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家庭生活 > 林徽因传 > 附录二:林徽因年谱(4)

附录二:林徽因年谱(4)

 1948年 44岁

    2月18日,作诗《我们的雄鸡》。

    2至5月,发表诗《空虚的薄暮》、《昆明即景》、《年青的歌》、《病中杂诗九首》、《哭三弟恒》。

    11月,国民党当局迫使北平高校南迁。清华园展开反迁校斗争,林徽因说:“我们不做中国的‘白俄’。”

    是年,北平解放前夕,张奚若到林徽因家,请梁、林画出保护古建筑目标。

    1949年 45岁

    北平解放,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

    2月,与梁思成等编印《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

    春,送女儿再冰参加南下工作团。

    7月,政协筹委会决定把国徽设计任务交给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由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畅中等七人参加设计工作。

    1950年 46岁

    6月,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设计的国徽图案完成并在中南海怀仁堂评选,经周总理广泛征求意见,清华小组设计图案以布局严谨、构图庄重而中选。

    6月23日,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

    是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1951年 47岁

    是年,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高庄、莫宗江、常莎娜、钱美华、孙君莲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苏联文化代表团”献上一批礼品,深受与会人员欢迎。

    1952年 48岁

    是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助手关肇邺一起,经过认真推敲,反复研究,终于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

    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

    是年,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系列介绍我国古建筑的文章。

    1953年 49岁

    10月,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

    是年,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江丰在美术家协会的报告上,对林徽因和清华小组挽救景泰蓝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954年 50岁

    6月,林徽因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秋,林徽因不抵郊外风寒,由清华园搬到城里去住。不久,因病情恶化住同仁医院。

    1955年 51岁

    4月1日6时20分,病逝于同仁医院。

    4月2日,《北京日报》发表讣告,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

    4月3日在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追悼会,遗体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