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董仲舒评传 > 一、生卒与故里

一、生卒与故里

着,而且对朝政发表议论。

    此后便再未发现董仲舒对朝政的议论及其活动的记载了。当然也很难由此断定董仲舒在元封四年当年(公元前107 年)就死了。按照《汉书·食货志》所载"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来说,此种线索就很模糊了,不少人对"功费"、"相食"作了考证,很难有一确切年份,大多都根据元封六年"秋,大旱,蝗"的记载,以及接着太初元年载:"二月起建章宫","蝗从东方飞至敦煌。"由此断定董仲舒死于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 年)之前,这个分析是有一定根据的,但也不能说"过硬",不过在没有更好、更为有力的资料证据以前,也只能这样断定了,即董仲舒卒于武帝元封四年之后和太初元年之前。

    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董仲舒的生卒年份了:约生于惠帝3-4 年(即公元前192-前191 年),约卒于元封四年至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7-前104年)之间,享年约84-87 岁。

    据此也就可知,董仲舒生活的时代,显然不能如于首奎先生所说"西汉中期"。如果把西汉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则只能说是生活于西汉的前期,而如分成前、中、后三个时期,那么则可说是前、中期,但无论如何,单说董仲舒生活于"西汉中期",则是不符合事实的。

    ① 《汉书·匈奴传》。

    ② 《汉书·匈奴传》。

    (二)故里诸说

    董仲舒的故里问题也是在历史上就有争议的问题。据《史记·儒林列传》和《汉书·董仲舒传》称:"董仲舒,广川人也。"又因广川旧属赵地,所以《史记》又称,言《春秋》"于赵自董仲舒"。然而广川为今之何地?随着历史的变迁,"广川"这一地名所辖区域也屡经变故,所以后世在董仲舒故里问题上也就产生了分歧。一些在历史上使用过"广川"的或因其所属之故,都尊董仲舒为自己乡里的先贤,以至修造建筑物,作为纪念。如《畿辅通志》即说:德州、枣强、景州三处,郡名皆曰广川,祠祀董子。"①河北省景县地名办公室1983 年2 月编写的《景县地名资料汇编》也说:"在董子出生地问题上,历史上大致有如下说法:一说董为枣强人,一说董为德州人,更多的说他为景州人。"之所以有此说法,是有历史原因的,如《畿辅通志》说:夫德州之曰广川,以晋武时改广川为长河,移属平原故也;枣强之曰广川,以汉景时分广川为枣强,后复并枣强入广川故也;景州之曰广川,以广川耒属故也。其实,董子所生之董家庄,在汉为广川县地,时未置枣强,亦不属蓨,故太史公直书曰"广川人"。后代既以广川割属景州,则庙食者自在此不在彼矣。《景县地名资料汇编》也说:说董仲舒为枣强人,是因北齐时广川县曾省入枣强之故;说董子为德州人,是因隋时曾新置一广川县,后改为长河移属平原之故;说其为景州人,则因元初之后,广川划归蒋县之故。史实是,汉初设广川县时,还未置枣强县,也不存在和平原、蓨县的隶属关系。隋时所置之广川县,与董仲舒出生之广川纯系两地。??所以,在董仲舒出生地问题上,应该说:董仲舒,古广川人,即今景县大董故庄人。

    照此说来,显然可以断定董仲舒为古代汉广川今景县人了。可是《故城志》也还有另一说法,这就是:"董仲舒故居在县西北董学村。"为此,它还援引了元曹元用的《董子祠堂记》:"景州西南有广川镇,其别墅曰董家里。'(县志)今名董学村,在县西北三十里,清河北乡,明初分属故城,与景州广川镇相去不数里。"①但是,这一说法在明周士选的《重修董子祠堂记》中已有了明确的否证:董子之生,实汉广川,今入景州版图。所谓广川镇者,即其故居也。吾邑城西北三十里所有村曰董学,去镇仅数里,相传为董子下帷地,旧有祠在焉。毁于兵烫,故址茫不可识,宏正间,居民得断碑地中,字划多漫灭不可读,隐隐辨"董祠"数字,以是知名村之义以董子下帷故,无疑也。由此即知,故城之董学村,原为董子"下帷讲诵"之地,非出生地。所以《故城县志》说,该村原名十里长村,因董子"下帷讲诵"故,所以又名"下帷村",后来才改名"董学"。正是因此,《景州志》断定"董仲舒故居在董家庄",即今景县大董故庄。

    为了说明古代广川镇的历史变迁,《景县地名资料汇编》又附一"广川① 《畿辅通志》卷161《景州志》。

    ① 《畿辅通志》,卷161《景州志》。

    ① 《畿辅通志》卷176,《故城志》。

    ② 《畿辅通志》卷176,《故城志》。

    (国、郡、县、镇、村)一览表",现照录于下:广川(国、郡、县、镇、村)一览表时期建置起止年代治所辖区隶属景帝以前信都国前155 -前153前148 -前50广川国广川县前50 -广川(今景县广川)

    信都国西汉广川国前155 -前153前148 -前50信都(今冀县)

    南宫故城以北,武邑、景县以南、滏阳河西岸以东、山东德州市广川县广川(今景县广川)

    清河国东汉广川国107 - 108 广川(今景县广川)

    广川县三国广川县广川魏勃海郡西晋广川候相广川枣强故城北部、景县西南、武邑东南勃海郡319 - 352 后赵352 - 384 前燕广川县384 - 487广川后燕广川郡十六国广川郡384 - 487 广川续表时期建置起止年代治所辖区隶属北魏广川县广川长乐郡南北朝北齐广川镇枣强县金广川镇枣强县元广川镇蓨县明清广川镇景州嘉谷乡中华民国广川(村) 景县四区1949 - 1958 景县1958 - 1961 吴桥县龙华公社广川(村)

    1961 - 景县广川公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川公社1961 广川衡水地区景县显然,上述资料已说明,董仲舒的出生地为衡水地区景县境内的大董故庄。但该庄现已无董仲舒的后裔,且无一户董姓,所以其故居等遗物已均无可寻之处。只有其墓尚需存疑。据《畿辅通志》卷170 载:"汉董仲舒墓,旧《志》云:在董家里。按董子本传:'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徒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则其家故在茂陵也。且何以知非其子若孙徙去者?曰:《传》言:'董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朝廷大议,张汤贵臣。苟非其家近在茂陵,何以能数数就问耶?家既徙,徙而后终,何以知其不反葬也?曰:孟坚书法,'家徙茂陵',在'寿终于家'下,天下有反葬其父而超然去此者乎?学而至大官者不为也。故《志》之误,《通志》仍其误。旧《志》又云:'董家里墓,往年被发,石椁砖圹。其圹穴连环状。正德初有亲闻其事者。石椁遂焚毁不存。'(府志》)"这说明董墓是否在董家庄(董故庄),现已无法查找。当然之所以会有此疑问,还有一个"下马陵"在西安也是一因。据清雍正十三年刘于义所修《陕西通志》卷七十《陵墓》之《江都相董仲舒墓》曰:"在城内胭脂坡下(县志)、虾蟆陵在万年县南六里。韦述《西京记》:'本董仲舒墓'。李肇《国史补》曰'昔汉武帝幸芙蓉园,即秦之宜春苑也。每至此墓下马,时人谓之下马陵。岁月深远,误传为"虾蟆"耳'(宋敏求:《长安志》)。??按:下马陵在西安府城内。《渭南县志》亦载有董墓,非也。至《通许县志》谓'邑有仲舒冈,冈上有祠,祠北为墓者',尤非。"可见董墓究在何处,实难断定。但至今西安城内尚有"下马陵",此地附近最为可能有董墓地。但董家庄所传之墓,韦述所记之"虾蟆陵"以及现西安市之墓,均不是绝对不可能之事。既如此,与其在根据不确的情况下择一,则莫如存疑,这对将来发现董墓的真实所在更为有利。

    根据上述,枣强、故城及德州显然都不是董子的出生故里,但它们同景县一样也都留有董仲舒活动的足迹以及后人为纪念他而留下的文物古迹。这是不应抹煞的。据史料记载,这一带曾有不少董子祠及董子书院。如《书划谱》云:"唐修董子祠在景州。"①这是指的景州城里还是其所辖之广川或广川之董家庄,仍是不明确的。据元曹元用之《董子祠堂记》云:"其别墅曰董家里,有祠在焉,唐宋碑刻犹存"①;又云:"县北门道右故有董子祠,不知创于何时。"②这显然就明确指出了在景州县城和董仲舒故里董故庄各有一座董子祠堂。可惜的是,这两座祠堂在元末"皆废于兵"而无存了。广川镇有没有?明《一统志》作了明确回答:"董子旧有祠,在景州西南广川镇,唐宋碑刻犹存。"③这样光是景县古代就有三座董子祠了。除此之外,又据《故城志》云:"董学村东旧有董子祠"④;据《枣强志》载,明时有人将"汉为广川郡"的旧书院移于枣强"城之西南隅"建祠,后又移于"察院之西"⑤(县治西)。这样说来,枣强、故城也各有一座董子祠。上述这些祠,实际上后来也都先后毁坏了。现在尚存的有三处。一是大董故庄村北,前几年,由村民自动捐资,在旧址上盖起了一座砖砌小庙;一是在董学村,由一"著姓苏氏"苏岷父子在村西又建了一董祠,一直保存到解放后,1956 年又与苏家庙合并,保存至今;再有一董祠在枣强之后旧县村西,为明万历年间一姚氏所捐之董子石像,这一石像和祠堂也是几经磨难,才于前几年重新修成。据传,这三座董子祠内,在董子像前左右各有一学童,东聋西哑,以表示董子的教育有震聋发聩之功效。关于书院,据《景州志》载,元至正年间,在广川镇由吕思诚建一"董子祠书院",后来明正德间又重建;另外,清康熙四十二年五月,景州知州周钺向康熙献诗,康熙特赐"阐道醇儒"四个大字,"回来后,选石刻碑,立于城内广川书院";①《(交河)县志》载,明嘉靖十四年,交河城邑人冯时雍在李道湾建一"董子书院";《山东通志》亦载有两所董子书院,一为明宏治十二年建于德州学东之"董子书院",后来明万历四十三年改建于卫河东浒易其名为"醇儒书院"②;另一为乾隆十六年所建之"繁露书院"。③现在,这些书院早已不存在了。

    以上是董子故里的一些情况,在此略作记述,以资研究。为了使大家对董子故里有一明晰的印象,现绘一董子故里附图于下:① 《畿辅通志》卷143。

    ① 《畿辅通志》卷176《景州志》。

    ② 《畿辅通志》卷1764《景州志》。

    ③ 《畿辅通志》卷143。

    ④ 《畿辅通志》卷176《故城志》。

    ⑤ 《畿辅通志》卷177《枣强志》。

    ① 《景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977 页。

    ② 《畿辅通志》卷115,经政22,学校2。

    ③ 《畿辅通志》卷88,校志,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