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其他书籍 > 奋斗在盛唐 > 第648章 :下封有贤才

第648章 :下封有贤才

    “闭嘴!”

    崔耕狠狠地瞪了宋根海一眼,把他的话堵了回去。』   』 课 外 书%Ww*W.┡Ke Wai Shu .O R ?G?八?一中文?网 ? W㈠W?W.81ZW.COM

    若是别人说这话,崔耕可能会持宋根海类似的想法,但是6元方不同,此人是标准的正人君子。

    相传,武则天用人,多向6元方咨询,然后实行。6元方总会把自己的意见密封上奏,从不对外透露一个字儿。要知道,他只要流露出:某某官是我举荐的,那人就得感激他一辈子。但是,这老爷子做了十来年天官尚书,提拔的人数以千计,却从未市恩,这也太难得了。

    崔耕道:“那听6长史的意思,是有贤才向下官推荐了?”

    “嗯,确实如此。”

    “6长史看上的人,当然是极好的。不知这位贤才家住哪里?姓字名谁?”

    “头一位,叫6偃,家就住在……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府。”

    扑哧~~

    终于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道:“6长史,大家都知道您没啥私心。但是,推荐自个儿的孙子就推荐自个儿的孙子吧,您非得绕那么大的圈子干啥?”

    众人皆知,6元方有个特点:他举荐人,只举荐自己的亲戚朋友,从不举荐陌生人。武则天甚至因为此事质问过他,但6老头振振有词:不是我的亲戚朋友,我哪知道他们的品行才干如何呢?

    后来,6元方推荐的人,各个都非常升任,渐渐地也就没人拿这个说事儿了。

    崔耕有些疑惑,道:“以您的身份,提拔令孙根本就不算什么难事儿,何必要经由下官呢?”

    6元方摇头道:“若老夫仍然是天官尚书,当然用不着崔黜陟,但我这不是退下来了吗?俗话说得好,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以后,偃儿还要靠崔黜陟多多关照。”

    随即,一挥手,道:“偃儿,你过来,给崔黜陟见礼!”

    “是!”

    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走上前来,道:“6偃拜见崔黜陟!”

    这小伙子人物俊秀,英气勃勃,崔跟一见就心生欢喜,道:“免礼,你就跟本官一路返京吧。只要有了合适的机会,本官一定推荐你得官。”

    6偃也不矫情,微微一躬身,道:“多谢崔黜陟!”

    然后,自自然然地站在了崔耕的身后,与宋根海等人并排而站。

    崔耕又问道:“6长史除了要举荐6偃之外,可还要举荐别的贤才吗?”

    “今天老夫想举荐的贤才,除了小孙6偃外,还有一个,此人叫做张嘉贞。嘉贞二十多年前,曾考中明经,为老夫的得意门生,授官下封县尉。可是后来,他卷入了一桩案子里,被革除了一切职司。”

    崔耕当然明白,“得意门生”指的是:6元方为吏部考功员外郎,当时所有考中的进士和明经,都算是他的门生。张嘉贞能在那么多年里,被6元方念念不忘,甚至称为“得意门生”,这人的才能就小不了。

    他奇道:“以您老的身份地位,为何这么多年没提拔他?”

    6元方叹了口气,道:“因为张嘉贞不同意。他对那个案子,一直耿耿于怀,想留在下封县,查明真相。但是,这么多年了,一直没什么进展。老夫想,崔黜陟你这次回京,不妨顺路往下封县一行。若能帮嘉贞查清当初的案子最好,实在查不清,就凭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劝他为朝廷效力吧。以此人之才,埋没于乡野之间,实在可惜?”

    6老头对张嘉贞可真是看中啊!他到底有多大的才能?

    崔耕仔细回想脑好中的记忆,还真找到了“张嘉贞”这三个字儿。张嘉贞虽然不如姚崇宋璟出名,却也是开元天宝年间的一代贤相。至于张嘉贞牵扯到的那个案子么……史书上只记载了六个大字“坐事免归乡里”。

    崔耕好奇心大起,道:“既如此,那下官就往下封县一行!”

    ……

    ……

    五日后,剑门外,古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