荫堂在上海逝世,驻沪安徽各界名流纷纷前往吊唁,前省政府主席许世英送来了一副挽联:“有子能为天下侠,此翁超出世间尘。”按照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习俗,王荫堂的棺椁需要运回肥东埋葬。陈调元得知,为了示好,他主动派遣得力干将、安徽泾县人查世瀚前去吊唁,并承担了运棺任务,所费花销,自己埋单。王亚樵本想拒绝,常恒芳劝解道:“老九啊,这就叫做不打不成交。陈大傻子想表现一下,代你尽孝,你又何必驳他的面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