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传统国学 > 梁山兴宋传 > 第32章(上) 古吹台梁园雪霁

第32章(上) 古吹台梁园雪霁

”地一声。那灶王爷、灶王奶奶也明显不高兴了,拿这个糊弄我们哪?那掌柜忙掏出一把铜钱塞在灶王爷,原来刚才是捉弄那灶王爷一下。灶王爷得了钱,那里计较别的,恭喜道:“愿大老爷明年生意兴隆,百事吉祥。”一转头,跳跳蹦蹦冲洪秀他们来了,洪秀等宝马香车一看就是肥羊,怎能错过。不过洪秀他们却没时间跟他们纠缠,洪秀对张三招招手,道:“看赏。”

    张三掏了一点碎银子给灶王爷,那些乞丐知趣地让开了路。

    洪秀突然想起什么,对那灶王爷道:“你叫什么?”

    那灶王爷道:“小的王五。”

    洪秀道:“给你个差使,你去找全城的叫化来,都到熙熙楼找杜二官儿,有差使给你们,这是十两银子,做的好了,还有好处。”说着又让张三赏了一锭银子。

    那灶王爷大喜,唱个大喏:“谨听公子吩咐,不敢有差。”说着也不跳灶王了,招呼伙伴就要走。

    洪秀又嘱咐一句,“只派领头的去店里就好,别惊扰了住店的客人。”那灶王爷带伙伴去了。

    洪秀等重新上马车,直奔吹台。

    吹台博士去过,他那个时代叫做禹王台,不过禹王台是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修的,在这崇宁年间,如果问禹王台在哪里,是没有人会知道的,现在是叫吹台,或者梁园。说吹台那乃是春秋时,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后人追思师旷风采因此叫这里为吹台,宋朝时候也有汴京八景,吹台秋雨就是其中一个。所以说好地方永远是好地方,一千年之后,这里还是名胜,只不过是名字变化为梁园雪霁,名字虽然变了,梁宋的风骨却仍然不变。

    洪秀等来的正是时候,虽然不是吹台秋雨的时节,却赶上了梁园雪霁。

    马车刚出了陈州门,吹台周边的美景就跃入了眼帘,似乎它一点都不吝啬展示自己的美丽容颜。不象博士所来自的时期,现在的梁园坐落在一片起伏的小山上。

    洪秀等来的正是时候,虽然没赶上吹台秋雨的季节,却正是梁园雪霁的时分。

    当洪秀等的马车出了陈州门,吹台周边的美景就跃入了眼界,似乎它一点都不吝啬展示自己的美貌。梁园坐落在一片起伏的小山上,因昨晚的一场雪山头山脚都盖上了一层不薄不厚的白被子。早上的阳光斜斜地从山北后射过来,远远近近的山显出不同的颜色,近处的更白些,远处的则和蓝蓝的天色融在了一起,深深浅浅层层渲染就好象是一幅绝好的山水写意画。待马车又驰近些,山上的景致便看得清了,却又是另一翻风味。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些便一色的白了,有的地方却露着坡上的松柏,却更显得绿意勃勃,加上阳光射不到的地方投下阴影,让人看着感觉那雪竟然好象是粉蓝色的,又是那么松松的,似乎轻轻咳嗽就能把那雪震落。

    只可惜这样的美景。到了博士所来自的时期就不复再有,那里地面被黄河多次泛滥淤积抬高了地面,小山都变成了平地,真是让人遗憾啊。

    上山的道路早就被雪埋没了,只是靠着周围树木的走势才能勉强分辨出哪里是路,而且这样的被雪埋没路原本是走不得马车的,可是昆仑奴阿布也许他可以算得上北宋时期的“的哥”了吧,他对这里道路很熟,而且赶车的技术高超,洪秀只大致说了方向,阿布就径直地将马车赶上了吹台。

    马车上了吹台,三拐两拐,路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庭院,院子不大,只有三四间房,坐落在一条山涧边,水边还竖着一架水车,显得别有情调。燕青眼尖,轻喊一声:“到了。”马车轻巧地停在了院子门口。

    不等马车停稳,燕青便飘然跳下了车,张三也跟着下车,看来过街老鼠这个名字不是白叫的,身手也敏捷的很。

    马车停下,洪秀整整头上的帽子,掸一下身上的披风,深吸口气,下了马车,博士虽然没有人看见他,却也是一脸郑重。他们要拜访的是一个对梁山,甚至对整个国家都将起到划时代作用的人,怎么能不谨慎些呢。

    洪秀命张三去马车后面将礼物取出来,自己带着燕青,缓步走到门口,啪啪扣动门环。

    好一会,没有人答应,洪秀又扣三下,略提高些嗓子问:“请问主人在家吗?”

    门后似乎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