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传统国学 > 梁山兴宋传 > 第13章(下) 反间计箩卜和大棒

第13章(下) 反间计箩卜和大棒

    宋江沉着脸:“慌里慌张,象什么样子,堕了我梁山的威名,站直了说。”

    那喽罗挺直了身体,喘一口气道:“东京蔡太师拜请关真君玄孙(注11),蒲东郡大刀关胜,引一彪军马,飞奔梁山泊来。寨中头领主张不定,请头领、军师早早收兵回来,且解山寨之难。”

    众头领脸色都变了,好一着釜底抽薪,自己还在这里高兴,老家都快给别人端了。

    李逵一把扯下头上的斗笠,掣出两把车骨碌大斧,喝道:“大伙一起杀回去啊,看俺铁牛一斧子杀他回庙里去。”

    这边梁中书的家丁仆人都还没走,一看见李逵露出嘴脸,有人惊叫声“黑旋风”,人群立刻就乱了,好几个妇女当场背过气去,这包括漂亮的李瓶儿,看来大名府离梁山太近,黑旋风的名气又太响,据说一听到“黑旋风”三个字,再闹的小孩都会不敢再哭。

    宋江一瞪眼:“你这黑厮怎如此放肆,山寨大事自有为兄和军师,何时轮到你说话,还不退下。”

    李逵看来真听宋江的话,一吐舌头,不响了。

    博士还真替李逵不平,这宋江一点民主都不讲嘛,完全是家长作风,宋江对所有人都是假客气,唯独对李逵露出真面目动不动就要责骂杀头,也许就是知道李逵是真心跟从自己的,但这样一来,宋江的为人就太卑鄙了,十足的投机分子。

    洪秀也觉的李逵可怜,打个圆场,“头领何必在意,铁牛哥哥也是为了山寨。”

    宋江还在做高姿态,“山寨不可无规矩,岂能容这等泼才胡闹。”

    吴用劝道:“兄长还是先商议如何应对吧。”

    宋江点头称是,“我等找一房间商议商议。”

    吴用一挥手:“将中书大人引到书房歇息,其余家人原地休息,吕方郭盛把住中书府各处大门,只许进不许出,不得而走漏消息。”要说吴用还真有两把刷子,脑子非常清楚,这短短的时间已经想到了关键的地方,还作出了对策。

    众人进了中书府的议事厅,宋江先说话:“各位兄弟,我们这次托洪兄弟的福,得了大名,虽然名义上还是朝廷的,但钱粮尽为我所得,大名府乃陪都,富甲关外,因此对山寨至为重要。现大刀关胜袭我水泊老家,山寨乃我等根本,此亦万不可失,我等务必商议个两全之策,不知各位有何妙计?”

    众头领都面色沉重,议论纷纷,都觉得不好办,山寨肯定要回救,因为主力都在这里,可是大名刚得到,人心不稳,这一回兵,大名多半保不住。当然也有不担心的,比如船火儿张横,“兀那关胜有何可惧,他须不是关老爷,看你张爷爷出马,逮他就象逮个水耗子。”

    洪秀也在和博士商量,“你觉的如何?”洪秀毕竟年轻,虽然也学过些兵书,但都不求甚解,又是初出茅庐,虽然取大名露了一手,但遇到这样关键的时候,就没主意了。当然洪秀的弱点正是博士的长处,博士笑笑:“你放心,我胸有成竹。”废话,博士熟读水浒,这基本上属于作弊的。

    吴用轻轻弹嗽一声,羽扇轻摇,微笑道:“如今之计,不可急还。不如今晚哥哥领步兵先行,留两支马军,在飞虎峪两边埋伏,若大名追来,必中埋伏。若不如此,我军先乱。”

    宋江道:“军师言之极当,只是这大名难道就舍弃不要?”

    博士长身而起,“我以为官兵未必敢追,大名未必会失。”当然众人看到的是洪秀,可是洪秀却得到博士,那一刹间,博士白大褂幅袖飘飘,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仿佛可以决胜千里,帅呆了。

    宋江道:“愿闻贤弟高见。”

    博士侃侃而谈,“昨得大名,全在梁中书一人,今要保大名,也着落在此人身上。大名府军马,只听梁中书一人,今我后路被袭,我等若去,梁中书是否背反在两说间,若其背反,则我等首尾受敌,后果危矣。”博士也很有意思,这回说话学足古人,虽然有点洋泾浜,却也象模象样,说起来博士就是蛮具有童心的一个人呢。

    众首领都暗自点头,没想到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大名得不到,自己都有可能陷进去。

    博士接着道:“如今之计要吃住梁中书,大名的一千人马不动,宋江哥哥,可以先带一万五千人马走,营盘不动,剩下四千马军看守,多插旌旗,虚张声势。带走的一万五千人,步军先行,马军如军师哥哥所言埋伏,以备不测,到明日天明,大张旗鼓分三路返回大营,作增兵之势,大名军兵听闻增兵,必不敢动。然后剩余军马可徐徐而撤,因都是马军,仍可追上前队,此当初死诸葛吓退活仲达之计也。”

    宋江大喜,“此计果然大妙。”

    博士又道:“然仅如此还不足以保存大名,梁中书事后知道中计,仍可能背反。”

    宋江笑道:“贤弟必有良策。”

    博士道:“我等可取那李瓶姐身上一样信物,给蔡夫人,只说梁中书已经忘记她,和新夫人百年好合了,蔡夫人本已恨梁中书薄悻,如此更恨其入骨,我等只消说若你修书一封给蔡京,要其罢梁中书的官,只要这样,我等就会考虑放她回东京,蔡夫人必定答应。取此书信后,兄长可携蔡夫人随前队先走,我带此信给梁中书,梁中书见信必反恨蔡夫人,我则当场撕毁该信,以安其心,趁势劝其同梁山合作,允许多加给他俸禄。如此一来,梁中书必定死心踏地,更何况他必定以为此信抄有多份,只要原来他写的字据和蔡夫人在我等手里,再以我梁山子弟兵替换城里机关看守士兵,震慑各大小官员,我梁山在大名府安如泰山。我把此称为胡萝卜和大棒的计策。”

    一席话说的众人大惊失色,这个反间计,简直把梁中书套死了,这样大名无忧了。博士这个计策是很厉害,不过也源自洪秀陷害梁中书的那招,说起黑道的天份,还得说是洪秀。

    吴用听了暗暗点头,心道:“我若不是故意不说全计策,又怎能试出你的斤两呢?看来我预料的不错,此人非池中之物啊。我该如何办呢?”

    李逵却不明白:“兄弟,俺不懂,为什么叫胡萝卜?”你看别的有脑子的人都在听主要的计策,就这黑厮计策没听懂,只听到个胡萝卜。

    博士仔细一想,对啊,资料里说胡萝卜(注12)是元朝才引进的,说漏嘴了。

    博士笑道:“对了,是萝卜和大棒的计策,说错了。”

    李逵还不依不饶的,“为什么是萝卜和大棒的计策?”

    博士开始头疼了,这黑旋风,应该改名叫“为什么”李逵,这么多问题,没奈何解释道:“当年唐朝时候武则天驯马,如果马不听话,就用大棒击打,如果听话就给萝卜吃,我们现在也用这方法对梁中书,吓他的同时给点好处,因此叫萝卜和大棒的计策。”

    宋江起身一拜到底:“贤弟大才啊,此次贤弟你立下首功,务必请贤弟来在山寨作把交椅。”

    博士看看洪秀,洪秀会意,“兄弟早有此意,愿在兄长帐下为一小卒。”这客气还要客气一番的,“兄弟身边还有燕青杜兴,皆是好汉,也愿意一同上山效力。”

    宋江道:“这两位也是久闻了,再好不过。”

    当下作了决议,宋江带步兵先走,洪秀带原来一起共事的一筹好汉带一千“梁山子弟兵”继续完成接受工作,然后再来追赶大队。特别拨调扑天雕李应,总领这一千“梁山子弟兵”,副将九纹龙史进、小尉迟孙新辅助留守大名府。扑天雕李应原来也是惯做生意的,在梁山也一直管钱粮,正是监管大名府的不二人选。洪秀还打算把杜兴留下,继续掌管原来的商号,这些将来是梁山商业帝国的起源。

    宋江担心山寨立刻要回大营,遣人取了李瓶儿的一根簪子,让李瓶儿大为肉痛,多要了两只玉镇纸才答应。

    其实这只是李瓶儿故作姿态,她已经认定是洪秀对自己有意思,取个簪子,留个念响,看不出这公子年纪不大,倒颇懂得香艳之事,只是为何不索性讨了自己,却实在解释不通。

    洪秀则继续清点梁中书的不义之财,哪里知道李瓶儿胡思乱想,忙着数钱还来不及呢,却听到林冲和杨志那里派来小校来请他去。

    “哎,什么都要我操心,”洪秀不满意地想,“我容易么我。”又是一句从博士那里窃取的现代话。

    注11 关云长,在汉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时,被汉宪帝封为“汉寿亭候”,跟随刘玄德争雄天下时,因战功昭著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死后被封为“忠惠公”,后赐“照烈武安王”,到宋朝又被加封为“崇亭真君”,宋徽宗先后封他为“忠惠公”、“义勇武安王”,明朝被封为“关帝圣君”,传到清朝乾隆年间,被封赐为“协天在帝护国明王佛”。所以各朝代,关羽称呼不同,关帝庙当时应该是没有的,但关王庙则很有可能。 注12 胡萝卜原产亚洲西部,中亚西亚地区,阿富汗为紫色胡萝卜最早演化中心。胡萝卜栽培历史很长,约在2000年以上。1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