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首富真相 > 天时地利人和,驱使黄光裕改行做电器(1)

天时地利人和,驱使黄光裕改行做电器(1)

年代,开始接触五彩缤纷的娱乐生活的时期。1983年,港台剧《射雕英雄传》被引入大陆电视台,一到播出时间便万人空巷;也就在这一年春节,央视的春节晚会在青涩、简陋中登场,以后愈演愈烈,成为中国人最好的“精神年夜饭”;1985年,来自于日本的电视剧《阿信》和动画片《一休》、《铁臂阿童木》等如台风般刮过大陆;1986年,琼瑶的《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等让无数痴情少男少女痴狂;1987年,《红楼梦》、《西游记》等国产经典电视剧横空出世……而这一切,都有赖于电视机这种载体,这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以电视机为首的家用电器强烈的消费**。

    1987年,也被视为中国企业家的年代。就在这一年,马胜利成为改革的典型,柳传志推出了联想微机,宗庆后、怀汉新、任正非等开始创业。也就在这一年,达能、雀巢、联合利华、摩托罗拉等跨国企业涌入中国,肯德基把它在中国的第一家店开在了离国美电器珠市口店不远的前门。

    政策的相对宽松,也导致了民营经济蓬勃地生长。几乎一夜之间,乡镇企业在苏南、温州等地从石头缝里迸出。在改革开放后,率先提出了“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中国着名社会学家、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费孝通,于1986年初春来到偏远的温州。这位76岁的老人一口气走访了温州四县五镇,并参观了市区的两个街办厂。费孝通回来后,在《了望》杂志上发表了《小商品、大市场》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温州模式”的重要意义倒不在于发展了家庭工业,而在于激活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流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