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首富真相 > 几乎一夜之间,黄光裕把门店都改成“国美电器”

几乎一夜之间,黄光裕把门店都改成“国美电器”



    这些国产家电企业的迅速崛起,也为国美这样的家电零售商提供了绝佳的转型机会。而黄光裕最让人吃惊的地方,就是他几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出现在他面前的商业良机。

    随着生意的扩张,黄氏兄弟陆续在北京开了几家店,但刚开始他们并没有连锁经营的概念,所以这些门店的名称也五花八门,比如有“国豪”、“亚华”、“恒基”等。让黄光裕感到如此做法不妥的起因,缘自于打广告时带来的巨大麻烦。《北京晚报》的中缝原来是以800元的低价包下来的,虽说地方不大,却很实用,发挥了巨大的广告效应。但以前就“国美”这一个“孩子”,刊登广告时地方还是绰绰有余的,现在一下子冒出了五、六个“孩子”,全挤在中缝那一块狭小的地方,就显得太闹腾了。更难堪的是,广告涉及到的几个方面都不满意:报社不满意--凭什么同样的钱,我要多给你印这么多字;厂家也不满意--钱我投给你了,效果却越来越差;最后“上帝们”也不满意--他们只认老大“国美”,其他凭空冒出来的老盯老三、老四等,“上帝们”瞅着就觉得闹心。

    黄光裕决定改变。在与大哥黄俊钦分家之后的1993年,黄光裕开始有精力对旗下的门店进行整合。几乎在一夜之间,他将自己属下的其他几家电器商店的招牌通通拆除,所有店铺一律改成了同一个品牌:“国美电器”。并引进连锁经营的新机制,全面贯彻实施了“五个统一”的战略方针,即:“统一名称,统一形象,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供货。”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黄光裕堪称中国家电连锁零售的创始人,但他的这套模式,没有什么先例可以模仿,都是从实践中自行摸索出来的。1994年,黄光裕应松下公司之邀,首次去日本参观访问,考察了日本的家电零售业。黄光裕在考察了日本最大连锁家电商小岛电器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我那个东西就叫连锁啊。”

    连锁经营带来的是规模的迅速扩大。根据国美电器给笔者提供的宣传资料来看,该公司从1993年到1998年历年的销售分别为:1.8107亿元、3.5023亿元、4.8235亿元、6.5178亿元、9.9458亿元、10.5128亿元。5年总共增加了5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黄光裕的潮汕老乡、同时来到京城打拼的许钟民,他的事业也在1994年走上了正规。1994年,许钟民成立了京文唱片公司,与百代、华纳等五家大唱片公司合作,并将“格莱美”等欧美唱片引入了中国市场,唱片公司旗下有韩红、雪村、郭峰等知名歌手。此时,正是音像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当时盗版唱片已开始大肆吞噬正版市场。有朋友问许钟民:“为什么人家都走了你还来?”而许钟民却回答:“别人搞盗版都能挣钱,我做正版前途岂不是更大!”正好那时候电视剧《过把瘾》在全国热播,京文唱片抓住了这个机会,推出了由王志文和江珊演唱的《想说爱你不容易》专辑,乘着电视剧热播的“东风”,销量一下就突破了50万,这对于不景气的音像市场来说简直是可望不可即的数字。

    1996年,对于音像行业来说可谓“水深火热”,盗版对市场的吞噬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许钟民果断地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开饭馆做餐饮业,在音像业萎靡不前的时候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筹划,“地道正宗、好吃不贵”的餐饮理念一炮走红,“潮好味”的名字也随之“火” 了,每到吃饭的时间餐馆门口都要排队,这在当时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于是,从1997年开始,许钟民经营的重心开始转向了餐饮,并学习潮汕老乡黄光裕的做法,进行连锁经营。

    有媒体报料,称多年来黄光裕和许钟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潮好味”边吃着弹牙的牛肉丸边聊着他们感兴趣的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