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首富真相 > 所有类型原罪中,政商关系是绕不过去的话题(1)

所有类型原罪中,政商关系是绕不过去的话题(1)

型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的经济体,权力都会成为企业家配置资源的润滑剂,但权力一旦成为企业家手中拥有的唯一权杖,总有反噬企业家精神的一天,这也就是企业家精神目前所显示的异兆。”

    2008年10月,先后出来两份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赤手空拳来到中国打拼天下的英国小伙子胡润,似乎对同样富有闯劲和冒险精神的黄光裕情有独钟。在他一手泡制的胡润百富榜上,黄光裕3次被推上了首富宝座。在2008年的榜单上,黄光裕的个人财富是430亿人民币。而创刊于1917年的《福布斯》杂志则显得相对谨慎,把首富的宝座留给了一直稳健发展的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在“200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刘永行的个人财富是204亿元人民币。我们不妨拿这两位首富在政商关系方面进行一番对比--

    对政商关系颇有研究的冯仑,把它划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企业与所在体制的关系;一个是企业家与官员的关系;一个是民营资本与国营资本的关系。

    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但商人群体目前过于弱小,无法介入此过程,也很难影响决策过程,只有遵守执行的义务。冯仑告诫道,“听党的话、跟政府走,否则你的企业根本没办法发展。”

    而刘永行兄弟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听话”的典范。他们每一步发展都配合着政府的政策节奏,看着政府的脸色做事,从不钻政府政策的空子,让政府处于被动之处,从而也让家族生意能避开政策调控的锋芒。比如1982年四兄弟打算到农村养鹌鹑之前,特地找到当时的县委书记询问,回乡创业“要不要得?”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又正儿八经地向单位打报告申请辞职,辞职报告直打到四川省副省长那里才有了确切的批示;1992年刘氏兄弟计划成立私营企业集团,也特地向国家工商局打报告,直到国家工商局批准才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1993年刘氏四兄弟有了成立一家民营银行的想法,就与41位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建议政府批准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直到3年以后国务院才批准,刘氏兄弟才当上民生银行的主要股东……

    但黄光裕兄弟从创业开始,便一直是踏着政策和法律的边缘迈步前行。比如早年黄光裕大哥黄俊钦便因为倒卖电器产品,被呼和浩特警方以投机倒把查扣。但在一片混沌之中,这些“孤胆英雄”似的企业家们在当时的很多“肆意妄为”之举,也有着其猾的意义:他们对当时法律和政策底线的试探和触犯,在客观上拓展了它们的边限及商业的空间;他们坠落时的惊呼声,也为后来者标明了前进道路上的暗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