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傅玄评传 > 二、祖傅燮的仕履与性格

二、祖傅燮的仕履与性格

依赖的势力。宦官们的倒行逆施,激发了黄巾大起义;"党人"们蒙受不白之冤,国家危难之际却又得依赖他们。当汉灵帝发现正是身边的宦官参与危害社稷的阴谋后,对诸常侍发问:"汝曹常言党人欲为不轨,皆令禁锢,或有伏诛者。今党人更为国用,汝曹反与张角通,为可斩未?"(《通鉴》卷五八)于是,在皇甫嵩的建议下,朝廷解除了党禁;朝野揭露指斥宦官的清议又一次勃然而兴。但是,昏庸的灵帝信赖的仍是身边的这班宦官,对他们放纵亲属、典据州郡、侵掠百姓的行径不闻不问,对他们在京城西园公开卖官爵、贪货财的劣迹听之任之,甚至还继续处死上奏言事、指斥宦官的朝臣。

    在上述背景下,奔赴前线作战的傅燮义正辞严上疏灵帝,仍将矛头直指朝中宦官。下面摘引这篇名疏:??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黄巾虽盛,不足为庙堂忧也;臣之所惧,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阉竖弄权,忠臣不进。诚使张角枭夷,黄巾变服,臣之所忧,甫益深耳。何者?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陛下宜① 《后汉书》本传注引《续汉书》语。其中张伯、梁仲宁二帅,当为巨鹿张角黄巾军首领。思虞舜四罪之举,速行谗佞之诛,则善人思进,奸凶自息。

    此疏之议,旨在劝灵帝尽快诛杀宦官。在傅燮之前,郎中张钧就上书提出相同建议,言辞并不激烈,却因此下狱送了命。这件眼前事傅燮当然清楚,但他还是不稍委蛇地点明众人想说而不敢说的意思。这正是前此党人题拂之精神气度的再现!他的上疏引起赵忠"忿恶",论功行封时有意"谮之"而不得封;两年后朝议其事后,赵忠派人说项"致殷勤",又遭傅燮断然拒绝:"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本传)党禁之后,乱世之时,这种掷地有声的铿锵之语,确是空谷足音,令赵忠之流感到威慑,既恨其直,又惮其名,欲害无由,且不敢冒然为之。傅燮触犯宦官权贵的一道上疏、一番理论所显示出的一身正气,远比他南北征战中的斩获之"功"更见光彩!他功多不封,令时人抱不平;他不畏权势、不为利诱,更今后人敬仰!

    (三)朝议弃守凉州,一语惊人

    东汉一朝,凉州境内诸羌反叛声势浩大,持续不断,使得朝廷疲于应付,靡费用兵,耗竭国本。宋代司马光认为,"御之失道"、"郡县侵冤",正是导致诸羌"离叛侵扰"的原因所在;"若视之如草木禽兽","悉艾杀之","虽克捷有功,君子所不与也"(《通鉴》卷五六)。其实,在东汉平羌战事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他们主张以恩信招抚羌众,不赞成一味讨剿屠灭,但朝廷不但不采纳,还要举劾追究,下狱治罪。灵帝初年,在段顽统领下,大军压境,转战山谷,穷追不舍,以残暴的手段镇压了羌人的反抗,一时"陇右清静",郡县荒残。

    当黄巾军于中原八州"一时俱起"之时,陇右凉州羌人又在边章、韩遂的带领下,举起了反抗大旗,烧杀州郡,寇扰三辅。

    中平元年(184 年)十二月,傅燮由冀州返至京城,讨黄巾功多不封。

    据本传讲,朝廷改派他出任安定都尉,"以疾免",仍留京师,"后拜议郎",约在中平二年(185 年)初。三月问,廷尉崔烈人钱500 万,买通宦官,升为司徒。作为鼎鼎名士,竟致买官求荣,阿附奸佞,已置声誉于不顾。他上台后第一桩出奇建议就是提议放弃凉州,理由是"凉州兵乱不止,征发天下役赋无已"(《通鉴》卷五八),振振有词,似乎满有道理。这一提议事关重大,朝臣不可能均表赞成,反对者中就以傅燮为代表。本传记曰: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燮厉言日:"斩司徒,天下乃安!"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

    尽管崔烈其人因买官而"声誉顿衰",人格卑污,但是在廷议场合,傅燮如此出语惊人,许慢宰相,实属罕见!根据袁宏《后汉纪》的记录,接着灵帝"有诏问本意"①,傅燮上书作答,其大意是:凉州之地作为"天下之冲要,国家之藩卫",弃之则"三辅危"、"京师薄";作为宰相崔烈"不念为国"筹谋安缉之策,反而要割弃先王列祖拓置的"万里之土",不是"极① 《通鉴》卷五八据《后汉书·傅燮传》,紧承上引廷议文字后,出"帝以 问燮,对曰"云云,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似乎当廷问答。看来,袁宏的记录是有 道理的。

    蔽",就是"不忠"。傅燮上书从社稷安危的大局出发,无懈可击,灵帝"善而从之"(《通鉴》语);傅燮的立场亦为"众议所归"(木传语)。还有,傅燮属籍西土,强烈的乡土感情,也促使他对放弃凉州之议持激烈的反对立场。在他之先,安定王符也曾坚决批评安帝时大将军邓骘等放弃凉州的主张;《潜夫论》里《救边》、《劝将》、《边议》三篇,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有议。

    (四)出任汉阳太守,以身殉职

    中平三年(公元186 年)初,宦官头目赵忠想拉拢傅燮,遭到拒绝后,就借机将傅里外放,出为汉阳太守①。当时凉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②,汉阳郡治在冀县(今甘肃甘谷县)。

    中平四年(公元187 年)三月,西羌首领韩遂拥兵10 余万,由金城郡(治允吾,今甘肃、青海交界处,湟水之滨)向东南进围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夺而据之。凉州刺吏耿鄙决定率兵前往征讨,傅燮写信谏阻,以为:使君统政日浅,人未知教。??今率不习之人,越大陇之阻,将十举十危。而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人一心。边兵多勇,其锋难当;而新合之众,上下未和,万一内变,虽悔无及。不若息军养德,明赏必罚,??然后率已教之人,讨已离之贼,其功可坐而待也??(《全后汉文》卷八一)傅燮已有作战经历,是员悍将。

    他现在主张"息军养德",就鉴于双方力量悬殊太大,条件尚不成熟,而且对"万一内变",祸生时腋的危机应有警惕。但是耿鄙不听,一意孤行。四月间,匆忙招募的讨伐军在耿鄙统领下进至狄道,与韩遂叛羌兵未及交锋,内部发生叛变,耿鄙的州别驾应贼杀主,军司马马腾拥兵倒戈。讨伐军倾刻瓦解,与叛羌合为一体,无所顾忌地推进至汉阳。这一急遽祸变并不出傅燮所料,但汉阳己是孤城一座,坚守或求援均无可能,傅燮无回天之力,汉阳失守已成必然。

    据《通鉴》卷五八所记,汉阳城被叛军围困后,傅燮镇定自若地拒绝了来自三个方面的劝解。一是北地胡骑兵"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曼归乡里"①;二是其于傅斡从旁赞成"羌胡之请还乡里";三是投降叛羌的原酒泉太守黄衍前来游说。傅燮对儿子所留遗言里,表明他宁死不失节的选择,也流露出"吾行何之"的不能选择的悲凉。于是,傅燮"遂① 傅燮为北地人,时属雍州。灵帝熹平四年(175 年),明制"三互法",禁忌任官,本州人士下允许监临本州。因此,皇甫嵩作为凉州安定人,可以出任北地太守;傅燮则先出为安定都尉(未上任),继而为汉阳太守,就因为他已成雍州人的缘故。到后来曹操自为魏公(213 年)以后,本州人亦可监临本州,如张既(《三国志》有传)就是例子。

    ② 一说,凉州与汉阳郡同治冀县。《通鉴》卷五八胡注:"冀县,属汉阳郡,郡及凉州刺吏治焉。"① "北地胡"据点,正在原北地郡灵州境,故以"乡里"相称。但北地郡于傅燮出生之前,就已寄治冯翊,此言"夙怀燮恩",殊不可解。妄测之,城外"北地胡"中混杂有寄治冯翊之北地郡之内徙胡人,而傅燮入仕前曾居于北地郡,因有"怀恩"之意。这是一种可能。另一种可能是,傅燮未居北地郡,而讨黄巾时,皇甫嵩由北地太守任赴征,部属中有从北地郡随行胡人,因与傅燮相处,才有"怀恩"之谓。第三种可能是,北地傅氏先世对羌胡有恩,本传里其子傅斡讲,"乡里羌胡,先被恩德"云云,似可注意。麾左右进兵,临陈战殁",以身殉职。他死后没几年,京师洛阳惨遭董卓烧掠,成为一片废墟,从此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大乱开始了。傅燮是东汉末年难得的义士忠臣,却"不容于朝";他死得壮烈感人,却守不住汉阳城,救不了洛阳城。这是一曲时代的悲歌。