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六章 清华校长不好当(9)

第六章 清华校长不好当(9)

    第六章 清华校长不好当(9)

    广布耳目可谓是为官智慧之一。早有曹云祥的眼线报告,一向内敛与人疏远的梅贻琦近日异常活跃,他经常去张彭春寓处久久不出,甚至三更灯火五更鸡,非常反常。从张彭春的课程改革设计看,虽然有一个九人组的“课程委员会”做后盾,但其主要操刀手应该是梅贻琦。

    曹云祥初时认为,梅贻琦与张彭春相近,只是偶尔为之,后来发现二人共同的南开身世。二人都是南开学校毕业,又都是清华“史前生” 。张彭春是南开校长张伯苓的胞弟,而梅贻琦又是张伯苓的得意门生。梅贻琦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时,张伯苓亲笔手书,将梅贻琦的名字写在了学校大门口,师生之谊,对梅来说,恩同再造。似这等情意,无人能比。而今,两人联手,谁能比得了同出一门的他们? 这些情况,使得曹云祥开始重新评估张彭春,并适时调整策略。苏云峰先生分析认为:

    整体来看,曹云祥的改革和表现得到多数师生支持,但亦有反对他的,其中之一为后来长期主持清华的梅贻琦。梅贻琦是一位讷于言的人,甚少公开发表意见,或写文章,所写日记亦言简意赅,要从中找他批评别人的材料,绝非易事。不过在张彭春的日记中,我们倒可以看到蛛丝马迹。梅是南开中学出身的,他虽然亦由清华公费留美,但当时的清华人把他划为南开派。事实亦然,梅与张彭春亲密而与曹云祥疏远。张彭春到清华后,甚为孤立,仅得梅等少数人支持而已。张说“梅是好人”。梅的确给张很多协助,有时还替张写演说稿。[1923年9月30日,张彭春说,“其实演说词还是(梅)月涵给写的,可耻!”] 我们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