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首富真相 > 即使精耕细作,也解决不了一家人的生计

即使精耕细作,也解决不了一家人的生计

读书的时候都很聪明。1985年,黄俊钦只差半年便可入读大学,但因为不愿因此加重家庭负担,便带着还未念完初中的黄光裕,北上创一番事业。他们走时,还带着一堆修好的旧电器,准备卖了做路费。

    读书太少成为黄光裕日后的一件大憾事,直到成为首富后,他仍对此耿耿于怀。他的一位前助理曾透露,黄光裕一直不愿在公众场合露面,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缺乏正式教育而感到难为情。这也让他对知识和教育充满了崇敬之心。黄光裕最欣赏的人之一是自己的老乡李光耀。李光耀原来是难民,但经过自己努力,坐着豪华游轮头等舱去美国上学,后来还当上了新加坡的总理。黄光裕曾经感慨:“有知识成功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二,无知识成功的可能性是万分之叮”

    但有时候,黄光裕对此又表现出一种心里不平衡后的激愤。他有句名言,“志永远给资本打工”。他曾对自己手下某位拥有高学历的高管说:“你为什么要成为博士呢?那是因为你内心恐惧,然后你才去读博士。读博士是为啥呢?是为了能去打工,归根结底你是想去打工。”

    成名后,在黄光裕的简历上,如此介绍他的学历:1988年7月-1992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一分院学习。但在网上查询,已经没有了这所学校。可能的情况是:人民大学和其他一些大学一样,曾应珠海市政府的邀请,去珠海办校区,后来因为教涌的一场变动,各大学的珠海校区几乎“全军覆没”。也许是在少年求学方面留下了莫大遗憾,让黄光裕在条件稍有好转后,便寻求一种知识和心理上的补偿。在创业初期的忙乱和艰辛中,这种努力突显了黄光裕性格中勤奋向上的一面。

    而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黄光裕却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习到了许多谋生和发展的经验、本事。

    黄秀虹在谈到她两个哥哥时这样说:“我这两个哥哥都有相当的智慧,只不过智慧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大哥是我们家里最敬业的,比二哥还敬业。有的人的确又会挣钱又会玩,但我们一家都属于只会工作不会玩的。”

    现在,黄光裕的住处之一,是位于自己开发建设的楼盘、北京西二环鹏润家园豪苑顶层,为400平米的复式单位,市值约400万元人民币。而小时候一家六口蜗居的斗室,现已残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