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传统国学 > 风起陇西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走了吧?”剩在参崖的卫兵对老何喝道。老何一边含糊不清地继续揉着小腿,一边紧张地左右来回地看。

    就在这时,押队军官忽然看到旁边的草丛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他以为是野兔或者山鸡,于是走过去张望。忽然,一团黑影从草丛里一下子冲出来,扑到军官身上对准太阳穴就是三拳,军官登时晕倒在地。旁边的护卫兵一时间竟然呆在原地没反应。这一短暂的迟疑要了他的命;另外一个人从他背后出现,用手臂扼住他的咽喉,抽出了他的短刀从背后刺了进去。

    “老何?”

    黄预松开护卫兵的尸体,捏着滴着血的短刀朝老何走过去。老何有些害怕地朝后缩了缩,胆怯地问道:“是于程兄弟的人吗?”

    “是的,快走吧。”黄袭把老何从地上拽起来,斜眼瞥了瞥高堂秉,后者抬腿将晕倒的军官踢到了一边。

    已经抵达商崖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全都大吃一惊。他们能清楚地看到这边的情形,但是却鞭长莫及,参、商两崖之间隔着五、六丈宽的山涧。急疯了的副将大吼着命令全体回转赶回参崖,但这根本无济于事;栈道上现在全是人,在这种狭窄的地方,无论是继续前进还是立刻回转,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事。

    最麻烦的是,栈道上最靠近参崖的是那个牵着马匹的护卫兵,他心里不管多急也只能慢慢移动,否则就会连人带马一起掉下去。前面的人即使想回头折返到参崖,也必须得跟在他后面蹭——这时候又有三、四个匪徒出现在栈道口,谁想过来都少不得要挨上一刀。

    黄预看了看乱成一锅粥的对面,冷冷说道:“任务完成了,我们快走!”

    于是黄预、高堂秉、老何以及其他几名配合的五斗米教徒迅速消失在参崖旁边的山谷中,只留下一个晕倒的军官、一具尸体、一个牵着马匹满头大汗的士兵和其他一大群不知所措的人。

    顺利救出老何的队伍轻车熟路地沿着一条不为人知的小路来到一处山坳中。在那里,柳敏、柳萤父女和其他人已经焦急地等候多时了。当他们看到队伍里多出一个人的时候,就知道已经事情成了。

    “成了吗?”柳敏还是想问上一句。

    “成了。”黄预点点头,看了一眼仍旧有点惶惑不安的老何。柳敏喜不自胜地牵着高堂秉的手说:“若不是高堂将军你暗中出力,我们怕是连南郑城都出不来呀。这一次你算是立下大功了!”

    “爹爹!”柳萤嗔怪地看了柳敏一眼,转头抱住高堂秉的双臂,关切地问道:“你有没有受伤?”高堂秉只是低声说了句:“还好。”

    “现在还不是闲聊的时候,还没脱离危险呢!”黄预提醒他们,同时叫人把事先藏好的马匹牵出来。这些马匹都是高堂秉弄来的,备做逃亡之用。

    按照计划,他们将骑马从一条名叫褒秦道的小路穿越梁山,在山麓路口与联络接应部队的糜冲会合。糜冲说只要朝西北方向走,不出一天就可进入褒水流域,接着一路北上至绥阳小谷,曹魏的陈仓驻防部队就会前来接应。现在蜀军正打算在陇西西南部用兵,这里边境是不敢闹出太大军事冲突的。

    各人各自上马,朝着褒秦道急驰而去。黄袭在马上忽然问了高堂秉一句:“你刚才为什么不杀了他?”

    “何必,你们五斗米教徒不也讲究太平之道么?”高堂秉回答,黄袭陷入了沉默。

    到了中午,逃亡队伍接近了褒秦道,道路越变越狭窄,两边山势逐渐升高,地势十分险要。队伍放慢了速度,徐徐而行,眼见着前面两侧山岭高高拔起,将中间道路挤的只剩一条线宽,仿佛函谷关口一般。旁边一块半埋在土中的石碑上写着:褒秦道。

    “糜先生来接应我们了……”为首的教徒看到道口有一个人影,不禁兴奋地高喊道,但他喊到一半,整个人僵到了那里。

    负手站在道口的不是糜冲,而是荀诩。

    ※版本出处:幻剑书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