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李清照介绍(2)

李清照介绍(2)

    李清照介绍(2)

    政和四年(1114年)新秋,赵明诚题“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云:“清丽其词,端正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堂。”

    政和七年(1117年),在李清照的襄助下,赵明诚大体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除自作序言外,还特请当时著名学者刘跂题写《后序》。史称,赵明诚撰《金石录》,李清照“亦笔削其间”(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4. 从守莱淄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春、夏两季仍在青州。四月二十五、二十六日,赵明诚游仰天山水帘洞并题名于此,不久即知莱州。初,李清照未同行。至秋八月,李清照由青州赴莱州。途经昌乐,宿于驿馆,作《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表达对青州姊妹的惜别之情。八月十日,李清照到达莱州,又作《感怀》诗一首。诗前有小序云:“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云。”在莱州期间,李清照继续帮助赵明诚辑集整理《金石录》,且“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为一帙。每日晚更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金石录后序》)。

    宣和七年 (1125年) ,赵明诚改守淄州。赵明诚曾得唐白居易所书《棱严经》与李清照共赏。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仍随赵明诚居淄州。赵明诚因平定地方逃兵扰乱有功,封为淄州知州。

    5. 漂泊江南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八月起,赵明诚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北方局势愈演愈烈,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金石录后序》)十二月,青州兵变,杀郡守曾孝序,青州剩余书册被焚。

    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而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李清照至江宁后,雪日每登城远览以寻诗。周《清波杂志》卷八有云:“倾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