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中国女首富—张茵 > 第三章 到美国去收废纸(2)

第三章 到美国去收废纸(2)

公司,生产高档牛卡纸,她的第一台机器就是20万吨的年产规模。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绝大部分中国的造纸厂还只是处于5万吨左右的年产规模,所用机器也是国产机,但张茵在东莞投产的第一台机器就是20万吨的年产规模。到2008年,产量已近700万吨,居亚洲地区前列。张茵后来告诉《胡润百富》杂志说:“美国丰富的纸原料市场奠定了我事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同时,我也从国际原料市场看到了中国造纸市场的未来,并于1995年在东莞投建了玖龙纸业。”

    在此过程中,张茵却一如既往地低调,平淡地把这一切都归结于“运气好”,“是我运气好,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她解释说,自己创业起步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到美国后又恰逢美国经济复苏持续繁荣,此外,美国森林资源丰富,造纸业发达,废纸回收系统极为科学,加上此时经过在香港的发展,公司资金雄厚,起点高,靠着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从而发展速度惊人。

    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在业内人士看来,美国中南公司的商业模式看似简单:以低廉的价格在美国收购废纸,再以低廉的运费运到中国。实际上,张茵成功的秘诀在于寻找到了一个各方均受益的策略:原料是废弃的垃圾,工人雇用的是当地的贫民,美国政府对这类公司实行减税补贴,而当时中美贸易顺差严重,十个集装箱到香港,九个要空箱回美国,对船运公司而言,中南的废纸贸易尽管每个柜运费不过1000美元,仍属意外的收获。

    2001年,中南使用的集装箱总量超过了通用电气公司、菲利浦莫里斯和杜邦的总和,每年仅向中国出售的废纸总重量就相当于17艘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