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感动世界的100名音乐大师 >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音乐(3)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音乐(3)

此,他还用当时一首很流行的歌曲《武装了的人》写了一部弥撒曲,经久流传。

    格鲁克

    Christoph Gluck 1714-1787

    18世纪,格鲁克歌剧改革在当时音乐界掀起了一股飓风。1762年,当格鲁克意识到意大利歌剧越来越“荒唐乏味”,充满了“无聊夸张的虚饰”时,他提出了“歌剧应该优美而简洁”的改革口号,其创作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就是这场改革的旗帜。

    克利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生于德意志南部的埃拉斯巴赫,少年时跟随捷克作曲家、管风琴家车尔诺霍尔斯基学习音乐。22岁那年他得到维也纳贵族的资助,到米兰从桑玛尔蒂尼学习了四年,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亨德尔,并受到亨德尔的清唱剧风格的启发。

    1741年,格鲁克在米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尔塔塞斯》,并于1754年重返维也纳任维也纳宫廷乐长及歌剧指挥,并开始着手进行歌剧改革。在此期间,他与意大利诗人卡扎比基合作完成了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阿尔西斯特》等歌剧作品,详细阐述了他对歌剧改革的重要原则和歌剧创作的美学观点,这些歌剧作品被认为是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宣言书。他主张“歌剧内容要深刻,音乐为戏剧服务,摒弃传统的炫技要求,提倡淳朴自然的表现”,对欧洲许多国家的音乐戏剧产生了显著影响。

    1777年,格鲁克创作的《阿尔米德》不仅坚持了他的改革原则,而且乐队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两年之后《伊菲姬妮在陶里德》问世,这是格鲁克的最后一部改革歌剧。此剧更加注重人物的情感,以往的爱情主线退到了幕后,咏叹调的作用也在这里得到了更好的运用,为格鲁克的歌剧改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1783年,格鲁克以一部《埃科与纳克索斯》结束了他的歌剧创作生涯。

    在格鲁克生活的时代,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奥音乐风格特点于一身的作曲家仅他一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的作品既有意大利音乐的严谨典雅,又有法国音乐的庄重壮丽和德奥音乐的质朴明朗,其歌剧改革更对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等国音乐戏剧的发展影响深刻,被视作世界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