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婚姻恋爱 > 性的真相 > 第四节 抢婚:从男色时代到女色时代

第四节 抢婚:从男色时代到女色时代

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吹至女家,械而斗。婿直入松屋中挟妇乘马,疾驱走。父母持械,杓米淅洗婿,大呼亲友同逐女,不及,怒而归。”

    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的母亲就是被其父亲抢来的,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在放鹰时,见到一个部落娶妻队伍,于是领人把新娘,也就是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抢来。诃额仑脱下彩缎的长衫,递给情郎留作纪念,并令他赶紧渡河而去。诃额仑盯着情郎渡河而去,这才号啕大哭起来。诃额仑后来做了也速该把阿秃儿的妻子。后来的成吉思汗的妻子被抢,成吉思汗把抢自己妻子的部落打败,成吉思汗名声大振。

    在《中国婚姻史》中,值得注意的是,被抢到的媳妇是欣赏丈夫的强者行径的,没有任何反抗,安于这种激烈冲突之后的平静生活,生儿育女,教育后代。抢婚是英雄时代的产物,所以它在历史上特别震撼人心,富有传奇色彩。

    不要以为抢婚是古时的陋习,我们现在的婚礼上一些奇怪的风俗,很可能来自原始的抢婚。有人说,结婚戒指起源于古代抢婚制。

    那时人们常给抢来的妇女的手臂或踝骨上戴一个环,以表示她们属于某个部落里的一个男人。婚礼时,新娘一般站在新郎的左边,这个习俗起源于抢婚盛行的年代。由于担心新娘的家人会在婚礼上把新娘抢回去,新郎必须腾出右手来随时应战。根据习俗,婚礼以新人的亲吻宣告结束。

    这一吻富有深刻的含义:通过接吻,一个人的气息和部分灵魂留在另一个人体内,爱情使他们合二为一。

    抱新娘入洞房的习俗由一些土著部落的婚俗演变而来,因为这些部落里的单身女子太少,男子要到邻近的村落去抢亲,并将她们扛走,免得她们一沾地就会逃走。

    我结婚的时候,背着妻子进入洞房的时候就在考虑,怎么会有这个风俗呢,是什么意思,现在看来,很可能源自远古时代的抢婚,因为背着进洞房,为了防止外人来抢。

    新娘为什么要戴着红盖头?这个风俗也和抢婚有莫大的关系,遮盖是防止外人看到容貌,防止有人抢婚。结婚时,为什么有如此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这也和抢婚有关联,为了防止被抢。

    最典型的就是闹洞房的风俗了,这是男女**前一项特殊的仪式,到底隐喻什么?

    我以前一直考虑这个问题,但终究不得其解,但现在分析来看,闹洞房的风俗完全是抢婚时代的遗风演变,闹洞房被民间一直赋予吉利的神秘色彩,闹洞房是抢婚行为的模拟和再现,实际上是人们对**的恐惧和规避。

    抢婚时代说明非熟人之间男女关系开始盛行,母系氏族逐步过渡到父系氏族。

    一夫多妻时代来临了,人类男女关系正式进入混乱时代。

    在这个时代,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她就是嫦娥,汪纷玲说,嫦娥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站出来反抗一夫多妻制**男女关系的。关于嫦娥的考证,各代文献和民间传说均有不同。

    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趁大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暂且安身。可是**空无一人,出奇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

    实际上民间传说中嫦娥变身蛤蟆的神话是男权时代的影射,隐喻女性背叛男性后所受到的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