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33)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33)

银质,镶珐琅及宝珠,背镌有“印铸局制”字样,其时黎元洪任总统。 1924年5月12日,外交部正式任命他为清华学校校长。

    对曹云祥到校之后的政绩,一时间清华师生好评如潮。有文章评论说,“在放任失道时期之后,将欲从事善后,恢复秩序,至非容易之事……外交部任命参事曹庆五为代理校长,时陈绍唐已为斋务长(1921年9月陈绍唐到校)。十二年(1923)下学期,陈斋务长去世,曹校长派徐志诚代理。本年2月,徐氏正式接充。清华在此二年期间,未有风潮发生,学生安然就学,全校秩序,渐以平顺。……吾人不能不归功于此二年中之学校当局” ,但也流露出某种程度的担心,“曹校长乃外交人才,非欲久居清华,更非欲终身从事教育,当今不过暂居署理之职,校内行政首领,仍在虚悬之中。而清华前途,渺不可知” 。

    以后发生的事实,是曹云祥一度要调离清华去外交部任职,出使英国,这证明彭文应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1925年底,曹云祥因为初步确定要随同表兄颜惠庆出国公干,而传出将调离清华的消息,这使得清华学校刚刚稳定下来的局面又出现了一场不小的波动。《清华周刊》 刊登曹校长将辞职离校,学生会通过挽留的消息。并且又提出继任校长的条件。“挽留校长”的消息,说学生会“派人谒见校长,呈述本校学生以先过去成绩昭著,将来计划半已实行,已一致议决,一致挽留校长使竟全功”。

    《清华周刊》还以醒目标题发表社论《我们所需要的新校长》,高调评价曹云祥,并且阐明假如曹云祥真的离校,继任的新校长人选之四大标准、解决新校长问题之三大原则、对于各方面之种种希望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