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经济管理 > 火星人经济学 > 6.“多收了三五斗”为什么却没有多赚三五块大洋?

6.“多收了三五斗”为什么却没有多赚三五块大洋?

在一定的需求和供给。没有需求的东西是没有价格的,因为根本没有人愿意花钱去买它。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决定的。但是有的时候,需求量一定的时候,供给量对商品的价格产生的影响会更大。供给过多,则价格低廉,供给过少,则价格高昂。经济学中用“绝对过剩”和“相对过剩”来解释这个问题。绝对过剩是指生产出来的东西,在让所有需要它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最大的满足之后,还有所剩余。相对过剩是指该商品的过剩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言的,是相对于人们的购买能力的过剩。也就是说,社会的供给超过了具有购买能力的人的需求,还存在许多买不起这种商品的需求者。

    虽然水的需求是巨大的,并且是必需的,但是它的供给量已经是“绝对过剩”;而钻石虽然毫无用处,但是供给量却只是“相对过剩”,所以就会产生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

    前些年中国也出现了“倒牛奶”现象。先是遭奶站拒收的南京奶农纷纷把鲜奶倒掉,而后是成都市的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因为收购过多鲜奶,只好把来不及加工的两吨多鲜奶倒入下水道。照此看,我们生产的牛奶似乎已经到了“喝不完”的地步。但是资料显示,我国奶制品的年人均消费量不足7 公斤,远远达不到世界人均水平。中国仍然是一个“贫奶国家”。对于倒牛奶现象,许多人会问:为什么他们不把牛奶分给那些还喝不上牛奶的人呢?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把牛奶无偿分发,有些人因此获得了牛奶。那么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即使在以后牛奶供给相对平衡时,也就会有许多人不去买牛奶了,因为他们会等着再喝“免费牛奶”,而一些原来购买牛奶的人,也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也会选择等牛奶喝,而不是买牛奶喝。这样一来,卖者如果觉得无利可图,就会退出市场,市场就会遭到破坏。从长远来看,对于买家与卖家都不利。所以,倒掉牛奶,看似浪费无情,实际上是有着十分无奈的经济原因的。

    与此相同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叶圣陶在《多收了三五斗》里描述的“谷贱伤农”现象。本来稻米丰收了,农民以为自己的收入会比往年高一点。可是,由于全体农业的丰收,粮食产量增加,供给急剧上升,而需求量又不可能在一年的时间内突然大增,所以就超过了需求量。再加上洋米洋面的引入,粮食的价格下降了,农民的收入反而比以前减少了。实际上,这并不是主要由买家所决定的,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性造成的。这样一来,在市场交易时,就给农民带来了讨价还价的劣势。消费者会想“反正你一定会急着卖出去, 否则就会坏掉。那么你对交易的要求比我迫切”,他们就会利用这种心理,拼命地压低价格。而在供给量过剩的情况下,农民达成交易的要求就会更迫切,价格就会被压得更低。所以,就没有多赚三五个大洋。

    由此可见,商品的价格在需求没有弹性的情况下,如果供给量突然大增,不仅不能给卖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还有可能会降低其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