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军人总裁任正非 > 第四章 转折年代(2)

第四章 转折年代(2)

子、比利时贝尔和法国阿尔卡特八家产品共同瓜分了中国市场。

    这些交换机价格高昂:欧美厂商的交换机价格一般是每线300-400美元,日本厂商便宜一些,也需180美元。跨国巨头们仰仗着垄断技术,宰起人来毫不手软赚得盆满钵满。曾经中国人装一部电话要收初装费5000元(后逐渐降到3000、2000以下),而且还不能及时装上,要排队等几个月乃至一年,要递烟送礼请吃饭才可以加塞装上。而且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制式的交换机互不相通,造成了通信市场的混乱。

    很多聪明人选择了程控交换机生意,从港台把形形色色的交换机产品弄进海关来转手倒卖,或再贴个自己的标签。北京中关村的早期风云人物、华科公司老板许瑞洪把进口组件搬进暑假学校的空教室,找来一帮学生组装机器,教他们插元件、电焊,连生产许可证也没有,贴个“华科100”的标居然供不应求。一个暑假装起500台120门小用户交换机,每台成本20000元,能卖75000元,由此一个暑假就赚了两千多万。

    过量进口、低价倾销和走私进口的交换机严重冲击国内市场,影响了国内企业的正常生产,使我国原有的纵横制交换机产业发展受阻。由于通信发展迅速,程控交换机市场大,很多国内厂家都想抢占这个市场,但鉴于技术瓶颈一时难以实现突破。

    技术出身的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迅速领会到了其中所孕育的商机,也对贴着形形色色标签的交换机充斥国内市场感到不满,认为国有企业完全应该在这个领域里发挥作用。据说他立即向公司董事会申请成立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发组,说服了公司领导同意拨款研制。很快一年过去了,耗资100万(当时的天文数字),项目没有成功。他向董事会申请再研究一年,并追加200万,一年又过去了仍然失败,任正非辞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