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14)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14)

专门教育者。适值本校改变政策,另订游美办法,设立大学普通专门科,研究院亦得同时实现。原拟规模甚大,兼办各科(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嗣以经费所限,只能先办国学一科。且以国学之在今日,尤为重要,一切已详具于《研究院缘起》:盖以中国经籍,自汉迄今,注释略具,然因材料之未备与方法之未密,不能不有待于后人之补正;又近世所出古代史料,至为多颐,亦尚待会通细密之研究。其他人事方面,如历代生活之情状,言语之变迁,风俗之沿革,道德、政治、宗教、学艺之盛衰;自然方面,如川河之迁徙,动植物名实之繁颐,前人虽有纪录,无不需专门分类之研究”。而“此种事业,终非个人及寻常学校之力所能成就”,故今即开办研究院,而专修国学。惟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方法(即时人所谓科学方法),并取材于欧美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此又本校研究院之异于国内之研究国学者也。研究院之地位为:(一)非清华大学之毕业院(大学院),乃专为研究高深学术之机关;(二)非为某一校造就师资,乃为中国养成通才硕学。研究院之性质:(一)研究高深学术;(二)注重个人指导(详细办法,均见“研究院章程”中)。惟其如是,故不惜经费,布置种种,专为少数人谋研究学术之利便,学生名额极少,又复从严考试录取,期望甚大,所谓在精而不在多也。又于教授讲师,则务敦聘国内硕学重望,具有上言之三种资格:(一)通知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二)具正确精密之科学的治学方法;(三)稔悉欧美日本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与学生以个人接触、亲近讲习之机会,期于短时间内获益至多。今幸得王静安、梁任公、赵元任、陈寅恪、李济诸先生为教授讲师。(陈教授须明年二月到校)诸先生为通国人之所熟知共仰,无须赘词介绍。研究院前途之声望与成绩,悉为诸教授讲师之学问指导,与学生之进修研究工夫是赖。本人被学校命为研究院主任,学识浅薄,经验缺乏,实不克图。惟自审主任之职务,在上承校长,中与各方合作、措办研究院各种事务、并筹思未来之计划,总使教授、学生,能得最大量之便利,专心学问,指导研究,获益倍蓰,而研究院原来之目的得以实现,故亦愿竭绵薄,略尽供应之职,渴望后来之效,尤有进者。由上所言,本校研究院在中国实属创举,他校如北京大学亦设国学研究所,然组织办法颇有不同。是以本校研究院今年开始,实在试验时期,一切尚待逐渐改良,所望国内名贤,以及各地好学深思之士,常赐教育,藉作指针,则本校之幸,研究院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